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層樓,之論,那一天

我是相信人生是三層樓的,第一層是物質追求,包括衣、食、住、行;第二層是藝術追求,包括繪畫、科學、技術、音樂等;第三層是精神追求,體現一種忘我的境界。

我年輕的時候,完全不懂這些東西。

現在也不懂得這些東西的全部。

有一首詩,是倉央嘉措寫的,叫《那一天》,能看得懂這首詩的人,不是一般人,而看不懂這首詩的人,卻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不懂,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那一天》被白龍譜上曲,由女中音歌唱家陳敏演唱。我每次聽這首歌,總有一種感覺:

我們都是塵凡中的瘋子。

塵世中的人們,象瘋子一樣的工作,勞碌,爭鬥,追逐……甚至不顧人性。

我認為,這是極之可悲的行為。

很多年前,我一位同事聊天,他說,他已厭煩了人世間的爾虞我詐,他總在尋求心靈的解脫,為此,他去了一趟西藏,他在路上,看到很多朝拜者,為了到達神山,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匍匐幾千公里,就為了轉一次神山,轉一次經筒。他被藏人這種行為徹底震撼,此刻,他才知道,人,還有另一種追求:精神。

最近,我又見到這位早已退休的同事,但他已中風兩次,已行動不便,語言不清。我陪他聊天,不管我說什麼,他的回應都是“哦”“呵呵”“是呀”。

我知道,這位同事的腦中,已裝不下任何東西,也不用談任何話題了。

人,對人生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就會洞察出一些東西,會有所領悟的。

比如,孩童想表達,所以學話:青年人有話說,所以多話;中年人知道多說無益,所以閉嘴;老年人知道說了也是廢話,所以沉默。

其實,倉央嘉措的《那一天》,已經把人生的過程和狀態告訴我們了,只是,不知有多少人明白而已。


人生三層樓,之論,那一天


人生三層樓,之論,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