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古人得之不易,今人得之太易,反而不珍惜

我是中醫二羊,一名中醫,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裡我追隨唐代啟玄子王冰“修仙尋道”,這夢從“三聖”、“三墳”開始。

黃帝內經古人得之不易,今人得之太易,反而不珍惜


懶人可聽書:

夢迴黃帝內經.mp3來自養陽醫齋00:0007:26

相傳上古留下三本智慧之書《三墳》,被古人奉為傳世寶典,為伏羲、神農、黃帝所作,而伏羲,神農,黃帝這三位“大神”也叫天皇、地皇、人皇。所謂《三墳》的“墳”看上去很奇怪,其實就是“墓葬”的意思,在竹簡還沒出現之前,上古時候的人用土來作書。

這其中的黃帝之書就是流傳至今的《黃帝內經》。

傳說黃帝內經是一本養生秘籍,一本中醫寶典,但平凡的大多數都未曾讀過這本書。對於這本書的認識和了解,僅僅停留在傳說之中。

即便有少數的人得到這本書,但根本看不懂,所謂“天書”。如果想要讀懂黃帝內經,就是不得不從一個人說起。

這人叫王冰,是大唐朝一名公務員,人稱王太僕。那個時代流行老莊之道,他平時也喜歡修仙求道。中國道家修道是講究“身、心、性”三方面。修道之前,大家都是凡胎肉身,難免少不了疾病痛苦。第一步就得解決身體的問題,要藉助醫藥來治病,也有中醫起源於道家之說。

其實這醫道,在三教看來都是小道 ,因為醫學只能解決身體上的疾苦。道家講“修通心、性”,儒家講“治國平天下”這些才是大道。治病養生的醫術充其是小道,但小單又不可不修,畢竟這是基礎。所以這些修道的人大多懂一些醫術,甚至不乏中醫高手。

其中有幾位得道高人還撰寫了中醫名著,隋·陶宏景編撰《神農本草經》,東晉·葛洪號抱朴子著《肘後備急方》,還有鼎鼎大名的藥王孫思邈,儒釋道兼修,留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這又得說回這王冰,相傳這王冰在修仙求道這方面很是痴迷,聽說哪裡有寶典就想盡辦法去搜羅來研究。這黃帝內經就是在求道的過程發現的,但各位師傅都秘而不傳,或者只傳給最有天賦的弟子。他能看到的也是零零散散的部分,很難掌握其中要義。

黃帝內經古人得之不易,今人得之太易,反而不珍惜

他自己說:

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

但是即便是得到一部分,都覺得都是絕世寶典啊,迫不及待地跟道友們分享。

然而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遐邇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他不惜各種讚美之詞來表達看到黃帝內經的崇拜和喜愛。他說這本經典,儘管文字很簡要,但內涵卻很廣博,裡邊講的道理是卻是奧妙深遠。

書中的道理,把天地萬事物看得很清楚,什麼陰陽節氣變化都羅列揭示出來,生死的徵兆也都講得明明白白。最重要的是,你按它上邊說的去實踐,都一一驗證,沒有差錯。真是感嘆這本博大精深,真得可以稱得上這世上最高明醫道發源地,養生術的鼻祖。

但是這本書大家都沒有得到全部,能到手的僅僅是一部分,大家都當寶貝一樣珍藏著。但是王冰在研究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手上的版本有錯誤,有的篇目甚至是重複,還有錯簡掉字等。

黃帝內經古人得之不易,今人得之太易,反而不珍惜

有的篇章更是無頭無尾,前後沒有邏輯,意思也對不上。所以他感嘆,書原文是一本好書,但是這樣殘缺不全的嗎,即便很聰明的人想要讀懂都很難。

正如現代人一樣,那個時候修道之人,很多不懂卻有很喜歡顯擺,經常拿一些條文來裝門面,顯擺自己高深,嘴裡大多是玄而又虛的。在這種風氣影響下,能讀懂黃帝內經的人就更少了。

王冰就偏不信呀,黃帝內經本來就應該是一本可用之書,應該是可以讀懂的書才符合聖人的意思啊。所以他就想盡各種辦法蒐羅各種版本的黃帝內經,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在一位姓郭的老師那裡找到一個相對完整的密本。讀到這個相對的版本後,以前的很多困惑都一一釋然了。

為了幫助大家都能讀到黃帝內經的精髓,他開始修訂黃帝內經,還把自己補充的部分,就用硃砂紅字來標識其起來,避免後人把他補充的當做原文。

現在我們能看到《黃帝內經》全靠這位王冰的努力啊。當然條文之中仍有遺憾,有一些很難理解的地方也很自然,也不必太糾結,畢竟原來完整的版本早就不見了。

王冰一邊修訂,一邊覺得這黃帝內經真是本好書啊。他說如果你能專心精研,探索其中微妙要義,會達到庖丁解牛那樣純熟技藝。治病也會取得很好效果,好像明明中有鬼神在暗中相助一樣。

王冰重新修訂黃帝內經的初衷,為民求健康,希望上到國君下到黎明百姓可以養生,能減少疾病意外的可能,達到延長壽命的願望。同時幫助使醫生不出差錯。

黃帝內經古人得之不易,今人得之太易,反而不珍惜

回看歷史,得到黃帝內經這本書啟發的“大神”有好多,唐以前就有鼎鼎大名的扁鵲,漢代有淳于意、張仲景等。自從王冰整理出相對完成的黃帝內經出來後,後世中醫名家就越來越多,這些醫家都能領會內經中奧秘並不斷更新,用醫術救助民眾,他們醫術和醫德就好像鮮花綠葉一樣遞相繁榮,在江湖中不斷流傳,在歷史長河中自然留下了美名。

王冰在整理完黃帝內經後就預言和展望,相信學習醫道的人能黃帝內經的高明的醫理流傳下去,讓百姓得到的健康福音接連不斷,千年之後,大家自然會明白古代大聖的無窮盡的仁慈恩惠。

現如今中醫二羊再細細品讀黃帝內經,越讀越覺得王冰的先見之明,越佩服他的遠見。讀內經讀出心中的“法喜”,去體會和實踐後更佩服古人的無窮智慧。

此時,我心中也有一個夢,希望能將這《黃得內經》的精神和智慧傳播給更多的普通人,讓更多的人學會養生保健,學會去疾保身,這本智慧之書不應該束之高閣,或者專供專業人士來讀。

夢迴黃帝內經,並將夢繼續。


我是中醫二羊

讀中醫經典,用經典一直在路上,

一個鐵桿中醫腦殘粉。有一味赤色梔子心,胸懷山中藥,願為熊膽使君子,繼四聖岐黃之術。

中醫是一種愛好,一種態度,也是一種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