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婦女節”演變成“女神節”這說明什麼?

在很多年時候,我們老是說婦女節快樂,還沒有聽說“女神節”這三字,那麼這短短的幾年裡,從“婦女”到“女神”稱呼的改變,說明什麼呢?

從“婦女節”演變成“女神節”這說明什麼?

從這種稱呼的改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婦女地位的提高以及消費的升級,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女人是沒有什麼地位的,古代男人稱自己女人為“賤內”,想休就休想打就打,而且古代男的可以取“妾”,只要有錢你取多少個都行,可以說,婦女在古代是非常卑微的。

直到新中國成立,從法律上規定人人平等,婦女才得到真正尊重,但是,特別是70年代以前,因為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比較深以及那時候讀書上學不是那麼普及,那時候婦女思想還是偏保守的,我的母親也是屬於那一輩的人,她們在談論婚姻時候,時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什麼男主外女主內”之類的話。從這些句中,我們不難感覺,那年代,男人還是比較有主導權的。

從“婦女節”演變成“女神節”這說明什麼?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思想的解放,越來越多的婦女,不僅僅是持家,她們走上了工作崗位,踏進了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她們憑著自己聰明才智,在各行各業發光發彩,而他們也證明了女人並不比男人差,有時候發展得更好。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女性已經成為很多商業熱點,好比說“情人節”一朵玫瑰花可以追捧到多少錢,女神節,為自己女神狂歡,雙十一,為女神清空購物車。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女性,不僅僅是持家生兒育女,他們也是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之一,他們從以前的卑微中解放出來,成為家庭 這個國家的半邊天,他們從婦女變成我們女神,這一切都是他們該得的榮耀,我們作為男性,也應該更愛自己的女神。

在此,向自己的女神以及所有女神道一聲:女神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