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原以砖窑命名为“潘家窑”,为何会改为“潘家园”呢?

潘家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南部。随着潘家园古玩市场的火爆,使潘家园这个不出名的小地方也家喻户晓。你可能不知道,“潘家园”原本叫“潘家窑”,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这儿原以砖窑命名为“潘家窑”,为何会改为“潘家园”呢?

潘家园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潘家窑是北京城外的一个小村落。据这一带老人们讲,昔时,城东护城河边上有不少砖窑和瓦场。其中,有一家来自山东济宁的潘姓窑主,窑场以其姓氏而得名。当时。潘窑主年过五旬,烧琉璃瓦出身。初来此地,他是想开一家专门烧制琉璃瓦的窑场,可是烧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只因此地土质疏松,不宜烧琉璃制品,于是只能改烧小方砖。那时,这里有不少砖窑,竞争激烈,生意不太好做,但是,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他又不肯放弃。一番调研,他有了主意,决定要在砖的质量和经营上下大工夫。

这儿原以砖窑命名为“潘家窑”,为何会改为“潘家园”呢?

曾经的砖窑

之后,他严格把控每一窑砖的烧制环节,把偷工减料视为大忌,所以每次烧出的砖都成色好、硬度强。在销售上,他颇费心机。那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所谓“小丁”是指二百块砖,而“大丁”是八百块砖。可他在码砖时,“小丁”要多码放二十块,“大丁”要多码放五十块。这样下来,价格还是不比别的窑场高,可在数量上却比同行要多了些。

同时,他还包了几辆马车,为十里以内的买主免费送货。时间一长,买主们发现潘家窑的砖不光质量好,数量比别家的窑场多,而且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还不断给他家介绍来一些客户。渐渐地,潘家窑场的生意越来越火爆,声名越来越穿得远。不但周边的用户来他家买砖,甚至百里以外的用户也慕名而来。

不到一年的时间,潘家窑场就声名远播,窑场越开越大,工人也越来越多,最多时这里有三四百人在干活,每天车水马龙,颇为热闹。潘家窑周边的不少窑场相继关张。渐渐地,在潘家窑场周边形成了村落,以窑场之名命名,此村便也成了潘家窑。

这儿原以砖窑命名为“潘家窑”,为何会改为“潘家园”呢?

潘家园古玩市场

民国后期时,这一带的土已被用尽,留下的是大水坑和洼地,潘家窑迁至房山一带。20世纪60年代,这里逐渐成为居民区,仍被叫做“潘家窑”。可是,老北京人通称妓院为“窑子”,觉得地名中带有“窑”不雅,便被改为“潘家园”,“园”字含有“家园”之意。90年代以后,此地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后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如今,“潘家园”不仅是一个街道,几乎成了大型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