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觸不可及》是由法國導演奧利維埃·納卡什和埃裡克·託萊達諾共同執導的一部喜劇電影,改編自法國作家博爾戈的自傳體小說《第二次呼吸》。電影在法國境內上映後以黑馬之姿一躍成為了2011年的票房冠軍。這部吸引近四分之一的法國人前往影院觀看的影片究竟有什麼魔力?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感動無數人,就是因為其傳達的美好觸及人們的內心深處,展現法式溫情。或是詩意的想法表達,或是平等尊重的呼籲,或是打破階級的友誼,《觸不可及》的魅力就蘊藏在這些獨特里。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用詩意的方式表達導演所想

《觸不可及》講述了兩個處於不同階層的人共同經歷一系列事件,通過慢慢接觸和理解,最終成為好友的故事。

在故事的開頭,遭遇變故導致全身殘疾的富翁菲利普需要找一名護工,應聘者對他或是同情或是憐憫,為了失業證明的簽名而前來湊數的黑人瑞斯卻讓他感受到真誠的平等和尊重。德瑞斯與菲利普在彼此身上發現相同和不同,成為彼此的引路人,並建立起純粹的友誼。《觸不可及》運用典型“二人轉”的故事框架,以喜劇的形式,充分體現了“人生難得是知己”。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當然,影片不僅僅講述美好溫馨的友情,而是試圖更深層地探討當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問題。社會不斷髮展,信息流通很便利,溝通成本低,人們很少去反覆斟酌語言文字,既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自己,也沒有辦法更好地理解別人,對他人的認知逐漸脫離了人本身,而逐漸形成一個個固有的標籤。充滿隔閡的世界缺少溫情,缺少能夠摘下面具坦誠相待的人,心靈的距離遙不可及。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尊重每個人平等享受生活的權利

德瑞斯和菲利普,一個是混混,一個是殘疾人,皆是在社會中經常會不被尊重的身份。德瑞斯被排斥於主流社會之外,粗暴的語言和行動不過是其對於社會不公的一種反抗和宣洩。菲利普的女兒卻以高姿態去將德瑞斯定義為“一個沒素質的黑人移民”,將他當成“為了錢什麼都做”的人,帶著歧視去評價德瑞斯的一舉一動。

沒有多少接觸的情況下隨意給他人亂下定義,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常常發生。人們總是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黑色人種,帶著鄙夷的神色去對待窮人,傲慢地凌駕於他人之上,單方面剝奪他人被尊重的權利。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在殘疾人菲利普身上遭受的是一種精神虐待,以善之名的行兇。無論他曾經是多麼成功,在別人的眼裡,現在的他只是一具無法動彈的肉體,一個無法獨立的殘疾人,他無法忍受社會向他投以憐憫的目光。

菲利普有著自己的驕傲,他接受的強者教育不容許他淪為一個失敗者,於是他開始逃避,從一個願意隨時接受挑戰的強者走向另一個軟弱自卑的極端。其實很多時候,那些身體上有缺陷的人都在被身邊人自以為是的善良綁架,身邊的多數人很清楚弱勢群體需要的並不是同情和憐憫,卻一直用自己氾濫的同情心去傷害他們,只為了形成那種“我很善良”的假象。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曾經看見網友的一句評論,很是受用:“所謂的人文關懷就是尊重每個人平等享受生活的權利。”大眾習慣打著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名號,卻只考慮自己的事情。例如,在路上遇到衣衫襤褸的流浪漢會下意識避得遠遠的,在城市裡聽到他人說話帶著口音會忍不住投去探究的目光,在網上面對求助的帖子會先陰陽怪氣地審視一番。“沉默了太久的人”變得冷漠,變得扭曲,用自己所謂的意見去試圖指手畫腳他人的人生,卻忘記了自己根本沒有這種權利。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重建框架裡的上層與下層關係

德瑞斯是一名生活在貧民窟裡的底層黑人,混跡社會,滿足於世俗的樂趣中;菲利普則是一名受過貴族教育的社會精英,隱忍剋制,從不質疑社會上的條條框框。這樣一黑一白的膚色,上層與下層的角色設置,更加凸顯出人物之間的距離感。而這部影片利用這種慣有的距離感,將上層與下層關係進行了重建,令兩個階層不再是處於彼此的對立面,從而呈現出兩個階層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狀態。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菲利普代表著上層社會的“雅”,喜歡古典樂,喜歡看書寫詩,喜歡收藏一些極具風格的藝術品,他的生活無疑是高雅的,映射著上流社會。而德瑞斯代表著與其截然不同的“俗”,喜歡聽流行音樂,為數不多的愛好就是錢財和美色,他不懂藝術,更不能理解藝術品。在相處的過程中,德瑞斯漸漸認同菲利普的審美和生活觀念。

同時,德瑞斯的處事原則和行為方式也深深影響著這個陷入自卑感裡無法自拔的菲利普。他們分享著各自喜愛的音樂,討論著繪畫,在歌劇院裡開懷大笑。上層的“雅”和下層的“俗”,因兩人之間產生的心靈溝通而模糊了邊界,打破了阻隔彼此的玻璃窗。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電影是展現生活的一面鏡子。影片在對於上下層關係解讀的這方面上,並沒有一味地強調不同,而是提出兩個階層可以產生認同感,在彼此身上發現自己的不足,這也讓觀影者看到了上下層關係的更多可能性。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我們是時候停下來思考,在職場上以及在生活中需要的到底是不是那份因身份不同而刻意為之的附和?是不是那種貧富有別的拘束感?學著德瑞斯和菲利普那樣去打破社會定下的條條框框,為自己重建一種舒服的社交關係,不停留在一個卑微的位置上。

其實心靈的距離並非觸不可及

“他讓人受不了,虛榮、驕傲、粗魯、無常,但很有人情味。沒有他,我會腐爛而死。”這句話出自自傳體小說《第二次呼吸》,是菲利普原型的博爾戈在書中形容自己對德瑞斯原型的看法。確實,黑人德瑞斯身上帶著一絲粗暴的匪氣,他總是按著自己的意願做事,根本不去考慮他人的想法。而又是這樣一個人,善良,有原則,給殘疾人菲利普帶來了最需要的溫暖。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菲利普與德瑞斯的角色設定是相當契合的,像是八卦圖裡的陰與陽,有著相似的靈魂,卻又因生活的環境而正好形成兩個完全不同的性格,當彼此相識,便結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一種很理想化的烏托邦式友誼。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菲利普曾對德瑞斯說,那些所謂的朋友其實根本不關心他這個人,來參加生日會不過是想親自確認一下他的死活。而事實上德瑞斯的處境也和菲利普相差無幾,他坐了半年的牢,出獄後卻無人在乎他消失的半年時間去了哪。

他們如同兩隻心心相惜的困獸,在彼此的世界裡逃避著,同時渴望著理解和認同。

有人認為用命運的轉折來形容這段友情過於絕對,其實不然,是菲利普的沉穩和包容軟化了德瑞斯身上尖銳的刺,是德瑞斯的不羈和率真將菲利普的靈魂從輪椅上提了起來。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即使是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類也會因相同的渴望而走到一起。”這兩個原本“觸不可及”的主角帶著對理解和認同的渴望,像磁鐵的南北極一般,相互吸引,相互靠近。心與心之間真的是觸不可及嗎?不是的,生活總會有辦法為人們提供跨越一切的梯子。

結語:“觸不可及”的平行交集

觀影者從最“觸不可及”的關係裡看見了最觸手可及的友情,看到了故事裡的每一個角色都發生改變,想說的敢說,想做的敢做,也學會了溫柔和關愛,得到了圓滿的故事結局。生活在現實中的殘疾人富翁將這段友誼寫成書,紀念曾經發生的一切。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我很慶幸這世上還有文字和畫面能夠將一部分人真正的需求表達出來,只有讓大眾知道,讓大眾思考,讓他們不單單活在自己默認的世界裡,才能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製造更多可能。

相互靠近的心靈,《觸不可及》的平行在詩意裡交集

世界上不止一個菲利普,也不止一個德瑞斯,再多的不同也無法阻礙人們想要相互靠近的感情。每個人都是一條單獨的平行線,那些來自生活又被賦予詩意的想法令平行線跨越了一切已知或未知的條件,產生不可能存在的交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