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遊記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鶴礬的作文魔法課堂——遊記怎麼寫?(一)



遊記怎麼寫?

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天逛下來,你對哪一處(哪一些)景物感觸最深?為什麼?

如果能搞清楚這個問題,你所寫的遊記就能打上你獨特的烙印,而非眾人眼中的“共景”。大家普遍關注的美景,一定已有許多好詩文,要超過那些美文佳句,談何容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要知道,詩仙李白也有不敢寫的時候!

然而,寫你感觸最深的景物,那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景物籠罩著你的眼光,你的情緒,你的懷念,因而就是獨一無二的。就像《小王子》中那朵愛慕虛榮的玫瑰,即使她欺騙了小王子,即使地球上的一個花園裡就有五千朵那樣的玫瑰,她在小王子心中依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為她除過草、捉過蟲,聆聽過她的抱怨,還為她罩上了玻璃罩……

你的景物就如同這朵玫瑰,如果你有很深的感觸,你一定不會被另外的“五千朵玫瑰”所迷惑,而把遊記寫得面面俱到——從早上出門開始,上車下車,吃飯洗手,入景區出景區,“移步換景”——整個一篇流水賬!

如果你對某處景物有獨到的感觸,那麼你的視角也就別具一格。比如遊西湖,很多人會朝白堤蘇堤湖心亭雷鋒塔等處湧去,但梁爽小朋友卻獨自痴迷於那小小的郭莊;寫烏鎮,太多人看到的是古色古香黑瓦白牆,但包容小朋友卻匠心獨具,寫了一篇《烏鎮的慢》,在文章結尾處,小作者感慨大發:“所有人都在烏鎮中變得自然,變得放鬆,變得安靜,變得恬談……到太陽落山的時刻,遊客才猛然發現,一天已經過去!他們這才驚呼:幸福,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文貴在創新。江山永在,風景依舊,不同的是人的心情。出門時帶上一顆敏感的心靈,到山水之間細細感悟吧!


未完待續……


遊記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遊記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遊記是隻記錄行程,還是描摹景色?是以物明理,還是借景抒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