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3月8日,湖北疫情一線的女醫護人員收到了一份來自馬雲的特殊禮物:每個月花唄額度翻倍、分期免利息三年。這份突如其來的禮物讓醫護人員倍感暖心,馬雲因此被稱為“暖寶寶”。

3月2日,馬雲基金會向日本捐贈100萬隻口罩。

2月25日起,援鄂醫護人員收到一份特殊的外賣,有奶茶、雞翅,還附有一張卡片:醫之大者,亦士亦俠!落款是“馬雲敬上”。

1月29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宣佈捐贈1億元支持冠狀病毒疫苗研發。

……

疫情期間,馬雲的一舉一動一如既往地引人關注。毫不誇張地說,儘管已經從阿里巴巴退休的他,仍舊是擁有巨大網絡流量的超級IP。這一成功打造企業創始人IP的範例值得各個企業認真梳理、吸取。

所謂IP就是在用戶心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符號、並形成可以不斷變現的知識財產(IntellectualProperty)的載體。簡而言之,企業需要人格化,企業最好的人格化就是構築企業家“人設”。打造創始人IP,既可以為企業帶來人流,又可以為企業帶來現金流。當然,創始人IP的成功可以促進企業發展,反之也會嚴重阻礙企業發展。那馬雲的創始人IP是怎樣煉成的?

馬雲的符號系統

頭大臉凹下巴小,兩眼滴溜溜轉,這是馬雲給人的外在形象,這形象深深印在社會大眾的心中,還深刻地影響了阿里巴巴,使這家公司有太多的馬雲印記,它的LOGO就是以馬雲的側臉畫出來的。

馬雲的符號系統是怎樣呢?歸納起來:“醜星+外星人+大俠+老師+電子商務教父+創業教父”的六星組合系統。

馬雲自認為長得醜,經常“自黑”,有言:“絕大部分男人的長相和才華是成反比的……長得好的人一般不需要努力,只有長得像我們這樣的人,要比別人努力得多。”

經常有人調侃馬雲長得像外星人,馬雲也樂於配合大家的“外星人之說”,強化這一符號系統,引來了無數熱粉。在做客中央電視臺《對話》欄目時,馬雲被問及“外星人”問題,無奈之下,馬雲既不完全反對,也不照單全收。他反問:“你們都見過外星人沒有?”2017年2月27日上午,馬雲現身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和四川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終於見到了與自己“撞臉”的青銅人頭像,他與三星堆青銅面具同框照相,笑稱“算是回家了”,網友戲稱馬雲三星堆之旅是尋根之旅。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馬雲有武俠情結。在企業內部,他推行武俠人物的花名文化,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馬雲多次說自己更像金庸筆下的風清揚,因為“他是老師”,而且“無招勝有招”。請金庸參加西湖論劍,練太極,主演《功守道》等等,都是在強化自己大俠的形象。

馬雲一直不忘老師之本,從創辦阿里學院到創辦淘寶大學,再到創辦湖畔大學和西湖大學,以及設立“馬雲鄉村教師獎”,一直在強化其老師的形象。在企業,員工們也稱他“馬老師”。

電子商務教父和創業教父這兩個形象,體現在馬雲具有傑出的演講才華,和對電子商務、對創業有超於常人的洞察與認識上。

馬雲創始人IP的傳播方式

創始人是造夢者、賣夢者、佈道者,要善於造夢、賣夢和佈道,注重儀式感和講故事,形成一個完美的故事鏈。創始人IP的傳播方式包括內部交流、媒體傳播、聯盟活動、公關活動、培訓教學、公眾演講、書刊出版等等,最後形成內部郵件、新聞稿、演講稿、PPT、圖片、音頻、視頻、書籍、動漫等“內容產品”,在用戶和大眾心智中留存為“金句”和故事乃至傳說。

需要強調的是,創始人必須注重儀式感。淘寶創業時,馬雲倡導的“倒立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一種儀式感。每個進入阿里巴巴工作的人,無論胖瘦、高矮,都必須在3個月內學會靠牆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勢超過30秒才算過關,女性要求10秒,否則捲鋪蓋走人。

創始人必須注重講故事。無論在內部還是在外部,該拍照就拍照,該錄像就錄像,該擺POSE就擺POSE,該SHOW時就必須SHOW,因為這些都是講好創業故事的必備功課,它們與做好產品和客戶服務的作用同等重要。不能在用戶和客戶心智中形成IP,沒有得到用戶和客戶的心理認同和情感共鳴,一切都是無本之末。比如,有人質疑:馬雲真的在湖畔花園家裡辦公時就提出阿里巴巴要做百年企業、成為全球10大網站之一嗎?“這是在編故事吧!”而馬雲當年早就準備好答疑了,講話已經錄下來了。

具體的傳播方式有:

內部郵件。由高層發出的帶有“內部”、“保密”、“個人”、“情感”等元素的內部郵件所營造出的神秘感,既迎合了媒體對獨家“內部消息”的追求,也激發了公眾的好奇心。因此,和官方的、公開的信息發佈相比,貌似不小心透露出的“內部郵件”往往能造成更有效的傳播效果,可以更有效地影響媒體和公眾。

馬雲早就看到了這種對外公關手段的優勢,他對內部郵件的曝光情有獨鍾,內部郵件已經不再遮遮掩掩,而阿里巴巴公關部也將內部郵件運用得爐火純青。從“希望新入職員工經歷五步驟”到“我們這麼辛苦,不是為了變成一群土豪”,從“冬天的使命”到“15年艱難坎坷,唯堅持相信未來”,從“將於2013年5月10日不再擔任CEO一職”到“首次披露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等等,阿里巴巴的每次輿論公關或者大變動,都先由所謂的內部郵件流出來。

2012年,阿里巴巴集團直接用官方微博公開馬雲的內部郵件,並帶上了標題。很明顯,內部郵件傳播已經成為阿里巴巴的一種對外宣傳策略。一方面,這些內部郵件比枯燥乾癟的新聞稿更富有馬雲的個性,更容易得到傳播。另一方面,作為郵件當事人,馬雲相當於業內的第一爆料人,這一事實使得業內對阿里巴巴種種變動不會產生過多負面傳言,為阿里巴巴建立起一道牢固的防火牆。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媒體傳播。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今天的新媒體包括微信、微博、視頻直播、抖音短視頻等等,都需要創業者鑽研和利用。阿里巴巴創業早期,新媒體沒有今天這麼發達,所以,馬雲非常善於利用傳統報刊雜誌、廣播電視進行傳播。他認識了在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工作的杭州老鄉樊馨蔓。樊馨蔓拍了一部名為《書生馬雲》的專題片,真實記錄了馬雲在京推銷中國黃頁的遭遇。沒過多久,馬雲在《人民日報》信息部做了一次演講,他憤慨激昂地說:“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搭上的是末班車,錯過了就很難再有機會了!”隨之,他又成了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的採訪對象。而出身於臺灣律師世家、擁有耶魯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的大咖蔡崇信之所以加入當時的小蘿蔔頭阿里巴巴,緣起也是來自美國《商業週刊》對馬雲的深度報道。

聯盟活動。無論是以阿里巴巴名義,還是以個人名義,馬雲主導或者創立了很多聯盟組織,包括網商聯盟、淘寶聯盟、江南會、中國企業傢俱樂部、浙商總會等,組織了很多聯盟活動。

這些聯盟都是馬雲和阿里巴巴的盟軍,是阿里巴巴的統一戰線。

公關活動。阿里巴巴的公關活動一直是與其市場活動緊密結合的。馬雲帶領阿里巴巴主場舉辦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包括西湖論劍、十大網商評選、中國縣域電商大會、“雙11”節、歷屆阿里巴巴年會,甚至《攻守道》這類電影。

馬雲將自己的武俠情結和俠義文化融入公關活動,西湖論劍是武林大會,十大網商評選活動、中國縣域電商大會和“雙11”節都是為草根立命,所以才能夠從內心深處打動用戶、客戶和社會大眾。

培訓教學。創始人的講臺主要有兩個:內部講臺和外部講臺。馬雲是十分享受講臺的人,他幾乎每天都在喋喋不休地講。馬雲主導創辦了一系列內部和外部學校,親自當老師去講授有關課程。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公眾演講。馬雲是著名的“會蟲”,幾乎所有頂級的新經濟商業論壇都有馬雲的身影,無論是中國互聯網大會還是中國綠公司年會,無論是達沃斯經濟論壇還是APEC會議,特別是在國際性的商業論壇上,他都會登臺發表演講,這使得他很早就成為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商業領袖。

書刊出版。國內出版了很多關於馬雲和阿里巴巴的書,有一些是阿里巴巴授權的,有一些是出版人獨立出版的。

經過上述故事鏈的打造,集合了諸多的馬雲語錄和金句,也沉澱了諸如5分鐘搞定孫正義投資、馬雲是外星人等傳奇故事,這使得馬雲變得有血有肉,有口皆碑。

馬雲的精神內涵

馬雲提出了很多新思想和新理論,帶領阿里巴巴探索了新式的企業組織制度,比如將價值觀納入考核體系,規定董事由合夥人提名,等等。這些都折射出他的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但這是所有企業家所必須具備的精神,並不足以表達馬雲所特有的精神內涵的本質。

馬雲不同於其他企業創始人的精神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從馬雲的個性特徵來剖析——推行武俠文化並實行花名制度,將企業文化稱之為“獨孤九劍”,後來又改為“六脈神劍”;主導大家倒立看世界並將之儀式化和制度化,並親自身體力行;將政委制度納入組織建設,並在公司內部設立黨組織和軍隊才有的組織部和參謀部,等等,都是獨特的,甚至稀奇古怪。所有這些都表明,馬雲最獨特的精神內涵就是四個字:特立獨行!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結語

經過多年的打造,透過特立獨行的獨特精神內涵詮釋,馬雲已經深深定格在大家的心智之中,從偶像級到領袖級,馬雲成為像喬布斯一樣的超級IP,產生超級影響力,成為創始人打造創始人IP最成功的典範。人不可複製,解構馬雲創始人IP的打造,能為更多創始人提供一種可以學習借鑑的範式——你不可能成為馬雲,但可以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馬雲的創始人IP 是怎樣煉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