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呱呱落地

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當張麗珠教授手託嬰兒頭、取出嬰兒時,“哇——哇——”,一陣清脆的嬰兒啼哭聲把醫護人員震得心花怒放。她們看著辛苦了近一年的張教授把這個得之不易的嬰兒抱在懷裡,不禁發出一陣陣驚歎。

32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呱呱落地

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與我國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


  張教授小心翼翼地把這個體重3900克、身長52釐米的漂亮的小天使遞給守候在一旁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把這個嬰兒包裹起來,抱到了產婦身邊。
  雖然是在麻醉狀態下,產婦鄭桂珍依然神志清醒。她看著自己的骨肉,頻頻點頭,要求抱近些,再抱近些。她說:“按照我們的風俗,孩子都有兩個名兒,我們給她起的大名叫鄭萌珠,萌是萌芽,開始的意思,因為她是我們第一個試管嬰兒,也是我們家的第一個。我們希望她能像珍珠那樣閃閃發光。乳名我們叫她‘雍龍’,因為我們到北京第一次去了雍和宮,也因為她生在龍年。”
  一直等候在產房外的嬰兒的父親左更更也十分激動。當聽到嬰兒的啼哭聲時,他高興地隨著啼哭聲拍手,並含著淚說:“我們三輩單傳,一直盼望有個孩子,可結婚20年都不孕。我的女人命苦,兩三歲就失去父母,一直和爺爺過。爺爺今年已經88歲,他見不到孩子眼都閉不上。現在好了,我一會兒就去給爺爺拍個電報。”這位來自甘肅的農民對走出產房的醫生們不知說什麼好,只是反覆唸叨著:“謝謝大家,一定要謝謝大家!”

32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呱呱落地


  望著這個7斤8兩重的漂亮女嬰和她的父母,醫務人員更為激動。因為這個美麗女嬰不僅是她父母的結晶,也是醫生們精心工作的結果。嬰兒那粉團團的身體,孕涵著醫生們的心血。她的出生經歷了不平凡的260多天。


32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呱呱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