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智造工場”入駐企業100%復工 防疫科技“利器”研發加速

在海淀西三旗地區,金隅集團昔日的天壇傢俱工業廠房改造升級為以智能製造產業為特色的“智造工場”,這片園區近期正逐漸恢復人氣兒。18家高新科技企業已全部復工,一些企業還拓展了新業務,加緊研發疫情防控技術產品,為首都和全國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金隅“智造工场”入驻企业100%复工 防疫科技“利器”研发加速

鄧偉 攝

現代工業風格的園區內,紅外熱成像測溫機器人“把守”園區入口,行人會“偶遇”上路測試的無人配送車,在疫情期間,科技元素在園內同樣無處不在。

走進園區“獨角獸”企業——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測試一臺智能送貨機器人,點擊手機屏幕,機器人飛速趕來,自動打開艙門後就能取出一份文件。“送貨機器人的特點是可以靈活規劃路線,取貨送貨時還能上下電梯,疫情期間可以避免接觸式感染的風險。”雲知聲技術人員說。

“我是西三旗街道進行防疫隨訪工作的智能機器人,請問您是不是劉××女士本人?”“請問您從外地回到北京後是否一直在家隔離?”……每天大量類似的疫情排查電話由雲知聲開發的智能防疫機器人撥出,機器人可以自動採集與確認居民疫情相關信息,對疑似人員自動標記、進行防疫提醒,同時還可以自動彙總統計結果,為社區工作者減負的同時降低了接觸風險。

“疫情最初期,我們就想到人工智能可以服務基層社區工作者,48小時內火速上線智能防疫機器人系統。”雲知聲創始人兼CEO黃偉說,“AI戰疫”是考驗更是機遇。

來到園區內另一家“獨角獸”企業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同樣早已投入科技“戰疫”中。多款疫情防控系統就出自他們的手中。

“無論是阻擊疫情還是復工復產,都需要大數據技術的支持。”百分點首席運營官劉鈺面對著展廳內碩大的屏幕,每一塊分屏都實時播放著最新研發成果。在石景山落地推廣的疫情防控統計分析系統,實現全區9個街道150餘個社區近400個小區全覆蓋。系統將居民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填報的數據進行統計和關聯,疫情防控甄別精準度處置效率大大提高。

“只要出現確診案例,系統就能結合活動軌跡對其關聯人員進行挖掘分析。”劉鈺說,最新研發的城市疫情人員追蹤系統還能開展疫情人員分類、分佈情況的智能分析,輔助疫情管控措施的指揮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