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與"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感覺和感受?



什麼是感覺:感覺是生理層面的,是我們人腦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比如眼睛可以看到光線、耳朵可以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嚐到滋味、皮膚觸摸到物體的溫度和光滑程度,等等。

什麼是感受:當感受跟感覺並列來提的時候,感受是指心理層面的,當一個感覺刺激到來的時候,我們是好受、不好受、沒感覺還是無所謂。

只要是生理正常的人類,生理上的感覺都基本一致,只有靈敏與不靈敏的區別。比如:一個在遠處的物體,大家都能看到,但是大家是否看得一樣清楚就不一定了。

生理上的感覺,以及這種感覺的靈敏程度來自於先天的遺傳和後天的磨鍊。後天的磨鍊是指我們的各種有意識的活動,能夠讓自己的感覺變得更敏銳或是更遲鈍。

比如:科學鍛鍊身體可以讓我們對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增強,這是一項在意識管理之下的活動,如果脫離了意識的管理,是很難做到"科學"二字的,也就達不到讓身體的控制和協調能力增強的目的了。

再比如:當孩子們每天都在拼命地讀書學習、看電視或玩遊戲的話,一段時間之後視力就會下降。但是不管是拼命讀書學習還是看電視或玩遊戲,都是可以停下來的,都是可以不那麼拼命的。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意識"。

"意識"這個心理現象就是"我知道自己在想啥,我知道自己在幹嘛,而且我能控制和改造這種'我知道'"所以它能夠通過調整我們的日常行為活動,讓我們的感覺變得更敏銳或是更遲鈍。我們需要善用這一點,調節自己感覺的敏銳程度以適合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感受"比感覺要複雜,好受還是不好受,有感覺還是沒感覺,有所謂還是無所謂……有著極大的個性特點,還受到文化和生理上的制約。

遺傳決定的生理特點是影響感受的第一個因素。比如:對於愛喝牛奶的人來說牛奶是醇香無比的飲料,喝下去那是相當地"好受";但是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來說,一杯牛奶下肚胃裡翻江倒海,那是相當地"不好受"。除了牛奶外,還有對甘草片、香菜和魚腥草的口味等等。

遺傳影響的感受有些可以改變,有些不能改變。比如:那些小時候乳糖不耐受,喝鮮牛奶會嘔吐腹瀉的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吃酸奶、乳酪等好消化的乳製品,隨著年齡長大,乳糖不耐受的情況會大大改善甚至消失。

但是對那些先天性地對雞蛋、花生、小麥蛋白過敏的人來說,過敏現象則有極大的概率會持續一生,強行去適應會危及免疫系統甚至生命。

文化影響的心理特點是影響感受的第二個因素。所謂的"文化強制性"就是指文化氛圍決定的"好受還是不好受,有感覺還是沒感覺,有所謂還是無所謂。"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潛意識"的,很難改變。

比如:唐朝以胖為美,當代以瘦為美。舊社會女孩的衣服露肩露背叫貧窮和傷風敗俗,走在大街上眾人側目加竊竊私語;當代女孩的衣服露肩露背叫時尚和性感,走在大街上沒幾個人覺得不妥。

再比如: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人們互稱"同志"時的感覺無比地溫馨;當代誰要衝你叫一聲"同志"你會覺得怪怪地,甚至要加上一句"我不是同性戀"。

"文化強制性"來自於周遭環境對一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成長過程中來自他人的刻意教育,它會影響我們的感受並形成我們的個性,這是影響感受的第三個因素

在上一篇文章《“意識”與“潛意識”跟我們普通老百姓啥關係?》中講到"潛意識"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它總是尋求在當下的立即滿足,既不管過去也不顧將來。當"文化強制性"碰觸到潛意識的這個特點時,會讓我們的感受變得複雜且不穩定。

比如:正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想上廁所,這時候的本能反應是立刻就地解決,吃得香拉得爽,那叫一個"舒服"。但是嬰兒和兩三歲的小孩子這麼做是舒服,大孩子和成人這麼做就不舒服了,因為來自周圍人的目光和評論會讓你"極不舒服"的,如果被當神經病送醫院就更不舒服了。所以對於大孩子和成人來說,適當憋一會兒等找到廁所再解決才是舒服的。

感受會影響我們的情緒,舒服的感受帶來好的情緒,不舒服的感受帶來不好的情緒。情緒又會進一步影響感受,好的情緒帶來好的感受,不好的情緒帶來不好的感受。

所以總會有一個最初的感受來影響我們的情緒,而這個最初的感受來源於我們意識的主動選擇、"潛意識"中的"即時滿足"和"文化強制性";如果我們希望調整自己的情緒,就要從這個最初的感受著手,調整意識的主動選擇、正確釋放潛意識中的即時滿足和控制文化強制性對自己的影響。舉個例子:

在封建家長制作風下長大並適應的孩子,早已習慣並認同父母說一不二,自己需要為父母情緒負責這兩點。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民主家長制作風才是社會所提倡的,所以當這些孩子當了父母之後,會跟他們生長在民主平等風氣下的孩子產生激烈的衝突。要怎麼調節呢?

首先要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有意識。有封建家長制作風的父母,特別是有不良封建家長作風的父母有一個顯著特點叫做:不允許孩子對自己說"不"。但是他們本人經常意識不到這一點還覺得自己很民主。

這種父母跟孩子交流時基本上每次都會出現以下的口頭禪:"你想多了……"、“整天就會胡思亂想”、“這都是你的想象”、“你說的都是理論,生活不是照書本”、"一點小事看你……"、"為什麼別人都……你就不……"、"你看誰誰誰怎麼樣,看你自己……"、"你需要反省"、"你好好想想吧"等等。

這些口頭禪跟民主作風父母的口頭禪:“你感覺怎麼樣”、“你很擔心(傷心、無助、焦慮……)”、“你需要……”、“你覺得這樣更好是吧”、“你實在受不了了,所以才……是吧”、“你覺得……對自己更重要是吧”、“你不想變成令自己討厭的人是吧”、“我需要冷靜”、“我需要換個時間再跟你談”等等,形成鮮明的對比。

特別是當他們對孩子講了某種觀點或是提出某個要求,孩子沒有立刻迎合和照著做的時候,以上的句式就是他們接下來說的第一句話的句式。粗俗的家長還會以“你懂個屁!”、"滾一邊去吧!"、"爬你遠遠的吧!"這類話作為結尾來辱罵孩子。

有意思的是,那些有著不良封建家長作風的父母經常會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叫做:"我沒有不讓你說不同的意見,是你對父母沒有半點尊重!"而那些具有民主作風的父母卻基本上從來不講這句話。

有這樣表現的父母就是對自己的情緒反應沒有意識的父母,沒有意識就沒有辦法調整自己的言行。所以除非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使用的以上句式的話語是既蠻橫又專制的,並且加以改善,他們跟孩子的激烈衝突是無法避免的。

其次要能看得見自己的本能反應,正確釋放潛意識中的即時滿足

。比如上述的有不良封建家長作風的父母,要能看到自己的本能反應是什麼呢,叫做:"只有孩子馬上贊同我、聽從我、讓我舒服才是尊重我!"和"跟孩子交流時,孩子有讓我舒心、舒服的義務,如果他們做不到,就是不尊重我,就是需要反省的!"

這正是人類潛意識中"即時滿足"本能的體現,看過我前面的文章《"意識"與"潛意識"跟我們普通老百姓啥關係?》的人會知道,這種進化了幾百萬年的趨利避害本能有多麼地強大!

只有看到了這個本能反應,才能夠有意識地用理性來調整它、正確地釋放它。這種理性就是:自己想要的這種尊重孩子也想要,除非調整對"尊重"的認識,否則避免不了衝突。成年人與人交流要避免激烈衝突,基於的是事實和共情,而不是身份!

最後要能夠看到社會的變化,特別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什麼封建家長制作風在過去能夠大行其道?是因為我們過去是農耕社會,人民大眾經常吃不飽肚子、苦於生計。

在這種社會下,人們的生活比較穩定和簡單,文化知識面對大眾的普及率低,人們情感的差異化也不是很大,經驗對生活的貢獻要遠遠大於知識和信息,所以有經驗的年長者對於家庭和社會的貢獻要遠遠大於年輕人,自然容易取得說一不二的絕對地位。

但是在當代信息社會,絕大多數人已經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大部分人的生活已經邁入小康;社會生活複雜且風雲變幻;義務教育全民普及並且內容緊跟時代;人們個性化突出且情感差異極大;最先進的知識和生產工具,像是電腦、手機和人工智能都掌握在年輕人手裡,由他們推動生產力的發展;他們分工明確,一個蘿蔔一個坑,需要平等合作才能夠辦成大事。

所以在信息社會,封建家長制作風中獨斷、守舊、專制、蠻橫和拒絕為自己負責的那些部分會嚴重阻礙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而一個年輕人只要想在這樣的社會活下來、有飯吃,就勢必要跟家庭和社會中不良的封建家長制作風斗爭到底!

因此,想要一個有出息有作為的孩子去迎合父母或長輩的的不良封建家長制作風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些能夠迎合的孩子是以犧牲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作為代價的,他們罹患身心疾病和犯罪的概率會很大,也比較容易出意外。

也就是說:想要避免跟孩子的激烈衝突,健康的途徑只能是父母在自己、孩子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調整、改變自己身上那些不良的封建家長制作風。

"從最初的感受著手,調整意識的主動選擇、正確釋放潛意識中的即時滿足、控制文化強制性對自己的影響。"也是在親近和親密關係中,把彼此的感覺和感受協調一致,讓對方跟你的意識同步甚至能達到共鳴,以實現"默契"和"心照不宣"的基本方法。

這一點也解答了在上一篇文章《"意識"和"潛意識"跟我們普通老百姓啥關係?》中提出的"如何把彼此的感覺和感受協調一致?"的問題。當關系中的人們能夠實現"默契"和"心照不宣",那麼自然就沒有了讓人煩惱的"不聽話"問題。

"意識"通過主動選擇的行為來影響我們的感覺和感受,"潛意識"通過"即時滿足"和"文化強制性"的共同作用與協調來影響我們的感覺和感受。但不管它們是如何影響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自己的感覺、選擇自己的感受;我們能夠為自己的感覺和感受負責!


頭條號:"生活文化與心理",向您展示生活與文化中的心理學原理。


與本文相關的文章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