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再次刷新三觀:美國人一旦公報私仇,十分殘忍

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總司令一職後,美軍第8集團軍迎來了新的司令官範弗裡特

這是一位從士兵成長起來的將軍,在美軍官兵心中有著“亂事英雄”“偏激的舊式軍人”印記,也正是因為戰爭,多次得到幸運之神眷顧的他,懷著老當益壯之心走上朝鮮戰場,將此作為人生最後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並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打敗中國志願軍。


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再次刷新三觀:美國人一旦公報私仇,十分殘忍


就在志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的前一天,日本最有名的報紙《朝日新聞》,頭版登出黑體大標題《範弗裡特將軍:歡迎共軍進攻》。

在隨後打響的戰鬥中,範弗裡特確實沒讓中國軍隊佔到太大便宜,他嚴格執行了李奇微的戰術,瞄準志願軍夜間穿插進攻速度,然後依這個為限度組織有序撤退,白天迅速轉入陣地防禦,有效實施火海戰術。這就嚴重威脅了志願軍想打近戰、夜戰、速戰的戰術理念,且志願軍缺少摩托化行軍條件,只能靠兩條腿,這樣直接導致了戰場的僵局,軍需彈藥只能供應5-7天的志願軍不得不轉移撤退。

範弗裡特看到目的已經達到了,又迅速組織反攻,組織了由坦克群和機械化步兵組成的“特遣隊”,作為快速反擊力量,沿著公路向縱深猛插,攻擊徒步行軍的志願軍部隊……而這一戰術的前提就是充足的彈藥供應,構織密集的火網,據相關資料記載,範弗裡特指揮的部隊,所經之地必須伴隨百餘架次飛機的轟炸和沒有限制的炮彈開火。其中負責支援的美軍第38野炮營,為了掩護步兵,1天發射了1.2萬發炮彈,所到之處必定變成一片焦土。


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再次刷新三觀:美國人一旦公報私仇,十分殘忍


對此,範弗裡特很高興,不斷向李奇微報捷,但是美國國內的議員們不願意了,不但沒有誇讚他的戰績,反而提出要調查他,讓他接受國會的質詢。調查結果顯而易見,一防禦作戰的炮兵彈藥消耗量超過了以往補給量五倍之多,嚴重浪費了美國納稅人的錢。鬱悶中的範弗裡特由此獲得一個綽號:“範弗裡特彈藥量”。

事實也是如此,人們的慣性思維是“以強勝弱”情理之中,而“以弱勝強”才會得到倍加尊崇。強大的一方即使勝了,如果勝得花費代價過大,也同樣不被認可。此外,範弗裡特後來又以無數的彈藥物資開始向上甘嶺輸送,戰鬥結束統計用了190萬發炮彈,這樣不惜血本地狂攻著實愚蠢之極,最終志願軍傷亡和美軍炮彈數量很不成比例。

戰爭對於開始具有優勢的一方,一味地想用昂貴的代價贏下戰爭,自然也會由優變劣。設想,如果“範弗裡特彈藥量”持續使用,美國還能堅持多久?這就是戰爭!最後,連李奇微這樣充滿自信贏下戰爭的司令官,都不得不採納和談的方式。


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再次刷新三觀:美國人一旦公報私仇,十分殘忍


王近山在戰鬥中衝上山頭,放聲大笑道:範弗裡特啊範弗裡特,老子把你打尿了吧? 由此可見,真正能決定戰場勝負的還是人。打到後來,範弗裡特也不得不對記者說:雖然聯軍的空軍和海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阻斷志願軍的供應,然而仍然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頑強毅力,把物資運到了前線,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迷信火力的範弗裡特,誓言要用鋼鐵和火海取得“聯合國軍”想要的戰線,足以證明他已經陷入一種戰爭的病態和偏執,還有一個很自私的想法,便是為兒子報仇。範弗裡特的兒子原是美國遠東空軍轟炸機部隊的一名中校,在轟炸志願軍後勤運輸線時,被中國高射炮打得屍骨無存。


朝鮮戰場上的一幕,再次刷新三觀:美國人一旦公報私仇,十分殘忍


志願軍官兵的做法才是最明智的,沒必要為爭面子而用無數戰士的寶貴生命去衝擊美軍設定的火海。但是,志願軍官兵不但在驚人的炮擊中生存下來了,還殺得“聯合國軍”屍橫遍野。最終報仇心切的範弗裡特,在戰場上連根稻草都沒撈著,成了戰爭的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