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中國的春節,見證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年度人口遷移活動,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紛紛返回家鄉,與家人團聚”

這是BBC拍攝的三集紀錄片《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盛典》中,影片開頭一群外國人的感嘆。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而曾經讓無數外國人崇拜得五體投地的華人盛典,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年一年變得冷清。《中國新年》中那些熱鬧,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大家都在過一個“假”年。

不同於老一輩們熱衷於置辦年貨,沒有了傳統老街市熱熱鬧鬧的煙火氣,承載著年味的鞭炮被取締,團圓飯變得隨意,這些過年的儀式慢慢被簡化。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時代發展太快,短短几十年,我們已經丟失了太多傳統文明。當春節變成日曆上一個十分普通甚至不及聖誕節那麼有吸引力的時候,可能是我們忘了兒時過年最純真的盼望,也失去了對過年滿懷崇拜的儀式感。

可怕的是,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子孫不再把“春節”當成過年,這個中國人最高的全民儀式,也就徹底消失了。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如今,一些稍微上年紀的人,如果會寫書法,都還堅持每年自己寫春聯,送給親戚朋友。論精美,自己寫的春聯怎麼比得上外頭年貨店賣的,但就是執著於這份儀式感吧。

紅紙、黑墨,就算搞得滿屋狼藉,卻看著紅火,十分喜慶,這也是一份年味。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新年,是過年前與平時不同的精心準備,期待著辛苦勞作一年後與家人放鬆團聚,盼望著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這樣的盼望和期待,是為上一年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是開啟新一年美滿生活給自己信心。如果開啟新年都那麼漫不經心,時光又怎會越來越好?

為了讓大家的新年更有儀式感,12月23日下午3點,在創啟新教育揮墨親書,迎新接福,創作年曆掛軸。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對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年味少不了一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少不了爆竹聲裡的煙火味,也少不了那張大大的“福”字。

中國人喜歡“福”字,由來已久。“福”在漢語中被稱作“百順之名”,是各種美好願望的集合體。過年貼一張“福”,就相當於祈求了所有的新年願望。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福”從哪裡來呢?當然是自己的“福”,才最為吉利,也最夠年味!

即使古代官宦大戶收藏各家山水字畫,可真到過年的時候,“福”字都要自己書寫,這樣才能安心把“福”納到自家。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別讓春節在我們手中丟掉,成為一個放假的理由而已。傳承中華文明,不是落伍更不是封建,這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文明。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Happy New Year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我們沒有理由淡忘。風俗與儀式感,都是為了加深美好的記憶而存在。在物質不缺乏的年代,竭力保留一些日漸匱乏的風俗和儀式,就是保留人類最大的財富。

元旦、春節,是中國人最高的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