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導語:19世紀的法國,正處於狂飆突進的時代:法蘭西第二帝國、二月革命、巴黎公社先後粉墨登場,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席捲歐洲大陸,機器生產、殖民擴張、海外貿易使得財富井噴般湧現。此時的法國連續舉辦了五屆世界博覽會,香榭麗舍大街、星形廣場、埃菲爾鐵塔成為法國人的驕傲。

巴黎作為法國的核心,更是一片繁華奢靡的景象,更由此得名"光明之城"。

然而在這片繁榮下,一面是大資本家和官僚的瘋狂斂財、奢侈無度,一面卻是受盡盤剝與壓榨的下層農民和工人。這種財富上的兩極分化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貧苦大眾不得不為了生計偷盜、搶劫。一時間,巴黎的街頭呈現繁榮與墮落同時進行的場面。

在這種背景下,法國的詩人波德萊爾敏銳地嗅到了這種強烈的反差,他在巴黎街頭看到了社會的腐化、人性的罪惡。但卻並沒有怨天尤人或是逃避現實,而是勇敢地直面這黑暗的現實,在一片夢幻與迷狂中體驗現實世界之上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正是在充分體會罪惡之後開出的一朵美麗的花朵,這是"惡"的詩集,也是"美"的詩集,看似矛盾,卻正是世界的真實寫照。

一、社會的殘酷與醜惡

波德萊爾所處的時代,正是法國資本主義大發展的時代,也是法國急劇向現代化發展的時代。社會等級的分化日益加劇,

巴黎這座國際大都會成為了一處藏汙納垢的所在,成為了裹著五彩繽紛的外衣的地獄。其實這不僅是19世紀法國的真實寫照,也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照片

(一)城市的骯髒與不堪

波德萊爾的觸角探到了巴黎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透過新修建金碧輝煌的建築,他敏銳地體察到法國社會的種種觸目驚心的墮落、不公、貧困與苦難,從早到晚,這種腐化墮落的氣息無時無刻不在腐蝕著人們的內心。

在《晨光熹微》中,巴黎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當晨光熹微時,"霧海茫茫",尋歡作樂的蕩婦們還在睡得又死又蠢;而窮女人卻垂著乾癟冰涼的雙乳,吹著殘火剩灰,朝手指上哈氣;收容所裡,有人在垂死掙扎。如他所述,巴黎是"碩大的娼妓",是"汙穢的都市",這種對社會文化直白而殘酷的揭露正是波爾萊爾對巴黎的控訴。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19世紀巴黎街頭

即使到了晚上,這種罪惡經過一天的興風作浪依舊沒有停止。在《薄霧冥冥》中,詩人這樣描寫:"賣淫在大街小巷中活躍起來","劇場在喧鬧,樂隊在呼呼打鼾",而賭桌旁則聚集著娼妓和騙子,小偷忙著翻牆撬鎖。這種社會百態是平庸的,甚至是令人噁心的,但所有人竟渾然不覺,日復一日地上演一出出醜劇,這或許也是一場大型的"人間喜劇"。

(二)靈魂的麻木與冷漠

在這樣庸俗又不堪的社會之中,人們的靈魂也被金錢所腐蝕,不論是生活在金碧輝煌中的達官顯貴,還是偷偷行走於社會黑暗處的樑上君子,都已經淪為資本的奴隸,天真地為蠅頭小利奔走呼告,完全喪失了對人生真諦的追求。正如《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靈光,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僱的僱傭勞動者。"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油畫《放貸者和他的妻子》

在詩人筆下,我們看到了那膽怯地向人乞討殘羹冷炙的美麗的紅髮乞丐,看到了七個殘廢不堪、落魄無助的老頭子行走於淒涼濃霧中的冷漠的背影,看到了只有死亡才能獲得片刻休息的骷髏農夫……"冷漠"、"無助"、"死亡"就構成了人的一生,世界沒有了純粹的愛,沒有了對藝術單純的追求,只剩下人情的冷漠與殘酷。

只有波德萊爾認識到了這殘酷的真相,於是他大喊:"我的靈魂跳呀,跳呀,這所破船/沒有桅杆,在無涯怒海上飄蕩!"詩人清醒了,隨之便發怒了,他的靈魂在狂跳,這是他一個人對所有人的反抗。

他開始歌唱撒旦,懇求撒旦"憐憫我這無盡的困難",夢想著自己的靈魂能夠有朝一日憩息在撒旦身旁。不僅自己歌頌魔鬼,甚至鼓動那些受到上帝處罰而永世貧窮的該隱之子"升上天宇,把上帝扔到地上來"。要知道,波德萊爾也是自幼沐浴在基督教聖光中的虔誠教徒,能讓他喊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言語,說明這社會在他看來已經爛透了、沒救了。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地獄的主宰"撒旦"

二、"向著撒旦"的人性之惡

波德萊爾曾經這樣說過:"在每一個人身上,時時刻刻都並存著兩種要求,一個向著上帝,一個向著撒旦。"他六歲時父親去世,被學校開除過,母親改嫁後在他二十歲時將其送往印度,經過無數波折才回到法國。或許是這種坎坷的經歷,讓他過早地體會到了人性中的醜陋與罪惡。

(一)自伊甸園起的人類"原罪"

在《聖經》裡,當夏娃和亞當被蛇引誘後,吃了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後,被上帝驅逐出伊甸園,人類從此受到了詛咒。這是基督教的"原罪說",波德萊爾也持有這種看法。當然,上帝是允許人類贖罪的,那麼,波德萊爾能找到他的救贖之路嗎?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聖經》中的伊甸園

很遺憾,詩人在整部《惡之花》裡都沒能找到出路,他只能一遍遍地揭露社會的黑暗,一次次地控訴吶喊,卻最終還是不得救贖。正如詩人在《無可救藥》一詩中所寫的那樣:人類如同受到誘惑的天使,淹沒於駭人的噩夢;如同沒有燈的亡魂,爬不出無盡的深洞……這些令人驚懼的畫面,總讓人想起"這無可救藥的命運/讓人想到,魔鬼之君/無論做啥總是出色。"人類只是一個個亡魂,永遠無法掙脫"駭人的噩夢"的束縛。

這種悲劇並非是詩人的無病呻吟,人類社會發展了上萬年,依舊沒有解釋清楚人生的真諦是什麼,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人死後到底有沒有靈魂。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卻也最難回答,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哲學家,這或許就是人類的命運:無盡的探索,週而復始。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浮士德靈魂升入天堂

(二)從現實的醜惡中尋找美

既然人性是醜惡的,又是無力改變的,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堪?波德萊爾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放蕩是誘人的,應該把它描繪得誘人;它託帶著疾病和特殊的精神的痛苦;應該描繪它,像醫院裡的醫生一樣研究一切創傷吧。"直面現實,從醜陋中發現美,這是多麼勇敢的宣言!

波德萊爾眼中是"一些已被腐化的民族",卻帶上了"一種憂鬱萎靡的美"。詩人從繁文縟節的病態中看出了一種"另類的"美,這美驚世駭俗,卻也真實可感。美不再是如希臘眾神般高高在上、光潔無暇的存在,而是現實中與醜陋糾纏在一起的放蕩。

在《腐屍》中,波德萊爾的這種觀念得到了極致的展現:"蒼蠅嗡嗡地聚在腐敗的肚子上,黑壓壓的一大群蛆蟲/從肚子裡鑽出來,沿著臭皮囊,像粘稠的膿一樣流動。這些像潮水般洶湧起伏的蛆子嘩啦嘩啦地亂撞亂爬,好像這個被微風吹得膨脹的身體/還在度著繁殖的生涯。"

如此令人作嘔的場景,詩人卻認為為"這屍體真是絕妙,像花朵一樣開放"。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動畫《千與千尋》也是一個美與醜交織的世界

或許正如《浮士德》一樣,故事起源於上帝同魔鬼靡菲斯特的打賭,兩個完全相反的存在之間的交織與鬥爭,才有了後來故事的發展。人類的醜陋與美麗也是無可分割的,美麗下湧動著醜陋,醜陋中卻也有不滅的美麗。

三、波德萊爾對"惡"的解放

自古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明開始,西方文化都以追求"美"為藝術目的,斷臂的維納斯的韻律美、大衛雕像的生命之美、雅典學院的知識之美,西方文化從不將醜與美相提並論,醜陋從來都是遭到排斥和咒罵的。

(一)惡是美的另一種形式

但波德萊爾打破了這一傳統,他主張從惡中發掘美,這一審美思想貫穿了他的整部作品。在波德萊爾眼裡,"惡"與"美"的關係既不是對立的,也不僅僅是並存的,而是一種相互包容甚至能夠相互轉化的關係。也就是說,"惡"的深層次內涵就是美,"惡"是美的另一種形式、另一種存在。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大衛雕像

難怪他能夠在"腐屍"身上看見"依稀的夢",能夠在"小老太婆"身上看見"初戀綻出的花朵",能夠在"被殺的女人"血腥的屍體上看見"隱秘的光輝,命定的美麗"。

自古以來,受人追捧的藝術創作即使不進行道德上的教化,至少也要符合基本的道德規範。但波德萊爾卻認為,"詩不能等同於科學和道德,否則就會衰退和死亡;它不以真實為目的,它只以自身為目的。"這就將道德上的"善"同藝術上的"美"分開了,不能用道德條例約束藝術的創作,詩歌也是如此。當道德上的美不再約束藝術上的丑時,"惡"也就能夠成為作品的主旋律。

(二)寫醜並不代表摒棄道德

將"善同美區別開來",並不等於摒棄善,摒棄道德,只是波德萊爾認為:"道德並不作為目的進入藝術,它介入其中,與之混合,正如它融入生活本身之中。"也就是說,波德萊爾雖然描繪的都是令人生厭的場景,但他並沒有拋棄道德,不會為了惡而描寫惡,而是將道德作為詩歌的最終目的。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波德萊爾毫不避諱對社會醜陋地描寫

可以說,波德萊爾對社會的醜惡是深惡痛絕的,他寫惡是為了揭示社會的真實,從而喚起人們對美的思考與嚮往。例如在《被殺的女人》一詩中,詩人窺探到那些來觀看裸屍的人心裡隱藏著更深的情慾,這種情慾是"有罪的愛情",這些看客如同一群魔鬼,正在"高高興興地消遣"裸露的女屍,詩人將他們稱作"不潔的人群",

對他們是充滿了怨恨和憤懣的。

四、在黑暗的世界中詩意地生活

《惡之花》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更是現代社會的印記,"惡"是社會的荒蕪,也是人的靈魂的荒蕪。但波德萊爾並沒有放棄生活,而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從醜陋中發掘美,如何在令人失望的世界中勇敢地活下去。

(一)人對社會的無力感

英國詩人T·S·艾略特曾說過:"偉大的詩人在寫他自己的時候就是在寫他的時代。"波德萊爾不僅在書寫他自己內心的感受,更是整個社會的真實寫照。他筆下的"惡"是整個社會的常態,資本主義是惡的,人性的自私與貪婪也是惡的。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19世紀的香榭麗舍大街

在《惡之花》的開篇,波德萊爾就指出,"它卻樂意使大地化為一片瓦礫場,在它打呵欠時,一口吞下全球。這就是無聊!——眼中噙著難忍的珠淚,它在抽水煙筒時夢見斷頭臺。讀者,你認識它,這難對付的妖怪,一一偽善的讀者,——我的同類,我的兄弟!"這種無聊不是指人們的無所事事,而是人在物慾享受中喪失了自我,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人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生活的意義,成了一具沒有感情、只認利益的"行屍走肉"。

"'惡之花'生長於現代都市的廢墟之上,歸根到底這'惡'的世界是工業與消費時代的產兒,揭示了物戀、疏離、變態等種種人的生存狀況。"這種畸形與齷齪的社會是波德萊爾《惡之花》誕生的土壤,書寫的是人對理想的幻滅與麻木。

(二)平凡的我們該如何生活

從《惡之花》的結構安排中,我們可以看出波德萊爾面對現實做出的掙扎

。第一部分《憂鬱與理想》,詩人想從對美的追求和愛情的陶醉中排除他的憂鬱,但結果卻以失敗告終。第二部分《巴黎風光》敘述詩人脫離自己的精神世界,走向現實世界去進行觀察,但是,現實是醜惡的、悲慘的,只能給詩人帶來失望。

明知世界黑暗卻依然直面死亡的勇敢詩人:波德萊爾

後人所繪《惡之花》配圖

於是詩人想乞靈於酒,這樣就寫下第三部分《酒》,但是酒也不能解決問題,於是詩人又深入到罪惡中去體驗生活,這些題材構成第四部分《惡之花》。接著,詩人寫下第五部分《叛逆》,對天主發出反抗的叫喊,可是,任你怎樣大聲疾呼,天主也不理睬,最後,詩人只得向死亡尋求解脫,這樣,就由第六部分《死亡》作為全部詩集的終曲。

波德萊爾的鬥爭失敗了,難道這就是詩人想向我們傳達的精神嗎?其實不然。這種"惡"就是詩人生活的姿態,波德萊爾向世界宣告著他的不卑不亢,勇於面對生活中的醜陋正是詩人無聲的反抗,只要不逃避,希望的曙光終將來臨。正如尤金·奧尼爾所說:"一個人只有在達不到目的的時候才會有為之生、為之死的理想,從而才能找到自我。在絕望的境地裡繼續抱有希望的人,比別人更接近星光燦爛、彩虹高掛的天堂。"這或許就是他的"理想"。

結束語:或許是由於幼年特殊的經歷,不同於此時浪漫主義對生活的美好描述,波德萊爾眼中的世界是充滿汙穢與罪惡的,人類的肉體終將歸於消亡,作者通過自己失敗的鬥爭表達了人的渺小與無力。這種觀念是繁華盛世中的"異調",這也是為什麼波德萊爾後來因"觸犯公德良俗"遭到起訴。但我們必須承認,作為法國象徵主義的先驅,他對社會的深刻認識和辛辣的筆觸是值得深思的。

資本的殘酷、人性的冷漠組成了這如同"腐屍"的社會。波德萊爾著重描繪這些並不代表他沒有道德底線,恰恰相反,他希望通過這種揭示喚起人們對美的重新思考。同時,他以自己的實踐教會我們,縱然生活再難,也要學著詩意地生活。

參考文獻:

波德萊爾:《惡之花》

郭宏安:論《惡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