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這幾天人民網、新華社、中新網、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多家央媒頻頻報道關於3500部手機的新聞。

這3500部手機的背後到底包含了怎樣的故事,今天為您詳細揭秘。

一份特殊的禮物

家住安慶市太湖縣牛鎮鎮羊河村陽屋組的馮大姐這幾天心急如麻。她和愛人都是盲人,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家裡有兩個孩子,姐姐上初三了,弟弟讀小學二年級。因為只有一部手機,這幾天一大早,弟弟就得就趕到叔叔家蹭叔叔家的電視來上網課。來回奔波,十分不便。3月7日一大早,馮大姐的家中來了兩位客人,他們帶來了一樣禮物——一部嶄新的智能手機。原來3月6日開始,為幫助解決部分貧困家庭的學子無法上網課的問題,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向省扶貧辦捐贈了3500臺智能手機。這不,太湖縣扶貧辦一拿到捐贈的手機,就立即趕到馮大姐家中,當地電信部門也為他家送來了手機流量卡,辦理了專用扶貧套餐,並手把手教會姐弟倆通過電信“名師雲課堂”APP進入在線課堂學習。

“我們倆一人一部智能手機,他學他的,我學我的,這樣子就特別方便。”姐姐捧著手機,十分感動。這一家的燃眉之急終於得以解決。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謝謝,謝謝叔叔阿姨”

和楊河村馮大姐家一樣已經收到手機的還有六安市金寨縣南溪鎮石寨村的貧困學子詹夢宇。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15歲的小宇是南溪鎮在讀八年級的學生,父親兩個月前意外身故,媽媽重度殘疾無法正常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現在,小宇只能託管在年邁的爺爺奶奶家。疫情期間,因為家裡沒有數字電視和網絡,他已經落下了好幾天的課程。

3月6日,石寨村黨支部書記汪承良汪書記接到市扶貧辦的通知,得知中國電信安徽公司開展了捐贈手機的活動。讓他沒想到的是捐贈手機第二天就送到了他的手中。“這麼及時,這麼快就能給孩子送來一個學習的工具,給他的使用正是時候。” 小宇接到捐贈的手機後,感動的不知道說什麼,他深深的鞠了一躬說了一句:“謝謝,謝謝叔叔阿姨!”

原來,故事的背後是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向安徽省扶貧辦捐贈了3500部智能手機,用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網課學習。3500部手機代表著3500份愛心、3500個祝福、3500個對未來的期許和希望!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3月2日起,安徽省中小學校統一開展網絡授課,智能手機成為貧困地區學生最便捷的教育終端。

3月6日,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向省扶貧辦捐贈3500臺智能手機,用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網課學習。中國電信安徽公司此次捐贈全新智能手機1500臺,同時發動全省電信員工捐贈可用的、智能環保的4G手機2000臺,合計贈送智能手機3500臺。

為方便貧困學生學習,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已為所有捐贈手機預裝了“名師雲課堂”APP,並提供APP使用賬號(免費至年底)。貧困學生可通過“全省教育頻道同步直播課堂”專區免費收看“在線課堂”,同時可通過課程回看隨時複習相關學習課程。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捐贈的這3500臺智能手機正快馬加鞭的送到貧困學生手中,助力教育扶貧,讓孩子們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中國電信助學的故事不僅僅在安徽,在全國的其他地區也有著同樣的助學故事。

在重慶,中國電信重慶公司的錄課雲、雲課堂服務已覆蓋重慶164家單位,74052個用戶。為保障教室使用順暢,已為30000個教師家庭免費提速到500M。

在四川,3月9日,中國電信IPTV“停課不停教 停課不停學”數字教育資源專區新學期課程正式面向全省用戶開放,中國電信四川公司1500多萬IPTV用戶中的500餘萬學生家庭用戶,實時收看了“四川雲教電視課堂”。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在福建,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第一時間部署“天翼雲課堂”保障工作,梳理出互動、直播、錄播三類場景方案,並迅速向全省學校提供免費服務。隨後,公司又開展“暖春行動”,全力加強技術研發和教育雲平臺擴容升級,推出了更多的“教育上雲裝備”,為教育系統增強防疫戰鬥力提供雲技術保障。截至3月4日,福建全省已有42萬多名學生使用中國電信提供的“天翼雲課堂”進行在線學習。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在疫情中心地武漢,2月10日,全市一百多萬中小學師生在封城的第17天迎來一個不一樣的開學季。全市學生雲端相聚,見屏如面。生活中,疫情形勢依然嚴峻;雲端上,教與學秩序井然。自接到主管部門要求部署湖北省中小學線上電視教學平臺通知,到完成上線,湖北公司僅用了兩天時間。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在北京,全市百萬中小學生新學期開啟“雲端教學”,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快速響應,在24小時內緊急上線“泛在教育雲平臺”。

在廣東,快速在省內搭建天翼“雲課堂”在線教學平臺,化身戰“疫”及時雨,僅半個月,“雲課堂”已覆蓋粵東西北地區,目前520所學校百萬師生線上課。

在廣西,開通中國電信•雲課堂帳號的師生超過200萬人,“空中課堂”IPTV電視端累計服務用戶579萬戶,累計訪問1380萬次,累計學習時長818萬小時。

央媒為何如此關注這3500部手機?

此外,中國電信全新推出教育上雲 “復學碼” 為平安有序復學保駕護航。

隨著全國各地復工政策陸續推進,家庭在選擇復工時卻將面臨一大難題:在家上課的孩童“誰看護?”

全面復工與復學環環相扣

教育部2月24日明確提出防疫復學工作的責任主體在於區縣。陳寶生部長指出:針對中小學開學工作,以縣為主,根據當地疫情發展情況,科學研判評估,制定錯時錯峰開學方案。

區縣復學如何有序推進?

1、對區縣教育主管部門而言

區域對所管轄學校師生健康數據的有效掌握和監測,是科學有序地推進區域差異化復學工作的重要判斷依據。

然而,目前很多區域採用學校自主上報健康監測結果的方式在跟蹤。由家長到班主任,由班主任到學校,再由學校到教育局,層層上報,效率低下,同時因缺失直接的過程性監控,教育主管部門最終掌握的健康數據出現來源路徑不清晰、統計無序繁雜等問題。而健康數據的及時性和精準性將直接影響區縣復學工作的科學決策!

2、對基層學校/老師而言

疫情期間各上級主管部門的信息蒐集工作,報表時效性要求高,學校基層教師每天面臨填報、催促、人工統計等問題,操作繁瑣,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較大!

教育上雲 “復學碼”核心特徵與優勢

1.五級串聯 全程可控

“市、縣、校、班、生”五級用戶矩陣,覆蓋全區全市,區縣可直接彙總至市裡。解決層層上報,過程監管缺失問題。

2.精準直達 減負降壓

統一表單,一個指令,自動生成,自動催,自動報,不漏一人,自動彙總,減輕一線工作壓力,讓教師專注於教學工作。

3.區域決策 有序復學

全區學校、全區師生每天連續監測,一人一檔,一校一指數,形成區域圖譜,可按校差異化提供復學的科學決策依據。

4.全區統籌 極速部署

3天極速完成區域內全部學校部署,全程在線響應支撐服務。

一人一碼、一校一指數、一區一圖譜,復學碼為區縣教育主管部門平穩有序差異化推進復學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截止2月底,教育上雲“復學碼”已為全國8個省份近千所學校百萬師生開通服務。

守護教育,電信人耕“雲”播雨。教師停課不停教,學生停課不停學,將隔離期變為成長期,不蹉跎時光,不辜負成長。病毒無情,電信有愛,冬去春來,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