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從元旦開始,身邊就偶爾聽人議論說,國有企業現在開始被私有化了,甚至以訛傳訛地擴大化了。

我們國家現在哪裡都好,而且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就是這個針對普通百姓的信息傳達,無論是方式還是有時效性,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前幾天就從朋友圈裡看到了有人在發有關國企私有化的文章,昨天在微信群裡也見到了,而今天則乾脆在頭條的問答裡看到了。這類話題,應該儘可能用大眾可以理解的方式儘早報道併發布出來,以免人民群眾不明真相,甚至以訛傳訛。

我們首先梳理一下所謂的“私有化”,特別是最近比較熱的“國企私有化”的意思吧。作為央企的“中國糧油控股”從香港股市私有化退市的消息,我想是近期引爆這個話題的導火索。其實,此“私有化”非真正意義上的私人資本擁有化。我們用大眾都能聽懂的話來解釋一下,無論是國企、私企還是股份制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的前提,就是要接受資本對股份的佔有。而一旦上市成功,就等於接受了新的股東。而與此同時,就要定期披露有關企業經營的各項數據,接受該資本市場的監管。作為中國國有企業,一旦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市,就要服從於該資本市場的監管,接受該資本市場的制約。中芯國際從美股退市還歷歷在目,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我國核心的芯片產業,不再從資本層面受到美國的監管進而施加種種干擾和影響。說到底,這個“私有化”只是企業用自己的錢把自己的股份重新贖回。中國糧油控股從港股的私有化退市,說到底也是這個意思。

其實近幾年尋求私有化的國企日漸增多,單2019年,港股上市私有化退市的就有10家。目前至少還有12家中國企業,發佈了計劃,準備從香港聯交所進行私有化退市。而這12家上市公司全都是中國企業,其中7家是國有企業。

在這一點上,作為站在5G領域制高點的華為,“堅決不上市”的根本目的,就是不願意受制於人。只不過對更多的企業來說,上市,特別是出現在國際資本市場,甚至接受相關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單從企業競爭力上來講也是受益頗多的。

所以,要說國企私有化的問題,必然要全面全盤說通透了,而且要儘早說通透了,也是給普羅百姓吃個定心丸嘛!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國企私有化”的意思,早該好好澄清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