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有次酒席上他說,都說我在圈子裡出名的仗義,年輕時我喜歡熱鬧,到處結交朋友,能幫則幫,不怕吃虧,飯局裡酒桌上,我老張也算是個人物,從而也積累了過多人脈。坦白說,我的能力很有限,這幾年能把公司搞起來,也是多虧大家的幫忙,這不算什麼。

我活了大半輩子,這幾年接觸過過多大企業的高管和董事,行業的成功人士,這才明白,我老張走的始終是“不入流”的路,那些能做到“不合群”的人,才是真本事,原因有3點:

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 |“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不合群是一種底氣

魯迅先生說““猛獸從來獨行,牛羊才會成群”,生活中也如此,優秀的人大多敢於不合群,缺乏底氣的人總是盲目從眾。成年人在工作上,生活中每天都會和各種各樣的人來往,到各種場合,偶爾應付各種社交活動,社交依然成為成年人的壓力來源,大部分人擔心“不合群”使自己與社會,團隊脫軌,沒有朋友人脈,只好強迫自己迎難而上。

聰明人能夠敏銳地察覺到,我們在生活和工作裡的社交,80%屬於無用社交,只有20%才會對我們產生積極的影響,結交到真正的朋友,積累到有用的人脈,對我們的成長有幫助。例如如行業沙龍,圈子交流會,領導前輩的私交活動,這些偶爾才有機會參與的,才是能促進我們發展的社交活動。

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 |“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真正的朋友,不是合群換來的的

有人說不經常社交怎麼能有朋友,你看現在那麼多年輕人老是宅在家裡,一點人際交往都沒有,這怎麼行。有的人天天參加各種飯局,結交的都是酒肉朋友,遇能量交心的朋友,是一年到頭聯絡1-2次,見到面仍能大大咧咧開玩笑,說起心事來能夠推心放置腹,彼此安慰。到困難個個沒空,想找人聊聊心事都難。

職場更是講利益的地方,人脈的交往基礎而不是私交來往的次數,也不是感情的深厚,而是價值上的等價代換。一味地吸引“合群”,放低勢態,打腫臉充胖子,只有讓更多別人看到我們的卑微。唯有把更多的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提升自己的實力優點,才自己變得更輕鬆,才能夠積累到真正對等的人脈,否則只是被利用的角色。

人到中年,才恍然大悟 |“不合群”才是最高級的人生


不畏孤獨,實現自我價值,才是高級人生

“合群”,更多時候意味著放棄我們的個性和時間,合併到普通的人潮裡,成為不起眼的水滴,失去自己存在的痕跡。知乎上有人問“合群,讓你得到了什麼”,孔子說“三十而立”,人到中年最重要是獨立於世上,不畏世間的孤獨,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不盲目隨眾,不被他人所影響,才能活出自己的勢態。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最終的追求都是實現自我價值。不合群,我們才能認清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完善自身言行,吾日三省吾身,迴歸本心,再走出去,適當的社交,以他人為鏡,擇其善者而從之。一步一步接近我們的理想追求,實現自我價值,這才是高級的人生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