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濟 同心戰“疫”——中國作家協會錄製主題作品朗誦會為抗疫助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庚子春節前打響。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全國上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這場舉國出征、不畏犧牲的集結中,文學始終在場,不負擔當。這期間,中國作協所屬報刊社網積極行動,在抗“疫”路上凝聚光亮、傳遞力量;很多文學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線,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奉獻;更多的作家以筆為援,創作了一批凝心聚力的主題作品,用文學獨特的力量驅散陰霾,燭照人心。

3月10日起,由中國作家協會精心策劃、組織的“同舟共濟 同心戰‘疫’”主題作品線上誦讀會在中國作家網、人民網、新華網等網絡平臺陸續播出。誦讀會由“疫情來襲”“緊急馳援”“大愛逆行”“智慧勇氣”“信心希望”五個篇章組成,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位詩人、作家誦讀疫情防控以來湧現出來的文學作品,傳遞文學力量,表達人民心聲。吉狄馬加、邱華棟、王躍文、陳彥、李洱、徐則臣、徐小斌、董宏猷、匪我思存、邵麗、杜學文、老藤、李少君、王久辛、黃亞洲、胡弦、湯養宗、曹有云、張雅文、彭敏、哈若蕙、胡學文、血紅、付秀瑩、肖亦農、桂興華、陳人傑、劉笑偉、林秀美、李木馬等傾情誦讀。朗誦會視頻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承製。

同舟共济 同心战“疫”——中国作家协会录制主题作品朗诵会为抗疫助力
同舟共济 同心战“疫”——中国作家协会录制主题作品朗诵会为抗疫助力

這些作品是疫情發生以來,身處各地的作家們第一時間創作出來的,作者中既有獲得過各類文學獎項的知名詩人、作家,也有奮戰在一線的警察、護士、社區志願者、普通勞動者等來自各行各業的寫作者;既有傳統文學作家,也有網絡文學作者。他們用真摯深沉的文字記錄下普通人與病魔的較量,講述抗“疫”一線的艱苦卓絕與熱血擔當。在當前疫情防控呈現向好態勢、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的形勢下,詩人和作家們用自己的文字和聲音,記錄奉獻和犧牲,表達守望相助的希望與信心,致敬廣大人民不平凡的堅守。

“向東的路上/向西的路上/向北的路上/向南的路上/箭頭都指向:武漢!武漢!”這是疫情吹響的集結號,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整裝待發,隨時聽候黨中央的命令和調遣。“假如我還能活下去/我要加倍愛我所愛的人/我不會再敷衍我不愛的所有”,這是與病毒較量的人們經此一“疫”後對生命與生活的真誠感悟。“你尋找著我們/用你消解過空氣中荒寂的笑容/你美麗的面孔正是我們等待已久的面孔/在你薄薄的碎影和腳印裡/山岡 像在重新出生”,這是一線醫務工作者一路逆行,為患者點燃生的希望,為弱者撐起愛的晴空。“是的,我已經真切地看見了/我們與死神的賽跑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相差的距離越來越近/這是最艱難的時候/唯有堅持才能成為最後的英雄/相信吧!我們會勝利!中國會勝利!人類會勝利!”這是希望的序曲已經奏響,一個新的春天即將到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對於此次參與其中的所有詩人、作家和視頻的製作者而言,這次朗誦會和以往參加的任何一次作品朗誦會截然不同,沒有長時間的籌備、安排,沒有專業的導演、燈光,甚至連朗誦視頻都是大家在家中獨自錄製完成。這是一臺樸素卻並不簡單的作品誦讀活動,因為其中蘊涵著最真誠的詩意和祝福。誦讀會宣傳片3月6日在中國作家網、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光明網、中國社科網等多家網絡平臺播出後,受到網友廣泛關注,大家從文學作品中再次感受一線抗疫人員的堅韌與勇氣,感受所有人匯聚而成的磅礴力量,從這些文學記錄裡收穫春天新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