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01

我有一個朋友,非常有個性。比如,她從來不加進任何群,不管是為了面子還是工作或者學習的必須,都一概拒絕,理由是"不喜歡被打擾";她經常發朋友圈,說自己最開心的事就是一個人在家裡安靜的讀書,關於讀書的享受,她有很多美好的描述,看得出這確實是她熱衷的事;此外,她不怎麼喜歡和人聊天,如果誰給她打電話時間稍微長一點,她就會告訴別人"我覺得被打擾了",她的閨蜜如果想去找她,大多數情況下她都會找個理由推掉。

她有一份不錯的收入,而且一個月只需要在家裡集中工作十來天,不需要天天出去朝九晚五的上班,滿足了自己不願和人打交道的需要,剩下的時間,她大多用來做"有意義"的事,比如窩在家裡整天的看書,很少娛樂,很少八卦,很少追劇,因為這些事"都對提升自己沒有幫助"。看上去,她的人生既有意義有很高效。

不過,從一個"心理腦"的角度去看,似乎還是有一些問題。

知乎上有一個高熱的問答:"

哪些素質很重要,卻是讀書學不來的?",下面的回答有近3000個,其中很多都寫的精彩絕倫。在我看來,如果一個人過分強調某事,哪怕是公認的好事,比如讀書,都是值得商榷的。我認為這個朋友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無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

她經常問我:為什麼你的悟性這麼高?是不是因為看了什麼書?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看書,或者說提升認知只是一人成長的一條捷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而且如果這條捷徑用不好,可能反而會起反作用。所以,讀書很重要,非常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是什麼?我認為是"體驗",也就是和這個世界發生真實而深刻的鏈接。事實上,每個人的行為背後都有深層次的動機和需要,看書也不例外。但是任何行為都可以分為建設性和非建設性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單純的評判一個行為是好是壞,孰優孰劣,本身沒有多少意義,有意義的在於行為的動機和需要,是滿足建設,還是用於防禦。

在我看來,這位朋友的看書行為屬於後者的成分更多一些。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02

哲學家馬丁·布伯在他的著作《我與你》中,把"關係"分為了兩種,一種是"我與你",另一種是"我與它"

當我把你視為實現我的目標的工具和對象時,關係就是"我與它";當我放下了自己的預期和目標,帶著我的全部本質與你的本真相遇時,關係就成了"我與你"。

在馬丁·布伯看來,我們必然是處在"我與你"和"我與它"的雙重世界裡,為了我們自身的存在,我們會不斷的構建"我與它"的關係,利用其他客體為自己這個主體服務,可是如果只有這個關係,人就會迷失,所以也需要體會"我與你"的關係。而且,馬丁·布伯還認為,"我與你"的關係是"瞬間即永恆"的。

我這位朋友與書本的關係,應該是"我與它"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書籍對她而言,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所知更多的

工具,但帶著這樣的目的性,看書時就必然會受到"功利心"的影響。缺少了"本真對本真"的相遇,所吸收和消化的內容就會十分有限,很多"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就發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人生常常是一場悖論,目標感對於一個人的效能實現十分有意義,但是我們又常常因為目標而錯失了更多的內容。在我上課時,我的老師將這種狀態稱為"惡狗撲食",當一條狗的眼裡只有眼前的食物,所有的心思都用來吃掉那盤餐食的時候,它就註定會錯失其他也許更有意義的東西。專注產生效率,但是卻會讓人的注意力狹窄,這的確是一對現實的悖論。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03

為什麼知道了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十分簡單:我們的一生是由無數個選擇構成的。而人在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非理性的。這也許是人最大的弱點:人是受情感驅動的,因而也是脆弱的。你讀了再多的書,學會了再多的道理,在你面對實際的困境的時候,往往派不上什麼用場。

這個道理在我這個朋友這也很適合。

她看了很多書,懂了很多理論,但是如果不把這些理論真正用於實踐,就會知行不合一。

在生活中,很多焦慮的家長也面臨相同的困境: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懂得了很多道理,也知道怎樣做對孩子是傷害小的,但事到臨頭,就是做不到。

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中,把自我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感性的自我,另一個是理性的自我。他用大象來比喻感性自我,而理智則被比喻為騎象人。貌似騎象人騎在大象的背上,手裡還握著韁繩,好像可以指揮大象,但事實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發生衝突,比如大象想去左邊,而騎象人想去右邊,那通常騎象人都拗不過大象。

我這個朋友總是抱怨自己在心理學的道路上進步緩慢,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就在於她雖然看了很多書,懂了很多道理,在平時做事也頗具目標性,但終歸還是很難克服自己內心的大象的影響。因為情感的影響才是改變的動力,而理智只能提供方向

"大象"受到情感的驅動,同時,更受到經驗的限制。這是很多"知行不合一"的根本原因所在。當一件事發生的時候,我們最先體會到的是感受,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存儲著各種應對感受,尤其是不良感受的經驗,這些經驗大多數是防禦當心理的防禦機制被啟動,我們就相當於受到情感(感受)的支配,按照過去的經驗行動了

在"正念"心理學中,非常強調"此時此地",還有我們平時說的活在當下,它們共同表達的意思都是"不要被過去限定了現在"。

我這位朋友有過心裡不舒服來找我傾訴的經驗,每一次我讓她談一談此刻的感受,她都很牴觸,不願意深入,這其實就是防禦機制在發揮作用。而防禦,是很難自我消除的,這需要專業且高明的諮詢師,在建立了深層諮詢關係之後才能讓對方打開心扉。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04

書籍中充滿了先賢的智慧,但是書籍卻永遠無法提供第一手的體驗。就像書裡的描述告訴你喝一杯冰水是多麼的沁人心脾,多麼舒爽,你看了那些精準的文字,就好像自己喝到了夏日裡的那杯冰飲一樣,但是,這種體驗卻無法提到"直接喝一口"的感受。

所謂"真實而深刻的鏈接",就和親自喝一口冰飲異曲同工。只有發生深刻而真實的體驗,才能對一些道理有深刻的認知

讀書最大的誤區,就是以為讀書可以替代閱歷

就一個人的心理世界來說,ta的人格在關係中形成,在之後的關係中被照見和體現,但若想得到根本的修復,卻仍需要在關係中療愈

讀書和體驗,永遠是互補的關係。如果把自己特別愛看書當成一件有優越感的事,其實就相當於是陷在自己的自戀中,以虛假的幻象構建了一個防禦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書"只不過是隔離真實關係的掩體。所以很多時候,讀書,或者說埋頭於讀書,其實是一種逃避恐懼和風險的行為。在書裡面,你永遠安全,永遠不用被捲入現實的風暴。也因此失去了真正磨練自己的機會。

更甚者它還會給你這麼一種錯覺你讀過了許多故事,自以為明白了許多道理,這會帶給你心理上的優越感,卻忽視了自己"知其然,並不知其所以然"的真相

真的勇士,敢於踏入自己的"非舒適區",這個非舒適區,指的是心理和經驗上的,在關係中真正修煉自己。正如一個人隱居南山獨自修行聽上去很美好,但是真正的修行卻在鬧市中一樣。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05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事實上,不經思考的讀書也毫無意義

與現實世界發生深入的鏈接也好,洞悉自己的情感支配原理也罷,這些內容都需要經由思考才會讓自己的認知變得更深刻和準確,才能把書本的東西,真正變成自己的內容。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人云亦云的轉載,缺少思辨的吸收,甚至以博聞強記作為炫耀的資本,這些讀書,可能還不如不讀書。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讀書是指導生活的方式,是為我們提供更廣闊視角的可能,同時,也是站在先人智慧的捷徑。雖然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個人書讀的多了,也會潛移默化的滲入自己的血液,成為自己靈魂的一部分,但是,被動吸收和主動思考之間,還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在用他的方式向你輸送他的人生觀和經驗,所以,我們要看一看作者這發生了什麼?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體會?他的這個認知具有普適性嗎?跟我自己的生活有哪些相關的聯繫?帶著思考去讀書,比匆匆的瀏覽一本書要高效的多

現在很流行讀書打卡和曬出自己一年又讀了多少本新書,但我覺得,一本深刻的書反覆讀,在你不同的年齡段讀,擁有了不同的人生體會之後讀,效果都不一樣。真正的好書,值得一讀再讀。而所謂的一讀再讀,其實就是加入了新的認知和思考、實踐和問題的讀書。正如任何一件事都不止有一個維度一樣,一本書也有很多維度,每一次打開,都有可能看到之前遺漏的部分。


遠離“我愛讀書”的錯覺,在真實的世界中體驗人生


寫在最後

讀書,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但除了讀書,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找我們去做。音樂、藝術、體育都能極大的滋養人的心靈,和人交往,同樣也是最滋養人的方式之一。

很多時候,我們對事物的理解都太過單一,比如體育,只能理解到鍛鍊身體這一個層面,事實上,以體育人,其意義重在"育人",而這一點卻被很多人忽視了。

所以,我很贊成周國平老師說的"終身的自我教育者"的說法,萬事萬物都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場域,或者這樣說,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