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來吧來吧我們一起回拉薩;

回到我們闊別已經很久的家

——鄭鈞《回到拉薩》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十月,拉薩。

不過半日光景,與天空的距離就拉近了3000多米,雖然它仍然高遠,卻藍得純粹,藍得徹底。日光傾城,燦爛的陽光直白地舔舐著每一寸裸露的肌膚,走出雨季的拉薩沉浸在乾燥的熱烈裡。秋天的拉薩,只要天氣晴朗,就算到了中午十二點還是可以看到日月同輝的奇景,對於整日整夜被籠罩在霧霾中的我們,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是無法想象世界上居然還有一片沒有被工業汙染染指的淨土,這是神佛對這片純淨土地的眷顧,也是大自然無汙染的宣告。

高原的天空上,棉花朵兒一樣的白雲洶湧舒捲,耀眼得不能久視,一年一度的黃金週使這個小城熱鬧非凡。國慶來臨之際,拉薩街頭的慶祝氣氛濃厚,飄揚的國旗、領袖的畫像、民族統一的標語、熙熙攘攘的人群……其實拉薩最不缺乏的就是熱鬧,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這群人中絕大多數以拉薩為據點向西藏的其他地區進發。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漫步在拉薩街頭,稀薄的氧氣雖然讓人心慌氣短,甚至令頭痛如影隨形,可心裡卻裝滿了說不出的愉悅。對拉薩的熱愛,有人說它是前世之緣,有人喚它一聲故鄉,有人對它魂牽夢縈。拉薩,就像心頭燃起的一柱薰香,縈縈嫋嫋,悠然璇繞。我雖不是信徒,靈魂裡卻裝著對佛教的幾分虔誠;我雖不是文人,骨子裡卻帶著那麼一絲文藝,因此,當我在飛機上看到連綿的雪頂山脈時,激動的心情早已不言而喻,進入拉薩市區的一剎那,眼眶竟不知不覺溼潤了。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生命中遇到的某些人、某些場景似曾相識?彷彿在夢中或者其他地方曾經見過,某一天活生生地在你眼前出現、重演,讓你錯覺地以為,或許在前世,你們曾經相識,甚至相知。這種感覺真令人匪夷所思,明明就是陌生人,為何沒由來的熟悉,就連對白也絲毫不差!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也許,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緣分。所以,當我站在瑪布日山下時,竟有種時間與空間無涉的永恆感。雄偉的布達拉宮如同一隻上古神獸,盤踞在瑪布日山上,數千年如一日,一動不動地睥眤塵世,神聖而高潔。夕陽將它的白宮染成金黃色,將紅宮塗得更豔紅,無與倫比地壯麗!紅宮頂上覆蓋的鎏金銅瓦流光浮動,雪白的花崗岩外牆映日生輝,飛簷外挑,屋角上揚,藏地獨有的鎏金經幢迎風翻動,一派尊貴倨傲。在它腳下,昨日金戈鐵馬,朝代更替,今日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都只不過滄海一粟,天涯仿若咫尺,咫尺勝似天涯。說不定,幾世前我也是它的子民之一,像那些虔誠的佛教徒一樣,三步一匍匐,磕十萬個等身長頭,從遙遠的天邊朝聖而來。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公元7世紀,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穩定西藏和平,將心愛的女兒文成公主下嫁給吐蕃王松藏乾布。今天,在拉薩也有文成公主西嫁松藏乾布的舞臺劇供遊人觀賞,這已經成為西藏旅遊產業的一部分。

舞臺上"文成公主"雍容華貴,滿臉歡喜卻笑中含淚。試想一下,當年這位身份尊貴、一直在唐宮裡養尊處優的俏公主得知唐太宗的決定時,想必震驚得快要眩暈過去了,如何還有歡喜可言?曾經昭君出塞不也心酸了幾世人?還有清帝康熙最疼愛的女兒藍祺兒遠嫁葛爾丹,也叫人傷春悲秋幾許。但是,無論心裡多麼不情願,文成公主卻深知君為臣綱,父為子綱的道理,默然地遵從了父親的旨意,踏上西嫁之路。

跟一個千里之外,素未謀面的人成親,文成公主是這場政治聯姻最大的犧牲品,卻成就了唐朝與西藏幾百年的和平共處。然而有誰知道,文成公主跋山涉水,從繁華遼闊的中原到貧窮偏僻的西藏,一路走來,看見日漸衰落的景緻和稀少的人煙而產生對未知未來的恐懼和無助,早已無數次化作千行淚水浸溼了喜帕。此去經年,歸鄉無望,且遠方的夫君,那個威振大漠的土蕃王會懂得憐香惜玉嗎?喜帕溼了又幹,幹了又溼,當看到祁連山上迎親的隊伍時,文成公主想通了,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帝國的榮耀與尊嚴永遠高於個人利益,自己的終生幸福早在她成為大唐公主時就已獻給了國家,誰讓她生在帝王家,就註定要獻身帝王冢!往後,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她肩負著漢藏兩個民族和平共處、國家與子民安泰康寧的重任。於是,她笑了,面對馳騁疆場的大漠之王,她容顏勝雪,美靨如花,明媚了整片雪域高原的天空。更何況松藏乾布為了她還特意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宮殿,松藏乾布如此重視與唐朝的關係,說明這場政治聯姻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難道她不應該歡喜嗎?可話又說回來,這一嫁就是一輩子,即使日後站在布達拉宮最頂層的窗前,也眺望不到長安的城門,從此以後知道的任何關於親人的消息,也不過是使者口中的隻言片語。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歷史太過悲涼,看完《文成公主》舞臺劇後,心裡不禁有些壓抑,回程途中經過拉薩河邊,藉助路燈微弱的光線,勉強可以看到河水的影子,深秋的拉薩河水位下降,裸露出大片河床。拉薩河源自念青唐古拉山上的雪水,河水冰冽冷澈,奔騰不息,一如文成公主無法歸鄉灰敗冷卻的心和無窮無盡的思鄉之情。此後幾十年裡,她從長安帶來的佛法教義、能工巧匠和先進生產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西藏佛教文化、工農業和經濟科技的發展,為西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她香消玉隕後,美名被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爬上雲端,我們回到拉薩


臨走的前一天,我在布宮旁的"天上西藏郵局"挑了幾張明信片,到西藏旅遊的年輕人都喜歡在這裡為親朋好友或自己寫上幾句心裡話,這些承載著千萬個祝福的卡片不日就會從拉薩發出,送往世界各地。我記得選好的明信片中有一張夕陽斜照布宮的景色,薄霧中的布達拉宮恢弘孤寂,帶著濃重而化不開的哀傷,只看一眼,就深深地觸動了我心底的思鄉情腸,回家後我把它貼在書櫃的玻璃門上,就當做今後對拉薩、對布宮、對文成公主和歷史的一絲念想。

PAGE

- 2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