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


小東夜話之

嚮往的生活

今天,有風,比較冷,這樣的天氣適合宅在某個溫暖的地方,於是,去了朋友的茶館。

茶館佈置的很有味道,看得出是用心了,雖位居鬧市卻獨有一份寧靜,若不說話,便只有魚池裡的潺潺水聲和悠悠的古琴在迴響,中式的木質傢俱很有質感,坐上去整個人馬上就能找到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屋子不大,也就能坐三五張桌子,恰到好處的或花草或擺件點綴著這一隅悠然。

既是茶館,品茶自然是最要緊的事,但卻來不得一絲倉促,靜靜的坐著,看朋友斯條慢理的進行著泡茶前的準備,蓋碗、杯託、公道杯,一件件細細的洗過,溫杯燙盞,各自歸位,但見一雙手上下翻飛卻聽不到杯盞間叮噹作響,年紀不大卻是一套老道的手法。投茶、注水、洗茶、潤茶、聞香……雖是專業人士的標準流程卻是那麼自然隨心,茶香不經意間幽幽的沁入了心脾,如果說品茶是舌尖的享受,那麼泡茶的儀式就是整個人漸漸忘我的過程,當透亮的茶湯順喉而下溫潤而滑爽的感覺來臨的時候,這個世界的所有嘈雜彷彿與我無關了……

茶過三巡,漸入佳境,雖然我是初入此道,但多年的喝茶習慣還是讓味蕾有了些許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道是,茶無好壞適口為珍,但各種不確定的因素還是很客觀的把茶葉分成了三六九等,然而在我的意識裡,茶的等級並不重要,一個真正的茶人首先是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物質固然重要,沒有隨遇而安的坦然,沒有博大無我的胸襟,沒有物我兩忘的境界,又怎能感知到那一片片茶葉裡滲透出來的靈性呢?茶可選,水可挑,唯獨心境是由你自由釋放的,一顆浮躁不堪的心又怎能品出這茶中的不同滋味呢?茶性即人性,人性即茶性,無品性自然無道法,無道法又何來自然?

生活就如同一次品茶的過程,先苦後甜,先抑後揚,頭道湯入口的苦澀感不就是我們走進生活所承受的那些苦難嗎?一次一次的注水出湯不就是我們在生活裡一次次的努力和拼搏的過程嗎?幾次出湯以後回甘漸起不就是我們奮鬥後得來的幸福生活嗎?那投入蓋碗的幹茶,即使再好,若沒有開水的一次次衝淋或是浸泡又怎能展示出茶葉最美好的芳香,走進生活的我們,若沒有坎坎坷坷的一路拼搏掙扎又怎能歷練成佛脫胎換骨,歲月就是那一壺泡茶的水,浸泡出了不一樣的自我,讓我們去品味那無限芬芳的茶湯吧……

茶館,是一個美好的去處,走出來,風依舊在,可是你看,不遠處,有一壺水等著你去燒,還有一杯茶,你可想過去泡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