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我也以為這些課文我都學懂了

其實當時只是會了

​真正的懂,是多年以後

人生賦予的滋味

需要在時光裡慢慢品嚐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刻舟求劍


小時候學這篇課文,覺得文中人是個大傻子。當時我們嘲笑那個文中人,笑聲很純粹,就是內心裡覺得,這個人連這麼簡單的一個常識都不懂,真好笑!


慢慢地,我覺得文中人不那麼好笑了。因為現實生活中就遇見了不少。很多時候,明明人已走,茶已涼,但還在那裡一開口就像當年。回憶裡全都是當年自己如何英勇的往事。歲月之舟已經駛離,他卻還在回憶裡尋找當年留下的那個記號。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挑山工


小時候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一步步前進的,哪怕是上坡路,哪怕還是負重前行。那時候覺得這種方式是最讓人踏實的,可能會多流汗,可能會遭致很多人的嘲笑。但是行行復行行,在每一個路口,都能見到那些還在堅持的人,那是一種觸動。


長大後,發現這種想法很單純。在前行的路上,很多人可能只會相遇一次,別指望在下一個路口你還能看見他跋涉的身影。剛進入社會那會兒,什麼都沒有,領著只夠生活開支的工資,一想到成家買房就頭疼。急功近利過,一度想一口把自己吃成一個胖子,忘記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負荊請罪


小時候以為,這就是廉頗給藺相如道歉,做錯了事,道個歉就行了。在小朋友之間,說對不起很尋常。


長大後才明白,成人的世界不那麼簡單,高傲是一種很難馴服的秉性,明明是自己出了錯,卻還可以理所應當的找無數個理由,大家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卻始終不願低頭認個錯。


給別人道歉有多難,越長大才越有體會!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這句話明明小時候就已經滾瓜爛熟了,但是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很脆弱。曾經有很多坎感覺自己邁不過去。走錯一步,就情緒崩潰,甚至於破罐子破摔。


人生很長,我們會犯很多錯,關鍵是知道錯在哪裡,不斷去修補圍欄的漏洞。羊走光了,補好羊圈重新來過。我們最怕的是從頭再來,但很多時候,只有從頭再來,才能迎來新生。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陳毅吃墨水


當初學這篇課文的時候,沒有太深的體會。墨水畢竟不好吃,只是自作聰明的覺得,這是騙小孩子的故事。甚至於有點功利心,就是認真學習就會有好的前途。


長大後,突然有一天會想起這個畫面,那種學習時專注的神情,讓人感覺很美。


據說世界上有些發達國家在教育子女時會把蜂蜜塗在書本上,讓小孩子去聞,從小讓他們形成一個條件反射,書本是甜的。以此來培養對於學習的興趣。我想說,這確實很幸福,因為在社會上你慢慢的就會體會到讀書多的諸多好處,還有專注做事的諸多好處。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駱駝和羊


駱駝高,羊很矮,他們各自用各自的長處去證明自己,看不見對方的長處,誰也不服誰。


長大後,在社會上遇到很多人,心中也不一定服他。不管是做茶還是搞文化,大家會用“文人相輕”來解釋這種現象。去年出了一本安化黑茶的書,引來很多前輩的非議。彼此之間,心中可能有一萬個“憑什麼?”承認對方的優點,正視自己的缺點,有這麼難嗎?


這事,小時候容易做,越長大卻越難了!


我們小學時學的那些課文,其實都是寫給我們成年以後看的


買櫝還珠


是珍珠重要還是包裝盒重要,小學的時候老師其實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長大之後,這件事感覺一直都沒搞清!早年間的月餅,這幾年的茶,包裝好看,內容不咋地。抓著華美的外表不放,看不見盒子裡的珍珠。這世間,又有多少人能透過繁華與熱鬧,直接洞穿內在的核心價值呢?我們幹過多少,為了盒子,丟掉珍珠的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