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國服“中山裝”包含了哪些涵義嗎?

我們都知道“中山裝”是由我們的革命先輩,孫中山先生親自設計的。那大家知道它的設計緣由是什麼嗎?

大家知道國服“中山裝”包含了哪些涵義嗎?


一、中山裝(Chinese tunic suit)又被稱為“毛裝、人民裝、人民服”,是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被世人稱為中山裝。它於2016年2月29日正式被定為“國家正式禮服”。

大家知道國服“中山裝”包含了哪些涵義嗎?

二、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並被孫中山先生賦予了一種神聖的涵義。

大家知道國服“中山裝”包含了哪些涵義嗎?

①四個方袋錶示:禮、義、廉、恥。

②袋蓋為倒置筆架:寓意以文治國!

③五粒扣:代表,行政、司法、立法、考試、監察。比西方多兩項。

④袖口三粒扣:代表民主、民權、民生,三民主義。

⑤背後為一整片:代表著國家統一。

⑥衣領緊閉:代表著嚴謹治國。

大家知道國服“中山裝”包含了哪些涵義嗎?

結語:梁啟超先生曾說:“國人無一旁觀者,國雖小,而必興,國人盡為旁觀者,國雖大而必亡。正是有這些無私的革命先烈的革命鮮血才創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