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Hi,大家好,我是社長,今天是2020年3月6日。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人生就是一列火車,身邊的人就像是你的旅客,在車上的時候你們無話不談,親密無間,可是很難有人陪你坐到終點站,很多人都是提前下車。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前幾天看到一個熱搜詞條“還珠劇組重聚”。

某綜藝節目請來一批昔日《還珠格格》的扮演者,上演了一場回憶殺。

先是張鐵林搭檔關曉彤和賈玲,合作了一個小品《還珠格格新編》。接著各種配角演員陸續登場,有小卓子,小鄧子: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爾康的父母——福倫、福晉: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蒙丹、蕭劍、棋社杜老闆和杜老闆娘、柳青柳紅.....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節目組打出了噱頭——《還珠劇組》23年後首次重聚,並強調:“這次應該是劇組聚得最齊的一次”。

本以為是一場溫馨的久別重逢,但現實卻只剩“尬聊”

福倫:“你怎麼長高了?”

小燕子:“是啊,我長高了。”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臺上演員彼此間生分的客套,讓人看得尷尬不已。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想想也很正常,曾經一部電視劇將眾人聚在一起,或許曾經配合默契,但曲終人散,各奔前程,從熟悉到陌生只是時間的問題。

有人說:娛樂圈的人聯繫要看紅不紅。其實何止是娛樂圈的人,類似情況存在於每個人的真實生活中。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中有這樣幾句詞: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說的是兩個曾經親密無間的人,沒有嫌隙,沒有爭吵,只是一次離別之後,慢慢地就斷了音訊。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真實又扎心。

每個人都難免有那麼幾個曾經親密無間,但卻慢慢失聯的朋友。

越長大越明白,漸行漸遠,才是人生的常態。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去年很多人喜歡看《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大S、小S、范曉萱、柳翰雅這四人的神仙友誼,真的讓人羨慕。

她們相識於年幼,性格不同、事業發展程度不同、婚姻形態不同,但卻始終沒有弄丟彼此。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20歲,年少青春的時光裡,她們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40歲,有家有子之後,她們還能常來常往,分享心情。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正因為難得,所以才引人注目。

看節目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曾經最親密的一個好友小旭。

因為是鄰居,從小學到初中,我們都是一起上下學。

每天到點在樓道喊一聲,放學在樓梯口等著一起回家,在路上分享每天的新聞趣事。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那時的我們,是知道彼此最多小秘密的好友。

但中考結束,我們考入了不同的高中,交了不同的好友,有了各自的秘密。

慢慢地聯繫就越來越少,到最後徹底失聯。

少女兔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少年的友誼:

第一關散在大學,第二關散在工作,第三關散在婚姻。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這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就像高曉松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中寫的那樣,“你來的信寫的越來越客氣”。

那些曾經親密的人漸漸疏遠、走散甚至沒有太多理由,只是時光變遷、各自成長的必然結果。

成年人的世界,聚散無常,每個人都不例外。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好友間的漸行漸遠,有些是慢慢失聯,有些卻是有跡可循。

知乎有個話題:好朋友之間是如何變淡的?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為什麼沒有人承認,是社會資源地位見識差距變大,你的苦悶他無法理解,他的彷徨在你而言,是變相炫耀。

兩個人無話可說,只能敘舊,直到過去被反覆咀嚼,淡而無味,又礙於情面,怕被指責勢力,還要勉強維持點讚的情分。

當然,有很多超越階級的友誼,但兩者的見識和思辨力,一定是對等的。許多年少時間闖禍的朋友,只能被拿來懷念,許多因為恩情而結緣的人,也只適合報恩。朋友是需要交換觀點的人,而不僅僅是交換感情。

知乎@倪一寧


曾經親密無間的好友,如果走到了兩個不同的階層,差距越拉越大,距離自然會越來越遠。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世說新語》裡有一個叫“管寧割席”的故事。

管寧與華歆是好友。

二人吟詩飲酒,談古論今,一個人像另一個人的影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的不同慢慢顯現。

一次,他們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

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就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任何反應。

而華歆,卻丟下鋤頭跑去拾起金子,摸來摸去愛不釋手。

管寧責備他:“拾來的錢財並非屬於自己,一個有修養的人是不應該佔有拾來的錢財。”

華歆聽後,只好戀戀不捨的把金子放回原處,唉聲嘆氣。

又一次,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

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急急忙忙跑出去觀看。

等到華歆回來後,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

對華歆說道:“我們的志向和性格太不相同,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割開的席子一樣,再也不是朋友!”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三觀沒有高下之分,卻有你我之別。

再好的感情,都會敗給漸行漸遠的三觀。

因為當你的觀念我無法認同,我的主張你不再支持,我們就再也找不到共鳴。

與其爭鋒相對,不如各自安好。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在《親愛的安德烈》裡,作者對兒子說: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分離是不可避免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陪你走到最後,大部分人終將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中漸行漸遠。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蔡康永曾說:“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

好朋友並不容易獲得,友情卻很容易逝去。很多時候,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每個人前行的道路不同,雖然曾經同行一段,但終歸會漸行漸遠。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好聚好散,不失為一種好的結局。

很有同感。很多人提起失聯的朋友,會充滿遺憾,甚至沉默懊悔。

但其實,漸行漸遠未必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很多人註定只能陪著我們走過某個階段。

“《還珠》劇組重聚”:成年人,漸行漸遠,是人生常態


曾經的關係好是事實,如今的各走各路也是現狀,這就是人生最真實的樣子。

與其追憶過往,強行創造“回憶殺”,不如一別兩寬,各自美麗


這裡是社長,共勉。

你有什麼看法呢?說說你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