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伊麗莎白.洛瑞(洛瑞太太)死於1939年,同年,L.S.洛瑞(全名勞倫斯·史蒂芬·洛瑞)初次在倫敦辦展,L.S.洛瑞成了最知名,也最受喜愛的英國畫家之一,如今他的畫作價值數百萬英鎊,1968年他原本要獲頒勳章並封授爵位,但他兩項都拒絕了。在L.S.洛瑞心裡“母親死後,這一切似乎毫無意義”。

電影選擇他和母親共同生活的最後幾年,那個時候L.S.洛瑞還是個收入微薄、岌岌無名的小人物,每天都是等臥病在床的母親睡覺之後,他才上閣樓偷偷作畫,母親從來不喜歡他的畫,也不贊同他畫畫。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影片從母子二人的生活瑣事開始,而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不斷展現出母親伊麗莎白是一個控制慾很強的女人,兒子每次回到家進門,臥病在床的母親都要問一下誰回來了?不斷地問兒子你在幹什麼,他一直把兒子的行蹤掌握在自己手中,哪怕是晚回來10分鐘,也會追問個不停。

若兒子只有幾歲甚至十幾歲或者二十幾歲,母親的這些問題都可以看成一種嘮叨式的母愛,如今這種嘮叨放在了一箇中年單身男人的身上,這些追問無疑是在控制著兒子的生活。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01鄰居婦人只是母親的幻想

母親總是帶著惡意的眼光看待這個社會,在母親的眼裡這個社會是不安全的,所以時刻都怕別人闖入自己的家裡,她也會覺得所有人都會有目的的欺騙自己,所以,她要知道誰回來了,在誰家買的香腸,母親每日都會看著樓下鄰居婦人回家,總是誇獎這位婦人的很有穿著品味,她總是露出羨慕的目光。

鄰居婦人只不過是洛瑞太太幻想中的另一個自己,她說鄰居婦人來家裡做客了,和她抱怨生活很悲慘,丈夫,丈夫滿足不了家庭的生活需求,她們共同喜歡兒子的畫是《帆船》,也共同討厭《從工廠回來》,而這些恰恰是洛茲太太自我的真實寫照。

洛瑞太太一直抱怨自己婚姻的不幸,她認為結婚那天下雨就是不幸的開始,認為是丈夫不會做生意才讓家庭生活不好,縱使生活不寬裕,她也要堅持請親友吃昂貴的食物。

雖然一直不喜歡兒子畫畫,但是《帆船》則是見證兒子和母親最快樂歡樂時光,所以在晚年的母親,回憶起曾經的往往,她突然明白了兒子這幅畫的意義。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從母親堅持請親友吃昂貴的食物中可以看到,母親不想被別人瞧不起,她努力掩飾自己的不足,不想被人提及自己的出身,認為自己應該過很好的日子,也假裝自己過得很好,但兒子《從工廠回來》這幅畫完全就是在刺痛他的內心,就像是在羞辱自己,時刻提示自己出身低微。

02兒子也反抗過

和母親講見過一個長鬍子的女人,設置時間不同的表都是他的一種反抗,想要逃脫母親的控制慾。

兒子從來沒有見過長鬍子的女人,在母親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常態性,如果你出身貴族,自然就 應該受到膜拜,女人就應該擁有美麗的外表,而長鬍子的女人恰恰脫離了母親的認知,其實,幻想長出的鬍子,不過是兒子想要脫離母親控制的象徵。

兒子把家裡所有的表都設定了不同的時間,晚上八點的時候,所有的鬧鐘都同時響起,不同的時間的表同時響起,在屋子裡形成了一個很美妙的旋律,這些不規則的表可以說是兒子想要時間上的自由,不喜歡母親時時刻刻都要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03“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兒子的反抗其實很隱喻,他不會和母親正面起衝突,在他的心裡,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母親所有的控制慾都是出自她那份特殊的愛,因為她更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很成功的商人,而不是收入微薄的“藝術家”,這些都出自母親對兒子極端特殊的愛,也是母親自私的愛。

兒子所有對母親的回憶都在深夜的閣樓裡畫成了畫,他希望母親能夠認識到這個世界的真實,面對生活,可以把那份高貴的驕傲放下。

他那咄咄逼人的控制狂母親,成就了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影片最後階段十分溫暖,母親終於明白了兒子畫中的內涵。

所有人的一生最終都會化為烏有,兒子把這一切都捕捉到了畫中,永久留存,兒子的畫留存了對母親一切的回憶,這一切都是為了愛,為了讓母親見過的美好都永久留在這個世界上。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04優秀的演技

年過八旬的瓦妮莎·雷德格瑞夫飾演洛瑞太太,如此高齡的演員還能精準把握演技,吃飯時候顫抖的手,近乎讓人發狂似的嘮叨,蒼白皮膚上因為激動而產生的紅暈,把垂暮之年母親極端的控制慾拿捏得十分精準,那種控制慾的味道悄然從屏幕中飄了出來。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

整部電影,都能感受到這個母親打壓兒子的自尊心,試圖牢牢把他控制在自己身邊永遠陪伴著她,從來沒有想過兒子的感受

蒂莫西·斯波扮演的洛瑞,被母親時時刻刻束縛中年男人沒有愛情,沒有正常社交,他把所有的情緒都壓抑在了自己的畫中,同時他又希望和母親一直在一起,他會很享受和母親在一起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在母親去世後,他才能無所顧忌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並且取得了極大成功。但他沒有感到幸福,因為他摯愛的母親已經去世:"這一切似乎毫無意義”。

05寫在最後

《洛瑞太太和她的兒子》是一部很好的人物傳記電影,我們不能否定極端的母愛一定是錯誤的,她不過是想要兒子陪在自己身邊,只是忘記了兒子也需要自己的生活,時至今日,我相信很多人也希望自己的父母還能陪在身邊,哪怕是打自己一下,哪怕是一句嘮叨,更希望所有的人能夠反思過去,做好現在,多陪陪父母,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不要讓自己忙綠賺的金錢與榮譽,變成沒有親情祝福的空軀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