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我們身處一個科技潛力看來永無止境的時代,並且我們聯繫的如此緊密,以至於每個人都有可能改變世界。我們用了舉國之力可以控制住恐怖的病毒,也有人因一時嘴饞改變幾十億人的生活。

當然今天我們探討的是:正向改變世界的人有什麼共同特質。

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人人都想改變世界,然而很少有人會實現雄心壯志,那麼成功的人有什麼秘笈呢?

有個老外叫Jeffrey E. Garten,這人挺有名的,專門研究了很多個推進歷史進程的人的歷史及成功原因。我非常認同他的觀點,那就是不要研究科學家,科學家們都很單純,用不著研究。

他發現能推動世界進程,能獲得財富及權利的人都有三大特質。

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第一:刺蝟人

用哲學家以賽亞·柏林的著名劃分法來看,他們都是“刺蝟”型人,都不是“狐狸”型人。

刺蝟型人只知道一件大事且只做這件事,這類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一元價值。

狐狸型人則追求多個目標,但都淺嘗輒止。

刺蝟型人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法國政治經濟學家讓·莫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20歲出頭的莫內沉迷於拉近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他一直做各種嘗試,一直到1951年創立歐盟的前身——歐洲煤鋼共同體。同樣地,美國商人賽勒斯·菲爾德也是這類人。他認為大西洋兩岸傳送電報可能是史上最重要的全球通信工程,所以在二十多年時間裡心無旁騖地努力,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直到實現目標。

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第二、善用外部環境

他們的成功也要感謝所處環境存在機遇,他們只是比其他同行更迅速把握了機遇,也利用得更充分。換言之,他們成為英雄是需要一些特殊客觀條件的。

上世紀80年代的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就是一例。她是一位具備高超技巧的政治家,有能力主導激進的社會變革。但讓她之所以推進得順風順水,是因為此前十年英國政策全盤失敗,經濟瀕臨崩潰,政府已經無法有效治理國家,在那種情況下,民眾亟需、也願意接受大刀闊斧的改革。

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第三:出於自私

雖然改變世界並非是他們的初衷,他們也根本沒有考慮過改變世界,想的都是別的事情,比如個人權力、積累財富、維護確保個人地位等。

每個人面前都是一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主持修建船隻,組織船隊,採用最先進的航海技術,讓葡萄牙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探險者最終能抵達亞洲和美洲,由此成為歐洲航海探險之父。雖然亨利王子自稱航海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但彼時葡萄牙王室窮困潦倒,國王的第三子亨利更主要的目的是找新辦法賺錢並提高聲譽。

18世紀末,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創始人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出身於歐洲最受壓迫的猶太人貧民窟。但後來他和五個兒子一起創立了當時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私人銀行,還一手締造了全球債券市場。儘管如此,我懷疑他們有沒有考慮過讓世界更和平、更相互融合。他們只不過想發家致富。

吃蝙蝠的那個人算不算用一嘴之力改變了世界?他們都有相同的特質

假如要尋找真正會改變世界的人,要警惕那些雖然很努力,但精力十分分散的人;不要輕信那些自稱在創造歷史、而沒有跟隨歷史潮流而動的人;也不要相信那些過於理想主義的人,哪怕再虔誠也不行。這些人可能小有成就,但很難成為真正引領變革的領導者。

最偷懶的事情就是現在就和那些將來會有財富的人保持關係。書上寫的都是投資國王,投資總統,咱們能投資個老闆或者企業家也是很好的嘛。

另外我的原名是:生活作弊指南。參加了一個頭條號舉行的長篇小說創作活動,當時需要註冊筆名,但沒想到註冊之後連頭條號的頭像和暱稱都換了,7天之後就能改回來了。

如果你喜歡“生活作弊指南”那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