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如戰場


想一下我們周圍的朋友,這兩年還能像之前那樣賺錢的有幾人?

先捫心自問:由於我本身經常在全國各地跑,創業和經商的朋友非常多,分佈在各行各業,然而最近這兩年大家普遍都在走下坡路。

這樣下去,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為什麼最近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了?

因為隨著社會的開放,未來無論做什麼,競爭都會越來越激烈,而當競爭絕對充分的時候,所有的利潤都會無限接近社會的平均利潤率。

每個行業都會有一個利潤的紅利期,往往發生在一個行業的初期,處於爆發階段,當時從業人員較少,社會需求較大,這個階段的利潤率比較高。

由於利潤率較大,就會有很多人插足進來,隨著從業的人越來越多,市場開始趨向飽和,競爭越來越激烈,於是利潤率就會大幅下降,降到什麼時候為止呢?降到接近整個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止。

所謂社會的平均利潤率,就是這個社會上一個人能夠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收入。比如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這個收入水平在6000——10000之間,無論你之前是從事什麼暴利行業的,都會被拉到這個水平。

之前貼手機膜的,美甲的,開滴滴的,都曾是暴利行業,現在呢?都淪為了普通職業。

每個行業都會有一種自動調節機制,讓該行業的利潤水平迴歸到折的平均利潤率,比如之前做培訓很賺錢,當時通過各地招商/電話銷售/搜索引擎等形式獲取大量客戶,而現在電話銷售效果越來越差,招商越來越難,搜索引擎越來越貴,因此獲取客戶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於是利潤率大幅下滑,直到迴歸到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為止。

當然,當一個行業的利潤率迴歸到社會的平均利潤率的時候,就不會再降低了,因為從業者的脖子雖然被平臺(比如百度/淘寶/滴滴)卡牢,但是他們不會卡死你,就只給你留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讓你疲於奔命,卻又只能賺到基本的利潤率,維持生存。

這真的離不開各大平臺的功勞,淘寶和拼多多先後的出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現在淘寶上開店,就是得比拼價格,否則很難有銷量;在拼多多上開店就更不用說了,完全薄利多銷。因為它們存在目的就是為了無限拉低商家的利潤率,將商家的利潤維持在僅僅能夠解決溫飽的邊緣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