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關於口罩


儘管很多年輕人把戴口罩戴成了時尚,比如口罩的顏色、款式和圖案等等可以搭配時裝。可我對口罩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和健康有關係的方面。小時候的天空很藍,空氣也很潔淨,只有在醫院工作和去醫院看醫生的人才戴口罩。就是說,能不戴儘量不戴,以免有同樣認識的別人用異樣的眼光看我、躲著我、防著我。關於口罩,我一直有個疑惑,呼出的空氣在口罩裡轉一圈再吸進去,豈不是把二氧化碳也吸進去了?

前幾年霧霾嚴重,戴口罩似乎成為常態。在迫不得已的形勢下我也戴過口罩,但是,感覺極不舒服。首先是記憶中的印象,讓別人覺得自己危險,當然也覺得別人危險,屬於麻桿打狼兩頭怕那種情況;其次,呼吸不暢,憋氣,好像潛泳時間長了,急等浮出水面的感覺。第三,如果有人戴口罩和我說話,我會認為他沒有禮貌。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不同往常,傳染性很強,病死率百分之0.1也很可怕。醫學科學家說了,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多通風,才能有效抵禦被傳染的危險。專家說的第一項就是戴口罩!不戴口罩不僅等於自戕,也是謀他人財他人害命,罪大惡極!所以,出門一看全民皆戴口罩,也就把記憶中那點印象拋到九霄雲外了。

毫無疑問,全國人民都相信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和幾位德高望重的學者是疫情防控的定海神針!鍾南山院士告訴我:飛沫傳播距離1.5米,在戶外和公園不用戴口罩。李蘭娟院士告訴我:一般民眾不在醫院工作不用戴手套,勤洗手就可以了。我信,我當然信!中國已進入大數據時代,精準防控事半功倍!非疫區的防控代價巨大!這個巨大包括國家和民眾,尤其是自謀生路的民眾。香港政府對七百萬市民提供每人一萬元港幣的生活補助,據說南京、寧波等城市為市民提供消費券,這樣的事不可能每個地方都有。只希望有能力的城市對那些在疫情中遇到困難的家庭和人們多關心一點,政策傾斜一點。

疫情總要過去,生活總要回歸正常!很想和口罩再也不見!不僅對傳染病,也對霧霾這樣糟糕的空氣說不見!讓民眾自由自主呼吸新鮮空氣,讓飲水清潔,讓食物健康無害,恐怕是比針對疫情還艱鉅和長遠的任務!

最後,請喜歡戴口罩的年輕人繼續戴,我不再用另眼看你們。情侶之間戴錶達愛意的口罩,那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啊!

2020,3,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