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佬忙著“套現”,你卻還在傻乎的爭當“接盤俠”

樓市套現忙,已經不是什麼奇葩事了。隨著市場的逐漸弱勢,各企業也都開始忙著從樓市撤離。而這一波撤退潮,就不得不說香港大佬李嘉誠了。從2013年賣掉上海陸家嘴東方匯金中心開始,六年時間一路套現將近1700億。雖然他的操作被認為是“叛逃者”,但作為一個商人他確實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

樓市大佬忙著“套現”,你卻還在傻乎的爭當“接盤俠”

誠然,當年他開始撤離大陸樓市的時候,房價並未觸及頂部,而且還在上升通道。但是,他很明白這樣的趨勢維持不了多久,對於他這樣大體量的資產,不可能一下全部出空,只能一步一步來。六年時間,已經足夠。秉持著“不賺最後一塊銅板”的李嘉誠,又一次站在了最前方。

其實,不僅是李嘉誠,很多其它房地產企業的大佬們也開始了套現之路。比如說潘石屹,就已經將自己旗下的地產資產賣得所剩無幾。2019年胡潤企業家套現榜公佈,房企套現王華夏幸福的王學文一年套現131億。另外,還有一些地產大佬也緊隨其後,套現金額不菲,12位房地產大佬共套現574.5億,和去年相比,多出358.5億。

當然,對他們的行為,我們並不能多言語什麼,畢竟錢是他們自己賺的。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即使是小到市場的個人炒房者,在危機來臨的時候也是忙著賣房跑路。但是話又說回來,市場上既然有賣的,那就有買的人。而這部分人又被稱之為“接盤俠”。

樓市大佬忙著“套現”,你卻還在傻乎的爭當“接盤俠”

當年富力和融創接盤萬達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普遍不被看好的收購計劃,卻被融創和富力全盤接下。現在來看,融創算是勝者,因為他們接盤的是當年火爆的文創產業。而富力當時接下的是萬達的酒店業,可謂是十足的接盤者,不僅沒給企業帶來效益,反而拖累了企業的優質資產。當然,這些大企業的接盤計劃,有情懷、有友情、也有戰略因素在裡面。但,我們個人的接盤者,那就是十足的“韭菜”了,等著被割!

但在我們這個“追漲殺跌”的傳統思維中,等著被割的“韭菜”實在太多。小編一個朋友最近就被下跌的房價深深的套牢。三年前,因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漲勢兇猛,他不顧阻攔,奮勇殺入,一年之後房價漲勢停頓,政策隨之出臺打壓,現在是降價賣都賣不出去。現實例子實在太多,但是總有不聽勸者。

樓市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黃金時代,也不是那個遍地都能撿錢的市場了。人口紅利的消失,房子庫存的累積,金融市場的打壓,都成了樓市不可磨滅的利空因素。而隨著房子持有的成本越來越高,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就會急於“套現”。而這個時候作為購房者的我們,就需要更加小心,免得落入賣房者的圈套,成為他們的接盤俠。

樓市大佬忙著“套現”,你卻還在傻乎的爭當“接盤俠”

然而,對於我們的剛需購房者來說,買房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有時候無法完全避免當接盤俠的局面,只能安然選擇接受。此時,我們的剛需購房者就需要考慮其它因素了,比如區域位置的優越性,配套是否齊全,未來的升值潛力等等,只有其它條件滿足,即使是樓市危機來臨,房價下跌的時候,它也會比較抗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