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棋迷眼中的中国围棋强盛之路

有人说“国运兴则棋运兴”。从宏观的大环境下自然是很有道理的,国家富强了,民间有钱了,赞助围棋的多了,棋手通过下棋比赛就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围棋事业,围棋的成绩自然会越来越好。

不过,把围棋成绩越来越好这一点完全归功于职业化,市场化的话,在男子足球这关就被打了脸。不说也罢。

其实我们这些从中日围棋擂台赛一开始就认识围棋并且慢慢喜欢围棋的普通棋迷眼里看到的,是中国围棋人从不服输、艰难追赶、虚心学习并最终超越的史诗般历程!

作为一个热爱围棋三十年的普通棋迷(并且棋艺不怎么样),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中国老一辈围棋人这样坚持不懈。也许,是出于将围棋这种“国粹”发扬光大的使命感?也许是被日本伊藤老太太在中国横扫的知耻后勇?还是单纯的就是对围棋的热爱?总而言之,作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棋迷,真的是非常幸福的。

我们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铺天盖地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烽火启蒙了,在我们还只是孩子,对围棋根本没有认识的时候,就知道了有一个叫聂卫平的中国棋手,连战连捷,战胜了围棋强国日本的各路超一流棋手。从而开始认识了围棋,并慢慢接触围棋,痴迷于围棋直到今天……

不过,作为中国棋迷,那一阵的日子可是不好过。擂台赛中国连赢三届,每一届都赢得惊心动魄。但即使赢了,也依然无法改变中国围棋远远落后于韩国围棋的现实。日本六大超一流和小林觉、山城宏、王立诚、依田纪基、淡路修三等棋手都是中国棋手的拦路虎。

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当中国棋手好不容易赢下一盘日本强手,都是非常幸福的事。比如车泽武赢过小林光一,女棋手华学明在富士通杯上淘汰国大竹英雄。但更多的是,中国棋手在面对日本棋手时的折戟沉沙。比如后来成为国家围棋队教练的俞斌,每次遇到赵治勋都……

如果光有日本也就算了。最让中国棋迷难过的是,1988年第一届应氏杯(台商应昌期出资举办,每四年一次,冠军奖金四十万美元,有围棋奥运之美誉)上,韩国棋手曹薰铉横空杀出,在决赛上于最被看好的中国棋手聂卫平相遇(其实我们棋迷都清楚,那个年代是聂棋圣的巅峰期,第一届应氏杯,就是冲聂老去的)。在中日韩加上中国台湾的棋迷关注下,聂老不幸败阵,失去了自己最应该拿也是最接近的世界冠军。

而赢得应氏杯的曹薰炫不但成了韩国人的民族英雄,也同时带动了本来相对落后的韩国围棋热潮,少年们纷纷投身围棋,这其中就有称霸三国棋坛十多年之久的天才少年李昌镐。

那些年,以韩国“四大天王”(曹薰炫、徐奉洙、刘昌赫、李昌镐)为代表的韩流在各种世界大赛上所向披靡,光是四年一次的围棋奥运“应氏杯””,前四届竟然被四大天王轮流拿了一遍。而天才少年李昌镐自从在“东洋证券杯”上战胜林海峰开始,一个人就狂砍18个世界冠军和13次团体冠军(个人作为主将夺得过8次)。以至于中国的天才棋手马晓春和后来的常昊,因为与李昌镐同一时代……。

韩国人不拘泥于传统定式布局,敢于力战、算路精确的强悍棋风不但为他们赢得了世界冠军,也将韩国围棋带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那些年,“韩流”风刮过来,可不仅仅是球迷心寒,我们棋迷同样是战战兢兢啊!

那些年的中国围棋,还没追上自己的老师日本呢,就被韩流远远甩在后面!

但作为棋迷,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围棋人屡战屡败,从不放弃的坚韧,韩国围棋强,就学习韩流,就如同当年虔诚学习日本围棋一样。

但,这个过程注定是艰辛的!

因为,那个时代的大环境,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我们从杂志上指导,好多棋手因为生活、因为住房、因为子女读书配偶工作等问题,根本做不到心无旁骛地训练围棋;

我们还知道,中国围棋人至始至终把“围棋要从娃娃抓起”作为宗旨,不遗余力发掘少年棋手、培养少年棋手,并且主动给青少年棋手创造更多的对局机会。

那些年,向日本学习过内弟子制度,由前辈棋手收徒弟,比如聂老就收过常昊、周鹤洋、罗洗河、等青年棋手。

那些年,也是计算机慢慢进入中国的日子。中国围棋人同样没忘记将它运用到围棋上。俞斌九段竟然能在围棋之余写围棋软件,搞出围棋死活题库。今天我们普遍用AI的时候,可曾想到过俞斌九段当年的壮举?

那些年,中国围棋人清楚的知道,中国围棋落后的根源是棋手的对局不足,尤其是青年棋手的对局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棋迷看到的,是华以刚、罗建文、王汝南等老一辈围棋人厚着脸皮到处拉赞助的场景。那时候的比赛冠名五花八门,比如“围棋霸王赛”(小霸王学习机),又比如韩国友人车敏洙独家赞助的“友情杯”(刚刚去百度一下,这个名字竟然很难查到了,但是,作为享受今天幸福时光的中国棋迷,不能遗忘)。

应该说,真正让中国围棋走上康庄大道的,是“围甲联赛”。一看就知道是效仿足球甲级联赛搞出来的。围甲联赛的创办,标志着企业界全面赞助围棋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棋手终于在世界大赛之余有了稳定的对局比赛,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说到这里,我不仅侧脸,和中国足球走的路差不多啊,为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在长达二十年的追赶之后,中国围棋终于在21世纪初得到了回报!2004年,终结了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常昊获得了自己第一个,也是围棋界分量最重的应氏杯冠军。当时应昌期先生已经去世,其子应明皓竟然将决赛棋谱拿到父亲灵前焚化,以告慰其父在天之灵。今天想来也是热泪盈眶啊!

随后孔杰、俞斌分别在三星杯、LG杯上获得冠军。让我们这些已经有些灰心丧气的棋迷们又缓过劲来。

但是,中国围棋的春天还远未到来,没结婚的李昌镐仍然是王者一般的存在,而飞禽岛天才少年李世石更是中国棋手心中的高峰。我记得多年前在弈城围棋上,棋迷们询问主讲人“潜伏”也就是柯洁,如果你和李世石下会怎么样?当时的柯大侠还只是棋坛后辈,除了活跃在网棋上之外,还很少在世界大赛上看到他。当然,那时候的柯洁很谦虚,我清楚的记得柯大侠一边发包一边说,他下不过李世石,嘿嘿。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肯定是中国棋迷最幸福的时代。继昙花一现的罗洗河在三星杯上贡献名局并最终夺冠之后不久,中国年轻棋手竟然全面开花。古力、孔杰领跑一个时代之后,江维杰、芈昱廷、范廷钰、陈耀烨等年轻棋手如群星闪耀,一下子就照亮了中国围棋乃至世界围棋的天空。而那个还比较谦虚的少年柯洁,竟然一飞冲天,连夺数个世界冠军,俨然中国围棋第一人的样子。粉丝们疯狂崇拜柯洁的时候,也许真的想不到中国围棋曾经的艰难历程。

(只可惜,本人的棋艺没能随着中国围棋的崛起而进步,三十年如一日的1d,哈哈哈)。

写到这里,我笑了。是一个棋迷心里最幸福的笑容。那些上了灰尘的《围棋天地》、《围棋》杂志里,每一篇棋谱,每一篇文章,都记载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围棋从落后到领先的历程。中国围棋固然因为国家的富强而慢慢强大,但是我看到的是,中国围棋人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

谨以此粗糙文,向中国围棋人致敬!@聂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