沉默的流年‖“回憶為何總是美好的?”讀《朝花夕拾》

那天她問我:什麼是美好?


我說:“美好”就是在溫暖的午後,院子的葡萄藤下,喝著檸檬茶,看著夏目簌石的《虞美人草》。這時,你微笑著走到我的面前。

她皺著眉頭問我:為什麼你會把美好定義在過去的某個瞬間呢?


也許我是個喜歡回憶的人。


其實回憶是件痛苦的事情。回憶過去的不快樂,本身是痛苦的。回憶過去的快樂,又會因為那些快樂已經不再而傷感。所以我一直以為:喜歡回憶的人都有一個強大的內心,或者是對現實的木然。


1926年初,魯迅先生為了躲避反動政府的通緝,先後避居山本醫院、德國醫院等處,輾轉反側來到廈門大學,但又被“學者們擠出集團”。但在這期間,先生陸續寫出了10篇回憶性質的散文,原名《舊事重提》。待到1927年出版時,先生為它們改了一個更浪漫的名字《朝花夕拾》。


書中回憶的構成是這樣的:怪癖、保姆、神話、集會與叛逆、樂園與私塾、生病的父親、古怪的鄰居、異國老師、死去的朋友。

王躍武老師曾經這樣對我說:“那些忘不了的,都是難忘的。”而這難忘的,我想也就是回憶。這些東西中總是存在著閃爍著光芒的東西,讓人不住的重溫,不住的挑選。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


妮妮曾這樣問我:“是因為難忘而重要,還是因為重要而難忘?”


至今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回答。


我的回憶一直停留在2005年。包括喜歡穿的品牌、喜歡聽的音樂、喜歡吃的東西、喜歡交往的人。但即便我怎樣重複那一年的生活,時間也不可能回到過去。


回憶為何總是美好的呢?是不是因為有了回憶就可以證明我曾經真的快樂過?是不是因為有了回憶就可以淡忘掉曾經的失落?是不是有了回憶就可以和今日對比?是不是有了回憶我們才能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是不是有了回憶才能真切的找到存在的感覺?

但是,無論回憶到底蘊含了什麼,它都會在不經意間流入我們的心中,帶來冰冷而又舒適的快慰。


最後用《朝花夕拾 小引》中的兩句話作結:“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或者,他日仰看流雲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沉默的流年‖“回憶為何總是美好的?”讀《朝花夕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