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麥青苗》BOOK 2 《自己的感悟,第一重要》


八  《麥青苗》BOOK 2  《自己的感悟,第一重要》


八  《麥青苗》BOOK 2  《自己的感悟,第一重要》

八《麥青苗》Book 2 《自己的感悟,第一重要》

麥青苗

首先,自己必須有一個,強烈的自我主張意識。

哪怕此刻自己的水平,和別人比,低俗。

因為失去,自己的自我主張能力的,覺醒,哪怕身旁都是高手林立,也是別人是別人,縱然別人告知於你,這那,也是,用處不能說無,但是也是意義不大。

看人唱跳,不是自己會唱跳。

二,立足自己內心、身體、行動。

平靜心情,觀察、看待世界——不管是,面對,水平比不上自己的,和自己差不多,還是在自己以上老師、師傅級別之人。

因為任何,除自己以外的別人,他們的感悟、經驗,縱然捨得,告知於你,但那不是你的東西,給你,你拿不走。

你能夠做的,只是參考。

你必須,從自己內心,產生能力,觀察、學習、實踐,才能有自己的力量、能力、水平。

因為我發現,除非我太欣賞對方,否則,對方講話,我很想逃離現場,甚至捂著耳朵不要聽。

第一,避免過後對方,炫耀自己——看,你的,都是我教會的。

第二,別人告訴我的,耽誤我的自我覺悟。

我必須耗費精氣神、氣力,努力把別人的成果,放到一邊去,然後自己才內心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自己做自己的。

因為我最討厭,直接拿別人的水平,別人的成果,佔為己有——問題是,能力,偏偏不能,嫁接像植物一樣。

但是,我也不歡喜,嫁接出來的人生,那依然是,別人是別人,我是我。

很簡單,你有你的佛心佛性,魔心魔性。

我有我的佛心佛性,魔心魔性。

儘管,這些,是一樣,就像,外面太陽,的光芒與熱量。

但是,畢竟,還是不一。

同樣的衣服,不同人去穿,都會出來不一樣的效果。

同樣的老師,應該尊重學生,會有差別。不能一個老師,教出,一模一樣的學生,那是,好像哪裡不對了。

老師,應該尊重,有差別。

做學子的,也應該樹立個人的,自主能力。

難道你回家,每次吃飯,都有電話老師,問可不可以,現在開始吃飯?

任何人,都不應該,變成,木偶人思想與行動,任意別人牽拉扯線。

培養人的獨立自主,從精神、內心,到行動,都應該是。

所以,老師,不能,“好為人師”。

學生,也不必,事事聽從吩咐。

學生,不是,盆景一樣,任意被扭轉。

同樣的園丁,也沒有必要,命令所有植物,都長出一模樣的,何況哪怕同類植物,也姿態不同,做不到,徹底複印一般。

老師,應該內心,寬容。

學子,也應該,儘快,從自己內心,有不產生與產生的能力。

我心,可以產生,也可以消停(不產生)——想法、慾望、感受、思緒……

培養學生,產生各自能力,不是控制、逼迫、霸佔學生的內心,與行動自由(泛談)。

很簡單,如果學生,反過來,要求老師,你應該這樣那樣,老師呢,接受不?

第三,如果我水平到了某個層次,你說教與否,我都能達到。

如果我此刻達不到某層次,你在費盡心思說教,親自做示範,沒用的。

我記得,我要求學生,背熟課本。

結果是,我努力,我背熟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熟記,因為他們有些人,不屑、不在乎。

他們要成果,但是不想努力。

別人種出果實,他們想享用,但是自己不想親自播種耕耘。

第四,我如果是努力的人,別人不要求我,我一樣努力,自己帶上,“緊箍咒”。

不需要別人操心。再給我,我不需要的指點。——不是我傲慢無禮。

離開自己親自渴望,親自追求,親自努力,不會有提升自己水平的可能。

別人的成果,能夠分享的,捨得給你,你自然可享用,但是你拿不走,不可能有像對方一樣的能力,因為你不親自行動,不親自動手,不會產生自己的能力,不會有自己的本事。

我,渴望,自己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本領本事。

當然你可以做示範,讓我參考,但我不一定聽你吩咐,不喜歡東施效顰。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去感悟的權力。

當一個人,你推一些,你罵,你要求,你逼迫,才會去做,到時候,你就不想教導對方了。

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不需要,別人過度要求,因為當對方水平達不到更高層,你的指點,你的教誨,就像給對方“心靈毒藥”——讓對方非常有壓力。

然後需要揹負,不感恩的罵名。

人,需要自我的努力。

不要以為自己水平高,就可以,任意,要求別人。

我記得,我跑步能力,薄弱。每一次,同桌非常輕鬆就快速,而我竭盡全力,還是趕不上對方。

這種的我,你要是加強訓練,等同逼迫我去死。

與生俱來,不同人有不同侷限。

後天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有些東西,還是,不容易做到。

就像我個子矮小,再高跟,踩高蹺出來的高度,也是虛假的高度。

但是內心,可以無侷限,寬高。但是身體,額外的幫助,畢竟都是假的現象。

有些事,不可為。

有些事,可以提升水平。

一個人,內心真正,不選擇善良,那麼,不會感動,不會感恩。

不會恭敬。

一個人內心不豁達,也談不上包容。

一個人內心水平此刻不高,不是可以逼迫就能提升水平。

所以尊重別人,對別人放手。

不要企圖,指點,要求,期待——這樣會導致,別人遠離,捨棄,怒火——然後你斥責對方:不懂事、不感恩、不恭敬、傲慢無禮蔑視。

每個人,做好自己想要的人生。

對別人,最好,祝福,放手。

哪怕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家人,都做不到,大家聽我的,何況家庭以外的人。

高水平人去要求低俗水平的人,好像有道理。

但是若換過來低俗水平,要求高水平人,你要聽我的——你怎麼想。

為何有些水平高的人,會和人群保持距離,就是互相要求,反而不合適。

尊重,尊敬別人,對別人放手,反而更好。

老師罵、要求學生,理所當然。

反過來,學生若是罵、要求老師呢?就被看成,不恭敬?

互相尊重,互相恭敬。

因為如果承認,大家本有,一樣的內在終極潛能,佛心佛性,那就要清楚,不能,揠苗助長。

每個人,都需要,成長的時間,空間。

每個人,需要自我成長,合適自己使用的辦法。

老師、師傅,就是用來,仰望,尊敬,恭敬的。

學生,是用來期待,祝福的。

但彼此,不能過分,干涉。

過度包攬、干涉孩子的父母,智慧不足。

過度阻礙父母的子女,也是不明智的。

個人做個人的事。個人體會個人的。

個人開發個人的力量。

參考。學習。實踐。——需要自己親自行動,別人代勞,自己不會產生自己的能力,只是變成一個,貪婪的傻瓜一樣

因為你不准許對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有自己成長的人生自己道路,空間,時間啊。

夫妻之間同理。有些伴侶,孽待對方,看成物品。所以最終,婚姻生子家庭變成,悲劇。

沒有婚戀的水平,偏要使用婚戀生子模式,害慘別人,誤導自己——蠢!愚昧!

德行差勁、能力不行——自己不願意,提升自己認知與行動水平,可悲!

人與人的相處,如果自己只能攀附、依附、依賴、依靠對方,不能有自己能力但產生,這是可怕的事。

不是你是否聽話、順從迎合討好,畢恭畢敬,哪怕你付出一切,痴情狂熱,也隨時需要,有心理準備,萬一被對方捨棄,你不要怨怒不滿。自找的。

對方自找,是對方自私,愚蠢。

咱自找,傻啊!

我願意感恩,願意恭敬,但反感,反對,被束縛。精神捆綁。——因為你在誤導我。

欣賞讚美支持肯定對方,但自己應該繼續,自己努力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