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在1949一1966年的國產片中,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其中不僅有正面英雄,也包括很多的反面典型。1959年北影廠拍攝的《糧食》中,安震江老師扮演的“四和尚”就是一例。

在鬼子面前低三下四、唯唯諾諾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在老百姓面前卻是趾高氣揚、耀武揚威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危險來臨的懦怯恐懼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安老師都表現得既符合人物特性,又毫不誇張,不露痕跡,令人感到真實可性。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此片公映之後,我身邊好幾位排行老四的搗蛋鬼就“榮獲”了“四和尚”的綽號(姓氏後面加“四和尚”),而且終生相隨!

其實,安老師塑造的反派典型不只一個“四和尚”。他1951年畢業於文化部電影局電影表演藝術研究所,在《沙家店糧站》裡出演了地主尚懷宗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從此就與反面人物結下“不解之緣”:《平原游擊隊》中的楊老宗、《暴風中的雄鷹》中的獨眼營長、《紅孩子》中的肖振五、《紅旗譜》中的劉二卯、《暴風驟雨》中的張富英《紅河激浪》中的孫百歲《偵察兵》中的王德彪等等,個個可圈可點!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如今還有誰記得“四和尚”

1977年9月12日,安震江老師在拍攝故事片《巨瀾》時被突發的心臟病和腦血栓奪去了年僅49歲的生命,令人唏噓不已,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