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中國正成為全球的希望,而小公司也擔起了拯救世界的重任。

  • 文:灰鴿

中國挺過來了,海外又“淪陷”了。

最新的數據顯示,海外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達到64567,3月12日一天就新增了6703例,按此發展,過不了兩天,就將超過中國的病例數。

意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已成了重災區,連一直沒把這當回事的美國,也不得不承認疫情爆發了,公佈確診病例2269人,但這可能只是保守數字。

而隨著疫情的肆虐,全球的防疫醫療物資都陷入了恐慌性的短缺,據媒體報道,因為缺醫療設備,意大利醫院甚至出現了選擇性救人的悲劇。

醫療資源在歐洲成了各國爭奪的焦點,不僅禁止本國資源出口,還截留過境物資,瑞士進口的口罩、手套就被德國截留,進口的消毒水也被意大利扣押。

美國也服軟了,向俄羅斯申請採購口罩被拒絕,又寄希望於中國,免除了中國100多種醫藥用品的通關收費,緊急批准了27家美國企業從中國進口醫療物資。

果然,疫情面前,一切的強大和傲慢都是終究是渺小的。

而走過至暗時刻,開始復工復產的中國,正悄然成為全球后勤供應的主力國,彰顯大國擔當,傳遞中國道義。

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當然,我們也還沒有完全走出陰霾,但我們願與全球一起分享醫療資源,商務部聲明:

“中國從來沒有設置過任何貿易管制措施,因此國內的相關企業完全可以遵照市場化原則來進行自由貿易。”

如今,無數中國醫療設備用品企業,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以前要求著賣,現在被別人追著買。

國內基因測序的龍頭華大基因,也是第一家研究出新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企業,已經陸續向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送了海外訂單。

創業板市值一哥邁瑞醫療,從2月24日開始就已經收到了海外的大量採購訂單,近日,剛交付了意大利採購的近萬臺監護儀等設備。

國內額溫計的龍頭企業之一九安醫療,早就收到了海外的訂單,但之前疲於應付國內需求,要到4月份才能開始交付海外訂單。

其實,受全球疫情國青睞的也不只是這些知名的龍頭大企業,平常不受關注的小公司,也都成為了遭“哄搶”的對象。

浙江大立科技,年營收不過5億,與一眾大公司的規模比起來,連零頭都不到,但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海外訂單接到手軟,嚴重供不應求。

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3月13日,大立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自從2月份以來,公司就陸續接到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訂單。

無奈產量跟不上需求,到目前為止,只向訂單下達較早的韓國交付了千餘套產品,其餘的,還在加足馬力生產中。

大立科技是專業從事紅外熱像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紅外熱像儀解決了公共場所大批量排查流動疑似感染人員的困難,成功擔起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的先鋒重任。

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工信部就組織大立科技等三家生產紅外測溫產品的企業,全力向疫區供應產品。

數據顯示,截止3月10日,大立科技累計供應了超過8000套紅外測溫儀,部署在武漢、湖北疫區,以及全國的各種車站、機場、地鐵站、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

8000套是什麼概念呢,根據大立科技2018年的年報,其2018年全年的銷售量也只有16000多臺,相當於疫情一個月,頂了大力科技半年的銷售額。

但更重要的是,大立科技的產品切實為抗疫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疫情期間為了保障生產,在工信部的統一安排下,浙江省經信廳還專門指派了駐廠幹部,幫助協調各方資源。

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實際上,大立科技公司規模雖小,來頭卻不簡單,其前身是成立於1984年的浙江省測試技術研究所,1993年就研製出了中國第一臺一體化紅外熱成像儀。

2001年轉製成企業後,又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臺焦平面焦熱像儀DL700,就是這臺產品,在2003年的非典之戰中,成了“功臣”之一。

彼時的大立科技更小,只有幾個技術骨幹,同時要支持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四川等多個地區,經歷了一場社會大考,慶幸的是,最後圓滿通過了考試。

2008年,大立科技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同時也取得了總裝武器承製單位的資格,逐漸在軍工和民用領域同時嶄露頭角。

其實,不僅是17年前的非典和現在的新肺炎,這期間人類的多次病毒災難,如H1N1、埃博拉病毒、鼠疫、塞卡等疫情防控中,大立科技的產品出口海外,知名度頗高。

而現在面臨海外肆虐的疫情和雪片般飛來的採購需求,大立科技只恨自己分身乏術,產量實在有限,大立科技高管在接受e公司微訪談時透露:

“目前,公司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的日產量為300臺”

其實,這已經大大超出了平時的產能。

年營收5個億的小公司,如今竟遭“哄搶”,採購訂單接到手軟

大立科技2019年的業績快報顯示,營收大概5.4億,預估銷售量也就在22000臺左右,而目前光是疫情專向採購的數量都已過萬。

鍾南山院士說,如果海外做得好,疫情有望於6月份控制住,2個多月的時間,大立科技或可再專向供應2萬臺。

可以預見,2020年對於大立科技來說,將是一個豐收年。

實際上,在這些企業受益的背後,映射出的是中國製造工業的強盛,以及中國人的世界情懷,面對這場全球的“浩劫”,每個國家都不應該置身事外。

就像馬雲所說:

“這是全球化時代人類共同面臨的一次流行病大挑戰。”

所有國家都應共享資源、不分你我,才有機會徹底戰勝這場災難。

中國正在踐行,而我們分享的不僅是企業生產的醫用物資,還有華夏的瑰寶中藥方劑,還有真情流露的專家和醫護人員。

1個月前,我們買光了全球的口罩,如今,我們還世界一個無窮的供應源。

而最近,據媒體報道,美國也有企業向大立科技詢單了,筆者想說,賣吧,中國人大度,不與某些人一般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