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第一、【光緒元寶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庫平七分二釐】


【介紹】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分二釐(一角) 直徑18毫米 重量2.49克 齒邊 試鑄樣幣 實物與圖片一致(略有色差)。 在我國,五等錢幣制,代代相傳。儘管時代的變遷、政權的更迭,這五等幣制始終是歷史的主流,從未改變。到近代機制幣的出現,我國的貨幣還是遵循五等幣制。只是因為輔幣,形體小,極難保存,今日很難尋覓。以致泉家未見,諸譜未錄,讓人們誤以為當年根本就沒有鑄造過。因此,這種輔幣是極珍貴的歷史文物,其研究價值,其收藏價值,決不會低於主幣。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第二、【光緒元寶二十二年浙江省造庫平一錢四分四釐】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始組建江南銀元鑄造總局,下轄鑄幣銀元東廠和鑄幣銅錢的西廠。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銀元廠竣工。1897年初江南鑄銀元制錢總局就開始陸續從英、德兩國添購設備,十二月開鑄銀幣。銀幣試樣仿製湖北銀元圖樣設計。1898年西廠鑄面紋為光緒元寶方背面滿文寶寧方孔銅錢,次年因機鑄方孔銅錢成本太高虧本而停住。直至二十七年(1901年)新廠始裝置完竣二廠合併,新廠正式成立。江南鑄幣過程從表面文字變化分三期;早期;老江南、戊戌、己亥。中期;庚子、辛丑。後期;寅壬、癸卯、甲辰、乙巳。這三個時期明顯特徵都集中在“平”上,前期彎平、後期為直平、中期的二期特徵兼有,原因起於新廠成立初期鋼模來自英國喜頓造幣公司,使老江南機制幣寫風格逐步改進。從鑄幣文字風格可以判斷大批套設備引進應該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至光緒二十七年之間,也就是說從光緒庚子、辛丑年引進設備同時也像英國鑄幣廠訂購鑄幣模具、樣幣,史料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記載。


第三、【光緒元寶浙江省造庫平三錢六分】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1899年浙江省造魏碑體光緒元寶庫平三錢六分銀幣一枚,浙江巡撫廖壽豐奏辦成立銀元局於當年正月開鑄,計有大小五等面額,因幣面書法系魏碑體,寶字從“爾”,俗稱“浙江魏碑”;未幾,清廷以各省設局過多,成色重量參差,下令除特許之外,一律停鑄,浙江銀元局遂於同年7月停工,時日短暫,鑄額無多,所見一錢四分四釐以下輔幣稍多,七錢二分及三錢六分面額幣極少;鑄工深峻,雙面呈均勻淺灰色包漿,龍鱗完整,狀態頗佳,完全未使用品。


第四、【光緒元寶浙江省造庫平三分六釐隸書】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浙江省造光緒元寶魏碑體(或稱爾寶)銀幣一套五枚,面值分別為七錢二分(壹元)、三錢六分(半元)、一錢四分四釐(貳角)、七分二釐(壹角)和三分六釐(伍分)。這套銀幣的幣面文字相傳系浙江省紹興書法家陶宣先生手筆,當年這套銀幣鑄行後,送至上海銀行公會,要求准許在上海地區流通。該公會化驗樣幣後認為,這套銀幣的成色不夠標準,須貼水流通,否則不允許進入上海市場,浙江省當局覺得貼水不合算,於是下令將這批成色不足的銀幣回收銷燬。因此“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魏碑體(或稱爾寶)銀幣實際流傳下來的數量相當稀少,特別是那枚七錢二分銀元更是成了老銀幣板塊中的珍稀品種,據說存世量還不足10枚,歷來為錢幣收藏愛。


第五、【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據史料記載,光緒二十二年(1897年),浙江巡撫廖壽豐奏請清廷並經批准後成立浙江銀元局,並向德國購置機器設備,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開鑄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魏碑版)銀元。鑄就後即送往上海銀行公會請求允許流通(上海是當時的全國金融中心)。但經該會化驗,認為含銀程度未夠標準,須打折扣流通。浙江銀元當局與之談判不成,就將該幣大部分收回熔燬,已經在流通的極少量銀幣則順其自然,散落民間。該幣最終停鑄,故存世量極為稀少。在浙江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所有版別中,魏碑版是最具藝術審美價值的,究其原因是該幣正面文字出自晚清書法大名家、碑派重要人物的紹興人陶浚宣之手跡。


陶浚宣(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衝,號心雲、稷山,晚號東湖居士,室名稷山館、通藝堂,會稽陶家堰人。據陶浚宣自稱,為東晉“陶淵明第四十五代孫”。陶浚宣工書,尤擅魏碑,筆力雄勁,氣象闊大,為人所推重,其書法“上自秦漢,下迄六朝,無所不學,每臨一碑,輒至數千百遍,臨池之勤,自幼至晚年,不綴寒暑”,其書法“龍跳虎臥,意態橫絕”(梁啟超語),是與趙之謙齊名的以碑派書法聞名的晚清書法大家。他的書法作品“結體寬綽而略方扁,筆畫有力而稜角分明”,具有結字平闊而寬綽,注重橫向的取勢,融入了篆隸筆意的特徵。從墨跡本上看,這類作品點畫勁挺,墨色濃厚。其早期作品具有“刀刻斧斫”的金石特點,晚期則有了些靈動性。陶浚宣書法有大字、小字之分。

第六、【光緒元寶浙江省造當十銅幣樣幣】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元。浙江省銅元局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二月申請開制當十、當五銅元,光緒二十八年經上海瑞生洋行向英國伯明翰造幣廠購得造幣機器,於光緒二十九年正月正式在杭州舊軍裝局內開制銅元。據考,浙江銅元模具應是由英國著名雕刻師艾倫·韋恩設計。錢幣正面珠圈內為“光緒元寶”四字,圈外上環“浙江省造”四字,下環“當十”二字;錢背中心為蟠龍圖案,磅礴大氣,栩栩如生,背面紋路清晰,邊齒規整,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

第七、【光緒元寶浙江省造當二十文銅幣】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錢幣正面珠圈內鑄“光緒元寶”四字直讀;珠圈外環上為滿文及戶部,左右兩側各有兩朵五星小花飾之,下環“當制錢二十文”,字體工整秀麗,端莊大方,有著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錢幣背面中央鑄龍圖,龍紋極其壯麗美觀,線條粗細有致,深淺分明,鑄造工藝高超,神龍紋飾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錢幣背面外緣上方書“HU POO”,下緣書“20CASH”英文字樣。

第八、【光緒元寶浙江省當十中花背陰打銅幣】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第九、【浙江省造楷書缶寶銀圓】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 浙江省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造七錢二分(一元),無紀年(楷書·缶寶)。此幣由英國伯明翰·拉爾夫·希頓造幣廠所代鑄的樣版幣,發現極少。

第十、【浙江省造魏碑體爾寶銀圓】

浙江省造錢幣為何珍稀 看完這十種浙江省造錢幣就明白

【介紹】此幣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鑄造,幣面文字由浙江大書法家陶浚宣手書魏碑體。傳世甚少,難得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