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曾發生了一件影響證券市場歷史的事件

在國內疫情形勢日益趨緩的同時,有關新冠疫情可能會擾亂全球經濟的擔憂情緒卻伴隨著疫情快速擴散、各國相繼宣佈進入緊急狀態而持續加劇。受此影響,華爾街經歷了自2011年以來最為動盪的一週。據外媒報道,一些分析師和專業投資者認為,只要新冠肺炎的新增感染病例繼續加速增加,這種惡性波動就可能持續下去。顯然,證券市場再度顯現了其令人無法掌控的無常變化。

近日,中國證券市場歷史研究者陸一在推出《無常的博弈:327國債期貨事件始末》,修訂記錄中國證券市場的重要案例327國債期貨事件始末的同時,寫下了對該書的修訂感言《為什麼是我們在承受不幸?》,在這篇文章中,陸一感嘆良多:五年前,該書的初版《中國賭金者:327事件始末》問世,陸一幾乎在同時開始了補充修訂工作,孰料正逢2015年股災的發生。五年後,這一著作的修訂版即將上市之時,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陸一說,“每個人都渴望能夠掌控自己命運的感覺: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25年前的327事件、17年前的SARS以及每場災難那樣,當難違的天意拂逆個人的慾念,帶給自己滅頂的災殃時,人們常常感到自己沒有力量,覺得自己憤怒、擔憂、恐慌、困惑,卻什麼都做不了。”而每當這種情緒蔓延之時,各種各樣的陰謀論也會因此誕生,讓我們為鬱結的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也為我們衝動的行為找到合理的藉口,找到解脫,不必正視和反思自己的言行。

五年前,陸一曾在該書初版的後記中寫道:

在證券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各位當事人,都自認為自己能夠左右自己的命運,但每一個人其實都不知道最後左右自己命運的是什麼?……當我在歷史資料中不斷看到連專業編劇都很難設計出來的戲劇性情節,居然在現實中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著;當我發現無常的命運安排和弄人的造化演繹,居然在現實中一個接著一個地發生在各位當事人身上;當我從證券市場發展的軌跡中看到,一個市場化的股市最終落入極具計劃經濟色彩的體制舊巢;當我眼見得,華爾街數百年演進歷史最終被推崇為一種“偉大的博弈”,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因為327事件所造成的轉折,落得的卻是一場“無常的博弈”……我明白了,還原327事件的歷史應該呈現這誰都沒有去正視過的大背景下的歷史真實!

五年後,在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25年後的今天,陸一不斷抽絲剝繭,力求大致清晰地還原出當年的情景。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所說,

波譎雲詭的中國證券市場是觀察40多年來中國社會變化的重要窗口。就此而言,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案例。陸一以一個歷史研究者的敏銳觀察力和強烈責任感,用細緻的考證、生動的描述完整地還原了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使讀者可以以小見大,從中管窺中國證券市場乃至整個社會的種種“潛規則”。

以下內容節選自陸一所著的《無常的博弈:327國債期貨事件始末》一書的引言《黑色8分鐘》,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25年前,曾发生了一件影响证券市场历史的事件

《無常的博弈:327國債期貨事件始末》,陸一著,上海三聯書店2020年2月版。

黑色8分鐘

一件影響證券市場歷史的大事件,就這樣毫不起眼地發生了……

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的北岸,從外灘往北過了外白渡橋的第一個路口東側,有一棟建於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的老飯店,原名叫禮查飯店。這是中國第一家西商飯店,在這如今被稱為浦江飯店的建築內,充滿上世紀30年代十里洋場的氣息。1990年中國大陸重新創建證券市場,上海證券交易所安址於此。

25年前,曾发生了一件影响证券市场历史的事件

上海證券交易所舊照。

一進飯店的大堂,就可以透過巨大的落地玻璃隔斷,看到原來是舊上海著名舞廳的大廳現在已成為坐滿紅馬甲、放滿電腦交易臺、高掛著巨大電子行情顯示屏的證券交易大廳。

進門左轉,沿著充滿舊時代裝飾氣息的樓梯上二樓,是上海證交所的辦公區。就在樓梯口的小空間,迎面放了一張秘書坐的前臺,右手朝南三間靠馬路的房間,就是上海證交所總經理尉文淵、副總經理劉波、吳雅倫的辦公室,而左手邊是一個四面無窗的小會議室,供老總們開會和接待使用。

時間是1995年2月23日,下午4:10。

前臺的秘書小劉,看到小會議室的門打開了,尉文淵陪著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耿亮和副主任姚剛談笑著走出來。

尉文淵說:“我們從1993年底縮短了半小時股票交易時間,現在下午3點半以後到4點半,有一段專門交易國債和國債期貨的時間。所有會員公司都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從事國債現貨交易,而具有國債期貨業務資格的會員公司,可同時從事國債期貨的委託和自營業務,我們把它叫作國債交易專場。”

他轉向耿亮:“既然國務院已經決定國債期貨由證監會監管,要不我帶你們下去看看,實地感受一下現場氣氛?”

看到兩位領導興致盎然的神情,尉文淵回頭對小劉關照了一下,就帶著他們一路往一樓交易大廳而去。在樓梯上,尉文淵對耿亮說:“這兩天,因為一些傳言,市場有點騷動,部分國債期貨合約成交量上升得蠻厲害。針對部分券商的一些違規行為,我們今天上午還開了一個30家會員單位的專題會議,通過了六條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準備明天見報。”

目送領導下了樓梯,總經理秘書小劉在工作記錄日誌上,用娟秀的筆跡記錄下尉總今天最後一個接待詳情。4:18左右,桌上的電話鈴響了。她接起電話,用她特有的又糯又嗲的語調說了聲:“上海證交所,請問您是哪位?”電話裡傳來一通急促的上海話:“我是湯仁榮,尉總嘞了嗨(在)嗎?”儘管聽出來電話的是老熟人上海證交所理事、海通證券公司總經理湯仁榮,小劉還是不緊不慢地說:“尉總勿嘞嗨(不在)呀。湯總,儂啥事體嘎急吼吼的?尉總陪證監會領導參觀交易大廳去了,要麼一歇歇回來我轉告伊儂來過電話尋伊,好哇?”湯仁榮在電話裡的語氣更加急促:“儂馬上尋到尉總,告訴伊快點把主機關忒、停止交易。勿要問為啥!”

尉文淵一行一進交易大廳,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像下雨一般的鍵盤聲和場內交易員不時隨行情起伏不約而同發出的感嘆聲,讓第一次走進這大廳的人感覺到一種搭上市場脈搏跳動的亢奮。

25年前,曾发生了一件影响证券市场历史的事件

原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而對尉文淵來說,也許見多不怪,他仍舊平靜地向證監會領導介紹著情況:“1994年,國債期貨市場得到較快發展,全年成交金額達19054億元,成交合約為7260萬口 ,12月底持倉 合約餘額為237萬口。1995年1月,國債期貨日成交量又有所上升,日均成交金額達 755億元,日均成交合約為260萬口,1月底持倉合約餘額為289萬口。春節後這一段時間,市場氣氛更加熱鬧……”

突然,尉文淵覺得不對,直覺告訴他這大廳裡的氣氛很怪。他轉頭看了一下正經過的交易席位,發現電腦顯示屏上的價格曲線直線下跌、成交量大增,全場發出了一陣壓抑的驚歎。他自忖:怎麼回事?我剛才看到的這個成交量數字還算平穩,怎麼突然變那麼大了?難道是電腦出問題了?

尉文淵的第一反應是不是有人輸單出錯? 或者是系統出毛病了?因為正常不大可能有這樣的狀況。他轉身找市場(監察)副總監王強 ,讓他立即通過電腦主機核查原因。

尉文淵和耿亮他們走出還沒幾步,王強匆匆過來就著尉文淵耳朵說:“查出來了,是萬國證券的幾個席位用巨量大單把327合約的價格打跳水了。”

尉文淵腦子裡“嗡”的一下,各種狀況分析和應對可能急速在大腦裡運轉起來……

他緊趕兩步對耿亮和姚剛說:“對不起,我有一個市場突發情況要處理,看來不能繼續陪你們了。”兩位領導馬上客氣地表示理解,說:“我們晚上有約了一起吃晚飯,打擾這麼長時間,我們也該走了。你先忙,留步,別送了……”

送走證監會領導,尉文淵趕忙問情況。就在這轉眼之間的電光火石一剎那,已經過了4點半,2月23日的國債交易專場已經收市。整個交易大廳裡所有的交易員都沒有馬上離場,全都無語地呆坐著,大家一片茫然、驚訝、疑惑……

行情顯示屏上,從4:22:13開始,327合約的價格從151.30元急挫至147.50元,拉出了一根跳水的直線。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不管是上海還是北京,所有參與上海證交所國債交易專場的人,面對這奇怪的跳崖式走勢都目瞪口呆,彷彿末日來臨般陷入一片奇異的寂 靜凝重的氛圍中……

當尉文淵得知,這些拋單是從萬國證券的三個席位分多次拋出成交時,馬上打電話給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這天中午他們還有過一次緊急約見。尉文淵問他是否知道這件事?管金生回答,他知道。尉文淵一聽,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這是人為的,是有意而為的。於是,他沒有在電話中和管金生多說,只是簡單地要求他立即到證交所來說明情況。

25年前,曾发生了一件影响证券市场历史的事件

1995年2月23日327合約走勢圖及K線圖。

接著,在交易大廳裡,尉文淵當場從放置在交易桌上的一臺EPSON1600K打印機中扯了一截雙孔打印紙,在它的反面寫了幾行字:“327交易品種出現異常情況,經初步查證,有嚴重蓄意違規行為。如何處理,請各會員單位留意交易所公告。隨後把它交給手下,要求通過交易所遍及全國的專用衛星信息系統馬上向市場宣佈。

無論是剛剛匆匆離去的證監會期貨部的兩位主任,還是尉文淵本人,在1995年2月23日下午4:30前後,誰都不可能意識到,一件影響證券市場歷史的大事件,就這樣毫不起眼地發生了……

作者丨陸一

摘編丨何安安

校對丨李項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