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白巖松: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今天看了一個白巖松老師在廣州體育學院關於體育勝利的演講,感觸頗多!

為什麼女排總會在逆境中逆襲?因為他們贏過,他們已經把贏球當作一種記憶!不管是08年奧運會擊敗俄羅斯還是在里約擊敗巴西,幾乎都已經輸到絕望的地方了,但是他們贏過,她們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知道不放棄就有可能,放棄就只能收拾行李回家,我們的體育項目應該學習的就是女排精神,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面對困難不放棄,堅持就是勝利!

白巖松: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我們最輕鬆的體育教練是誰?乒乓球。雖然第一次冠軍離現在已經50多年時間過去了,可是我們一路積攢的勝利的經驗與記憶一直伴隨在乒乓球輝煌的歷史中。里約奧運會國乒產生了一個很搞笑的段子:張繼科沒睡醒,男子單打開場第一局便輸了,結果主教練劉國樑提醒張繼科說,“別懵了,在場上不能懵,得興奮起來,這是奧運會!開始了,明白嗎?”被喚醒後張繼科成功逆轉。這就說明國乒已經把勝利當作習慣了,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坦然去面對。

白巖松: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失敗乃成功之母,可是對於中國足球來說看,失敗的太多了,用白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中國足球的“媽多多”。經歷了太多的黑色幾分鐘,中國足球的記憶裡只有輸球,太缺乏自信。以前恐韓恐日,現在連哈薩克斯坦,泰國都恐,當輸球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就會一直輸下去,以後可能還會輸蒙古輸老撾。

白巖松: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在體育比賽中,贏一定要作為習慣,勝利一定要成為記憶,逆轉對其他項目來說我們不是很讚賞的,因為更順利的贏更好!但是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如果有逆轉,那我們可以收穫更多的感動,因為在我們的記憶裡,想要贏球的概率太小太小,幾乎沒有可能。

中國足球一直處於低谷中,可能是受環境的影響,也可能是極度缺乏自信的表現。看比賽的時候當球場上停球超過10米的時候,能看到的只是攤攤手,從來不會看到去主動追著球去跑。丟球之後只能看到垂頭喪氣,繼續同樣的踢球風格方式,看不到那種鬥志昂揚,看不到自信滿滿,看不到放鬆自如,也許是輸得太多經常輸,打擊太多,重拾自信,找回贏球的感覺才是中國足球發展的當務之急。

白巖松: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中國足球更該如此


讓贏成為習慣,讓勝利成為一種記憶,逆轉並不是我們都讚賞的,順利的贏更好!加油中國體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