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們口中的失敗者,但那要怪這個世界太骯髒”


“我是你們口中的失敗者,但那要怪這個世界太骯髒”


有天晚上我跟朋友小飯糰在電話裡聊日本小說,不可避免的聊到《人間失格》。我說我幾年前看過,但是我現在一點也不記得當時的感受了。小飯糰則用一種特別沉痛的心情對我說:我當時看完以後昂,可難受可難受了!

一個一米八的東北小夥,憋憋屈屈的說:“我可難受可難受了!”你們能想象我當時的表情嗎!我憋著笑問他到底怎麼個難受法?他跟我說——感覺自個兒看這待世界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01.

聽完他的話我連夜刷了一遍《人間失格》,看完以後大徹大悟:

人一點點對社會和世界失望,又逐漸走上下坡路,甚至像葉藏這樣變成一個不被世人接納的“瘋子”,其根本原因,應該在那些從最開始就讓他失望和恐懼的外界。

葉藏這個角色不應該只負責承謾罵和斥責,他同時應當被同情,而共情能力強的人更會覺得唇亡齒寒。

在葉藏年紀還很小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在循規蹈矩的生活時,年幼的葉藏發現了一些秘密。這些秘密讓他困惑也讓他恐懼,因為他所發現的異象,在其他人眼裡都是已經習以為常的。

那是一些什麼事呢?是成熟的大人們賴以生存的偽裝,是人類社會一以貫之的相處方式。

是裝模作樣,是偽善欺凌,是那些我們在同學、同事、甚至親眷身上看到都會皺眉頭的做作嘴臉。

而這些是如此的虛偽,恐怖,乏味。葉藏這麼想,但是他不敢說。

葉藏驚異於自己的特殊,於是越加不敢暴露出來。他害怕自己與他人的不同會遭到摒棄排斥,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掩飾,那就是做人群中的小丑。沒想到人生就此步步深陷,一落千丈。

02.

起初我不明白葉藏為什麼會恐懼人類,恐懼他們對自己的看法。

難道他過分敏感的性格不正是靈魂純淨的表現嗎?如果不是至真至純的性靈,怎麼會體察成年人的偽裝和無奈,怎麼會始終與汙濁俗世格格不入?

他本來是那麼幹淨的一個孩子啊!乾淨到無法沾染半點塵埃。最後卻粉碎在了這個到處充滿“正常”的人間。

我帶著這樣的不理解去審視他的原生家庭,發現了極大的問題。大約小學開始葉藏為了面對他所恐懼的人群,面對他不理解卻必須跟隨他們的方式生活的人,他開始扮演一個搞怪的小丑。

小學時期的男孩難免頑劣,但是他的這種頑劣已經到了誇張和近似白痴的地步。即便如此他的家人也並沒有發現葉藏的異樣。

這難道不可疑嗎?

為什麼葉藏的父母面對這樣一個樂此不疲逗人開心的孩子,會沒有發現他是在假裝?是小學的葉藏已經位列影帝了,還是他的父母根本就不屑於瞭解和正視?或者他們就此認定,這孩子一生就只能是個小丑了呢?

父母的無為不僅切斷了糾正葉藏正確看待人生的一大機會,更是變相的讓葉藏誤以為,他的這種行為是生存於世的唯一方法。

正因為小學時期的他順順利利的在家人中間成功扮作了一個討好滿足他人的人,中學和大學的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泥足深陷。

人們最親近的人原本應該是父母,特別是孩童時期。可是葉藏的父母非但給他留下了對世界第一糟糕的印象,還變相的促成了他性格的扭曲。

如果這種說法過於勉強,那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在葉藏孩童時期的描寫裡哪怕有一次,他的家人認真的問一問他你是真的如此開心於搞笑嗎?

葉藏會不會收斂笑容,絕望的搖搖頭。

我當然不是天生就想做小丑。可你們誰也沒有關心過。

03.

葉藏就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長大,而越長大他心底就對一切越排斥,最終無法相容於世。

家庭環境是他面對世界的第一步,這一步無論怎麼踏出去都還有回頭的餘地。但是很可惜,葉藏的父母非但沒有將他從獨步橋上拉回來,還狠狠的推了一把。

這就是年幼的葉藏眼中看到的世間。

他甚至不需要設想太多外面的世界了,血溶於水的親情尚且這樣不堪一擊,又遑論其他?

葉藏的癥結在於無法接受人性的汙濁和不堪,然後逐漸變成恐懼人類。他的這種抗拒和悲觀迫使他交出了人生的選擇權。所以在遇到狐朋狗友的時候在遇到酒精和娼妓的時候,他認為那是一種解脫。因為只有這種看起來“不正常”的東西,才能與同樣“不正常”的他相匹配。

04.

有一個讀者津津樂道的點,關於他妻子的不幸和葉藏的表現。這裡首先要靠考慮他妻子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家庭主婦或者愛情,而是一個搭建起葉藏開始相信人類的橋樑。

她很重要,幾乎是葉藏做為人活下去的一種支柱和信仰。

在他剛開始接觸酒和女人的那段時間,正是他越來越沉浸於“墮落”本身的時候。他的保護色越來越重,離人生裡的陽光和真情越來越遙遠。他的父親,親戚甚至警察局裡盤問他的警察,無一不透露著令人作惡的自私自利。

直到他遇見這個姑娘,她純白的就像曾經的自己,就像“純善”本身。葉藏動搖了,他感覺這是唯一能使他相信人間還有純與美的存在,人與人還可以互相信任和支持。他覺得還可以再試一次,再相信這個世界一次,也許從前是他想錯了呢?

但是沒想到,妻子不僅跟他一樣的純粹,還一樣的傻。妻子自己不僅因為這種純真遭到侵害,這件事也徹徹底底地擊碎了葉藏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對人世的希望。而擊碎這希望的,正是這個世界上無數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正常人”之一。

這座唯一的連接自己與世間的橋樑也塌了,而毀滅它的是葉藏一直以來最恐懼的“正常人類”。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理解,葉藏當時為什麼對妻子受害做不出反應,事後為什麼更是直接垮掉了。

因為他對這個世界再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聖火滅了。

葉藏確實不是一個令人喜愛的角色,但也不應被憎惡,因為他也是人世的受害者。反觀我們自己,你我身邊何嘗沒有到處充斥著偽善和自私,充斥著讓人不忍直視的現象?

我們沒有崩潰,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比他更能接納,更能將這些塵埃融入內心罷了,可若有天我們自己也被塵埃吞噬呢?

......

這個世界很寬容,卻唯獨不願意容納天真和純淨,就是這麼回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