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疫情導致的超長寒假,令不少家庭因孩子教育問題鬧的“雞飛狗跳”,紛紛在網上吐槽“再不開學,就瘋了”,“瘋”了的不是孩子,而是對孩子教育缺招少法的家長。

常常有家長羨慕別人家的娃兒乖巧懂事,為啥自己家的那位“魔丸“咋這麼不讓人省心呢?根本原因不在孩子,在家長,因為採用的教育方法不同,孩子的表現也會不同。

如何變“魔丸”為“靈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體驗,接下來分享三招,您可以一試其效。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第一招 誇讚

有家長說,當孩子的各種表現令您頭痛時,滿心的惱火,天天想著“訓斥”,哪有心情去誇,況且根本就沒啥值得“誇”的事兒。若這種心態來教育,必然是惡性循環。孩子越“訓”越糟,不但不聽,反而可能跟家長對著幹。

現在要做的是“誇”,以鑑寶的心態拿著放大鏡在孩子身上找優點,哪怕偶爾一次做的好,都要放大了帶著感情的真摯的去誇讚他。一次,兩次,堅持做上十次以上,再看看孩子的變化。

沒有人不喜歡被表揚,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表揚代表的是一種認可和激勵,你想讓他成為什麼樣子,你就把他誇成什麼樣子,你就把他當成什麼樣子來培養。

事實上,真是如此,被評價成什麼樣,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什麼樣,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心理暗示。誇我做得好,我就“好”個樣給你看。訓我做的差,我乾脆“差”到底。

在這一點上,推薦大家觀看兩部電影《魔丸降世》和《銀河補習班》,這兩部電影都是家庭教育中把“魔丸”誇成“靈珠”的典範。

第二招 獎勵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平時孩子如果有好的表現,有沒有給他及時兌現一些獎勵?如果沒有,就是沒有抓住孩子成長的契機。時時獎勵對孩子來說,就是成長的動力。

我的小女兒今年三歲半,剛上了半年多的幼兒園,畫畫塗色讓老師非常頭痛,根本就不幹。這個假期,我想讓她練練塗色,用了好多辦法,費九牛二虎之力也難讓她在桌前坐著好好塗完一幅畫。

後來,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先是不斷鼓勵、誇讚她是個“能幹”的寶寶,接著我就開始和她談獎勵條件。寶寶最喜歡喝奶,常常張口閉口就是“我要喝奶”,為此,我提出:只要完整塗完一幅畫,就可以得到一張獎卡(因在班級使用積分管理,家裡有一些現成的獎卡),一張獎卡就可以換一盒奶。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開始時,寶寶不同意,塗色做不下去的時候,就企圖耍賴要奶喝,整個一上午,我堅決未同意。就這樣,幾天下來,寶寶認可了塗畫可以掙獎卡,獎卡可以換奶喝的規則,塗畫的效率越來越高。原來大半天甚至一天才能哄著塗完的一幅畫,現在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

採用即時獎勵的辦法輕鬆解決了孩子不幹的難題。我想不管多大的孩子,家長要努力把準“脈”,與孩子約定一些積分的規則,在設置獎勵辦法時能投其所好,達到積分目標就兌現獎勵承諾。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這樣,孩子會持續注入向上的動力,把原先“拉磨”和“唸經”的心態變成一場有價值的旅行,為了某個目標主動努力。這就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教育智慧。

第三招 堅持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堅持才能成功,人們往往做的卻是不堅持。剛誇了兩天,就煩了,剛獎了一次,就忘了。孩子的教育是最需要持續堅持的活兒,尤其是家長,什麼時候誇,什麼時候訓,常常憑心情,讓孩子感受到反覆無常,從而失去對家長的信任。這樣是萬萬不行的。

“親其師,信其道”,一旦親子關係出現信任危機,再好的辦法也難見其效,所以堅持“誇”和“獎”。當孩子犯錯誤時,壓住火氣,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先找個點“誇”上一番,再委婉指出孩子的問題,接著要再“誇”上一番,就像一個不是飽腹而能洗腦的“三明治”一樣,讓孩子在愉悅的心情中接受您的“建議”。

三招讓“魔丸”變“靈珠”,換回家庭的“母慈子孝”

孩子的轉變是個漸進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堅持的時間越長,成功的機率越大。只要用心去研究孩子的成長,多學習和參考人家的一些教育智慧,關鍵是有心去嘗試著執行。這樣,家庭的“雞飛狗跳”也會變得“母慈子孝”,孩子一定可以朝著你期待的樣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