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心語——陪伴,是對你孩子的一種最好的教育

中國詩詞大會讓武亦姝在眾多詩詞高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冠軍,她後來又以613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萬眾矚目中才女的形象,贏得億萬國人的青睞,大家都為她的溫文爾雅的氣質所折服,為她的知書達禮、優雅的談吐所驚歎!一個家庭中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多麼值得榮耀的事。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所有當父母的心願和夢想。

老師心語——陪伴,是對你孩子的一種最好的教育


回想七八十年代,小兩口結婚時,婚房裡總會在一個不大的角落擺放一張書桌,上面擺放一盞檯燈,靠牆的是一櫃如數家珍的藏書。不知何時,現代的家庭這種場景卻不見了。雖然室內可能懸掛著一副“室雅花香”的字畫,卻連一本書也找不到。沒有了夫妻夜讀的那份寧靜和溫馨,那份讀書的快樂和堅守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的閒暇之餘,是在看不完的電影、電視劇、刷不完的短視頻中度過。這樣的局面,也許是因為現在的夫妻面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原因造成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有一千次打開手機的理由,卻沒有一次想讀一本書的動機。那種漸行漸遠的書香門第,藏著我們對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靈魂和痛。

老師心語——陪伴,是對你孩子的一種最好的教育


每次開家長會回來,我們總要對著自己的孩子訓斥一番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你怎麼這麼不爭氣?從來沒有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做到和人家孩子的家長那樣優秀?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一對優秀的父母,孩子的起跑線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孩子可以說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素質是家長素質高低的另一種體現。

我曾經研究過許多學霸和高考狀元的家庭 ,父母從事教師和醫生的據多,也許是因為職業的原因,教師和醫生為了晉升職稱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他們的愛學習的習慣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吧。

老師心語——陪伴,是對你孩子的一種最好的教育


人天生都有惰性的一面,有誰和玩有仇呢?我們大人都有貪玩的想法,更何況孩子?詩詞才女武亦姝小時候也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貪玩不愛學習,作業寫得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學習成績並不好,是一個讓老師和父母頭疼的主。直到有一天,武亦姝的父母到一個鄰居家串門,發現鄰居家藏書很多,就問那家人是怎樣培養教育孩子的,那家人說:“沒有別的,就是孩子學習時,我們全家都隨便地陪伴他一起學習”。這樣一句隨隨便便的話,使武亦姝的父母受到很大的觸動,回家以後把自己暇餘時愛玩手機和下棋的習慣全改了,全身心地陪伴武亦姝一起學習。有時候還會陪著孩子去參加一場詩詞沙龍。武亦姝攤上了這樣自律的父母,是她的福氣,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武亦姝了。孩子學習時,有家長的陪伴是一種最高效的參與和融入,孩子讀書時,我們做家長的能否關掉電視,放下手機,和愛人分別拿起自己喜歡的書籍,與孩子一起沉浸在閱讀的美好時光裡

。孩子在這樣一個書香氤氳的家庭裡,很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得到書香的薰染,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心語——陪伴,是對你孩子的一種最好的教育


大多數家長平時不愛學習,孩子學習時遇到問題問自己,自己不會,也不知道去查一查工具書,而是用那句:“到學校問你老師去”搪塞過去,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學生家長,只是習慣於肯花大把大把的錢給孩子報各種琳琅滿目的補習班,導致孩子非常厭學。家長此時只會拿著棍子趕著孩子寫作業,孩子一邊做一邊哭,做到很晚,結果成績也沒有多少長進。於是就埋怨孩子不是讀書那塊料。難道追趕著孩子的教育是正確的嗎?這不該我們家長深刻反思一下嗎?孩子除了屈服於你的威嚴外,沒有得到了什麼,只會增加對學習的牴觸情緒,沒有得到一絲的學習樂趣。

也許有人會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輔導不了孩子。實際上不需要父母有多麼高的文化程度,只需要一種陪伴學習。我曾經問過一個學霸的父親,他是一個文盲,他每天晚上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從來不開電視,一直守著孩子做作業,孩子遇到難題解不出來時,他也無能為力。此時他總是叮囑孩子一句,明天去學校問問老師,回來講給我聽。

我曾經因為我們班一個學生經常完不成作業做過一次家訪。到他家裡時,我被屋裡的場景驚呆了。孩子在屋裡一個角落裡低頭做作業,房間裡開著電視,他父母和幾個人正打著麻將,正個房間吵吵嚷嚷,烏煙瘴氣。是想,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想讓孩子學習好才怪呢。

眼下,由於疫情宅在家裡,我們還能再抱怨自己忙沒有時間嗎?我們仍舊是抱著手機在百無聊賴中打發時間,你也許從來沒有陪孩子一起讀書,這是對孩子的世界的一種迴避和不參與,對自己知識之外的東西的一種消極的抵抗。自己的文化素養不高,還不注重自己的學習,總能找一萬個理由不和孩子在一起學習。

一個好的家長要懂得自律,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學習有多大的魅力能夠抵得上游戲和電視的誘惑?這值得家長深思。

我們有一百個教育孩子的高招,比不上家長一份監督的自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耳語目染,潛移默化 ,就是最好的一種家教,陪伴孩子讀書,是最好的一種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