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點擊右上方“關注”,為你講述更多心理學情感小故事

01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國籍。

同理,藝術不分國界,但藝術工作者是有國籍的。

在被貼上各種標籤之前,一個人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先生認為,決定其高度的,永遠是其影響和價值。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最近,先生看到一則新聞:疫情期間,大批明星國外避難。

看似誇大其詞的標題,並非空穴來風。

原來,有些明星在全民抗疫的非常時期,選擇出國度假。就在這兩天,國內疫情緩和,國外疫情爆發,他們又相繼回國。

這種迷惑行為,不難理解網友會用“避難”來形容

網友憤慨:你有肉吃可以,但請別吧唧嘴!

是仇富?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是鍵盤俠?

其實並不然。這些歲月靜好的照片背後,缺的是同理心。

說句心裡話,先生也認為明星選擇怎樣生活,是其個人權力。旁人無權指手畫腳。趨利避害亦是人的本性,他們也不必在乎大眾看法。

可是,這些動輒成千上億粉絲追隨的公眾人物。

當作偶像喜歡可以,但若將其當作精神信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據調查,超五成95後夢想做網紅明星。

擁有眾星捧月的地位,普通人幾輩子都掙不來的代言費和片酬,確實誘人。

但孩子們都夢寐以求成為明星,將來誰救死扶傷,誰教書育人,誰發射火箭衛星?

尼爾波茲曼說:

一切公眾話語日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併成為一種文化精神。

若教育、體育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我們將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還願青年人時刻清醒,別讓我們的生活被娛樂謀殺。

02

疫情降臨,有明星心安理得,也有明星做出更崇高的選擇。

他們與老百姓並肩作戰,眾籌善款,奔走各地籌集物資。

此時,明星成“民星”,拋下往日光環。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如果不是黃岡紅十字會公開感謝信,我們不知鄭爽是第一批為黃岡捐款的明星。

雪中送炭60萬元,這位90後小花做到了。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沉寂演藝圈多年的周杰,單價高達68元的質優大米,他一口氣捐了2萬斤。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胡歌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默默向武漢定點醫院捐贈了200萬物資,後又追加60萬物資。

韓紅更不用先生多說,她號召好友捐款。累倒躺在病榻上,至今還在微博公開捐款信息。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布衣明星大衣哥,因不知如何聯繫一線捐款,就將20萬元委託當地鎮政府給武漢。

岳雲鵬表示等疫情過去,請醫護人員聽相聲。

這些明星,在災難來臨之際,不僅給予物資救援,還帶去精神鼓舞。

比起身居高位,還喊著“明星是高危職業”的明星。這樣的星,更值得粉。

撒貝寧說過一句話:

追星到底是追什麼?說到底,你追的是自己。

明星的價值,遠非屏幕裡漂亮的臉蛋,曼妙的身材,動人的歌喉抑或是嘻哈的舞姿。

為青年人樹立價值觀,是文藝工作者應有的社會責任。

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新生代明星猶如小草般野蠻生長。

眼看著某些明星消耗公共資源,買熱搜、營銷、圈粉,又一個個人設崩塌再繼續洗白。

他們有人摳圖、吸毒、炒作、論文抄襲、甚至還有分裂份子。

試問,這樣的星,能追嗎?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曾有粉絲替柯震東叫屈:他都悔改了,為什麼不給他機會?

柯震東可以重新再來,那些逝去的緝毒警察如何再有重生的機會。

追星可以,請擦亮眼睛。別讓衝昏頭腦的熱愛,將理性吞噬。

活成一個只會嬉笑怒罵,人云亦云的行屍走肉。

02

疫情突襲,大家開始懷念明星霸佔熱搜的日子。

此時,明星和普通人一樣。災難來臨時,得益於英雄的庇護下的現世安穩: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84歲的鐘南山,疫情一爆發,立刻前往武漢。

大家感慨鍾老耄耋之年仍精神抖擻。如今,老人家滿臉都是藏不住的憔悴。

此外,李蘭娟、張文宏等科研人員,無不頂著巨大壓力與病毒賽跑。

29歲的彭銀華搶救生命,自己卻犧牲在病房。他未出世的孩子來不及喊爸爸,欠妻子的婚禮無法彌補。

消失的名字還有劉智明、梅仲明等。病毒會攻克,但英雄卻不能歸。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他們視死如歸,按下手指印;他們救人,錯過親人最後一面。

他們這麼做,是為了誰?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大雪紛飛,抗疫民警的耳朵和雙手凍得通紅。卻連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便急匆匆趕任務。

還有許多民警連軸工作,犧牲在基層防疫途中。

他們,真的必須得出勤?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忘掉偶像明星!追星可以,但真正該追的應該是這些閃耀的人

火神山燈火通明,是工人夜以繼日在趕工。他們沒時間吃年夜飯。因為搶工期,就是搶生命。

他們,真的是鐵打的身子不怕累?

疫情爆發,湧現出無數逆流而上的人,難道他們真的不怕死?

不,是他們有更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的心包容著更博大的愛。

他們沒有熠熠生輝的明星光環,一個個卻無比偉大。

他們是生命的擺渡人,是城市的守衛者。

而我們就“躲”在這些英雄為我們築起的城堡裡。

追星,並沒有錯。先生只想說,我們首先是人,是中國人,而後才是明星。

此時此刻,我們若不是唇齒相依,便就是唇亡齒寒。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聽過一段話,深有感觸:

疫情結束後,希望青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不要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這不是偏見,是事實。

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發展,需要的是棟樑之才。

03

人生在世,誰能無死。

疫情,讓先生更加明白生命可貴,感受到高貴的靈魂。

青年人,與其花時間去追逐明星的光芒。不如努力活成自己的太陽。

對於有些明星,揮霍薪水或父母給的零花錢去購買其專輯、電影、代言或為其打賞,最後卻成全一個個精緻利己主義者。

別人獲得了名利和地位。

而自己卻沉浸在日復一日的虛擬滿足中,這樣做值得嗎?

正能量的偶像,應該是激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但求青年不要在娛樂至上的年代,麻醉自己;也別在物慾橫流的時代,迷失自己。

今天,希望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講給孩子聽,做給我們的孩子看。

我們該追的星,是自己和那些真正閃耀的星。即便生命已逝,仍然能照亮這個世界。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