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死”於粉絲

坦白講,在周杰倫和蔡徐坤的超話大戰後,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全民參與的網絡盛況了。

從24號開始今天,這場蔓延全網的“大火”還在燒著。

王思聰、於正點贊,哈文轉發,汪海林發聲...

往後如果有記載互聯網大事件書籍出版的話,2020年2月末這場戰役,一定是重頭戲。

史稱#227大團結

肖戰,“死”於粉絲

01

一切的起源,是一部名為《下墜》的同人文章。

微博用戶“迪迪出逃記”在AO3上連載最新一章,並將鏈接搬運到自己微博,通知追更的粉絲朋友們。

AO3是一家始創於2008年的非營利且開源的同人小說網站,全名Archive of our own。

不管你用什麼語言、來自哪個國家,每一個人都能在這個網站上撰寫同人小說,但需要根據網站要求標註類似於分級的閱讀警告。

肖戰,“死”於粉絲


《下墜》在篇首標註的就是“未成年”,因為文章內容的設定來自肖戰和王一博;

前者是有性別認知障礙的性工作者,後者則是與之相戀的高中生。

作者文筆細膩,《下墜》在同人圈很快火了起來,但熱度的蔓延同樣侵襲到肖戰的粉絲領域。

此時,唯粉@巴南區小兔贊比在微博發起對《下墜》的反擊。

反擊的手段很簡單:舉報

對於做慣數據和反黑的飯圈人士來說,這一套流程細節相當熟悉,舉報的途徑、網址和電話全被貼了出來。

肖戰,“死”於粉絲

不僅如此,@巴南區小兔贊比還將其中最為有效的手段、方式重點標明,提醒同樣是肖戰唯粉的各位統一口徑,以達到最有效的結果。

接著,反饋很快到來。

舉報電話被打爆、甚至已經接不入線,郵件回覆的粉絲也紛紛反饋收到回覆,一切似乎朝著他們想象的美好結局走去。

肖戰,“死”於粉絲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一場有組織有紀律、而且效率極高的運動過後,肖戰的粉絲得到了結果:

AO3網站被牆

肖戰粉絲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

肖戰,“死”於粉絲

02

但當時還在洋洋得意的粉絲們,並不知道短暫的勝利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暗流湧動。

AO3被牆之後,平時直接就能登錄的網站,突然就鏈接不上;

肖戰,“死”於粉絲

同人文領域的同好者們逐漸明白過來。

情緒從一開始疑惑,到了解來龍去脈之後,開始憤怒;

事實上,這個群體並不小眾。

AO3同人網站由於其開放性,涵蓋了幾乎所有娛樂領域,包括歐美、日韓、動漫和遊戲等等不同圈子的受眾。

他們由於對於“同人”的共同愛好聚集在AO3,AO3也成為彼此心中的理想花園;

但現在,這個花園被肖戰的粉絲們給砸了。

肖戰,“死”於粉絲

而且被砸的還不止一個花園,

舉報的附帶效應開始蔓延,除了AO3網站之外,百度貼吧、B站和Lofter等網站的同人內容相繼被下架。

被砸的不止一個花園,甚至是整片森林。

於是,同人愛好者們開始發動反擊,#227大團結開始興起。

一開始,這場自發運動還只屬於同人圈範疇,但逐漸的,更多路人也開始參與進來。

戰場從一開始的領地意識,逐漸轉換到更大範圍的討論——

創作自由、舉報權限等等

肖戰,“死”於粉絲

與此同時,AO3被牆之後,對於肖戰粉絲的反擊也逐漸成效,並且形成更大的浪潮。

肖戰代言的商業產品被羅列出來,號召抵制、甚至主動列出競品;

代言的佳潔士官方微博置頂,已經由原來的肖戰變為現在的鹿晗;

肖戰,“死”於粉絲

成名作《陳情令》評分下跌,從8.2降到7.9,評論裡都是1星憤慨;

肖戰,“死”於粉絲

更重要的是,路人緣沒了。

一次波及全平臺的互聯網討論事件,將肖戰與AO3被牆死死地綁定在一起,成了互聯網衝浪人員必考知識點,抹都抹不去。

而在此時,@肖戰工作室才開始發表道歉聲明。

#227大團結事件似乎暫告一段落,但餘溫未息,星星之火依舊在互聯網草原點燃。

肖戰,“死”於粉絲

03

整個#227大團結事情說到底,其實也就過了不到5天。

但整個事件的興起、參與群眾情緒之熱烈、憤慨,卻儼然積壓了很長時間,在這樣一個窗口噴薄而出,強烈且富有殺傷力。

事實上,肖戰粉跟AO3的衝突更像是導火索,直接引燃了普通網友跟飯圈之間由來已久的矛盾。

理智點的表達,用微博大V蕎麥chen的話來說,就是以此為契機,跟粉圈攤牌;

肖戰,“死”於粉絲

而直接點的方式,其實就是憤怒的出口:不想再忍著了。

不想忍的東西是什麼?

是飯圈內部自主形成的規矩,並把這套約定俗成的規矩擴展出圈,蔓延到整個互聯網環境。

比如縮寫,比如控評。

你打開任何一個流量明星任意一條微博,不管內容是什麼,底下頂到最前面的評論一定都是粉絲,

內容無非是“啊啊啊啊啊”,要不然就是“哥哥”“加油”這種簡單無內容、但一堆人都在重複的字眼。

肖戰,“死”於粉絲

轉發就更可怕了,

流量明星的轉發,能讓你愈發深刻的理解“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這句至理名言;內容都是一致,帶的話題也都在重複。

肖戰,“死”於粉絲

關鍵在與流量明星相關的產品、影視作品微博,你也看不到其他內容。

只要一打開,又都是“哥哥”“啊啊啊啊”“加油”,彷彿評論區容忍不了任何其他聲音、任何其他表達。

肖戰,“死”於粉絲

而如果說,粉絲的抱團取暖看起來還有些憨憨的話,當ta們開始一致對外的時候,惡劣的地方就開始展現。

這種惡劣對其他流量,也對素人。

你去微博搜索“糊逼”,大體就能看到網絡平臺最惡毒的角落。

對對家流量的蕩婦羞辱、髒話羞辱,以及各種p的黃圖、醜圖。

肖戰,“死”於粉絲

對素人更是絲毫不留情,

只要你在微博上提到某個流量明星,沒有縮寫、沒有空格,而且你還是表達反對或者質疑聲音的話,那你就慘了。

會有流量明星的飯圈粉絲聞風前來,表達他們的反對、質疑以至於謾罵。

更嚴重的是人肉搜索;

就拿這次肖戰的事件來說,粉絲們就人肉到一位《下墜》的忠實粉,得到她的大學信息;然後去留言、謾罵和指控。

肖戰,“死”於粉絲

並且每一次都是成群結隊、每一次的文案都是相似,髒得不能再髒。

你無法想象這些髒話的背後,具體是什麼樣子。

可能是一個個未成年少女,還在上著學,但卻能為了自己的偶像做出出格、甚至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

這已經很可怕了。

但在這次#227大團結事件中,最核心的一把刀,其實是:舉報。

肖戰,“死”於粉絲

從AO3被牆的過程中,你能看到這個群體是如何熟練地使用公權力,毫無負擔地去制裁自己情感上討厭的另一種存在。

他們流程熟練、方式熟練,甚至連思維邏輯都異常的熟練跟順暢。


他們遞刀遞得輕而易舉、遞得天經地義,甚至在反對後都不知悔改,始終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是最讓我恐懼的地方,也是我最厭惡“飯圈”的地方。


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承認存在即合理,而且飯圈也並非一無是處,這種強大的行動力在做好事的時候特別管用,就像是最近的疫情捐款。


問題在於,飯圈這一體系所存在的根本是idol。


idol是飯圈共同體的信仰,是判斷的唯一依據。


idol的利益高於一切,所有熱愛的夥伴就是同行者,對idol發出質疑的其他都是敵人,接著,黨同伐異就開始了。


肖戰,“死”於粉絲

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承載在「唯一」這個定義之上,即便是死板的價值觀或者規範都不能一以貫之,更何況是一個商業體系下包裝打造出來的流量明星?


這種追星方式,其實是不健康的,但它卻一直存在。


因為這種簡單的思維和情緒,能夠帶來很大部分的快樂和認同感;而另一方面,則是資本的推動。


整個#227大團結看起來似乎跟肖戰毫無關係,他反而顯得有點無辜,被狂熱的粉絲拉下水。


但事實上,他與他背後的資本,要承擔很大部分的責任。


肖戰,“死”於粉絲

飯圈之所以形成,本身就是資本與偶像的縱容、甚至刻意引導,因為狂熱本身所帶來的的粉絲經濟,是資本的最終目的。


簡單講,錢太好賺了。


縱容一系列狂熱粉絲,比起那些扣扣搜搜整天白嫖的用戶可要幸福多了,但結果也是,當飯圈失控的時候,偶像與資本得承擔縱容的代價。


吃了粉絲經濟的紅利,總得知道,命運裡一切都標好了價格。


那回過頭來,肖戰有錯嗎?


沒錯也有錯,沒錯是因為他啥都沒做,但有做也是因為他啥都沒錯。


在2月26日晚,他本來可以做點什麼,說說話也好,攔一攔粉絲也好,事情就不會如此這般。


可惜沒如果。


肖戰,“死”於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