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保护区佛顶山攀登记

已经是第二次爬佛顶山了。第一次是去烧香拜佛,感受到佛顶山是一座“灵山",心诚则灵;这次是2015年4月11日,由石阡徒步队组织的一次100人徒步佛顶山活动,俨然一次大型的聚会,汇聚了四方英雄豪杰。


佛顶山在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奠定了作为石阡旅游开发的重要一极地位!我理解佛顶山被保护的原因在于它1800多米的海拔,保持完好的亚热带雨林,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第一次登佛顶山的游记中,我批评了佛顶山森林植破坏严重,这次,在坡脚就改走了一条堪称最美的登山路线,印象却大为改观。那就是沿着甘溪河溯流而上的登山路线,虽然这是一条进山远路,但通过曲折的深山峡谷,我充分领略了佛顶山优美的河谷自然风光:茂密的亚热带雨林中,一团团杜鹃花热烈绽放,一条条瀑布欢快地流淌。涉水经过深涧,有水流飘过头顶,感觉到丝丝清凉;路过悬崖,则心惊目眩,生怕掉进碧绿的深潭,过河时,石面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冷冰冰的水里,我们一个徒友经过时,就因为掌握不住重心,掉进水里,全身湿透。扫兴不已,提前退出了活动。为她难过!

其实走完了甘溪河,才真正开始登山的路程,我们在半山百姓家吃了早饭,开始了痛并快乐着的佛顶山之旅!

沿途的风景不细述,总之一路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人类的生命力就是这样一步步征服佛顶山的,一批批开发佛顶山的先民,在这曾经野兽横行、瘴气弥漫的佛顶山深处印上了人类的脚步!可是我们却在爬山的疲累面前畏途不前……

爬山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而言,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累,脚下拖不起脚步,全身乏力再一次考验起我来,这种感觉早就不再有,可是今天不得不再一次克服它,只有这样,才能征服佛顶山,完成一生不可能有许多次的佛顶山旅行!喇叭又响起了,那是队员魏中敏用来鼓励大家前行的音乐,不过对于疲累的人来说,那种吵闹真是一种痛苦,我开玩笑说:等赶上那放音乐的老魏,一定把它砸了!

终于临近山顶了,那里是施秉的地盘,山路口有曾经封锁的痕迹,原因可能是石阡、施秉两地争夺过佛顶山。内事不决问百度!原来200多公里的佛顶山,石阡就占了160公里,主峰也在石阡县范围,施秉仅占25公里面积。可是在施秉,他们仍然称为‘’施秉佛顶山‘’,可见施秉人对佛顶山的钟爱!每年6月29日庙会,石阡、余庆(占据佛顶山5公里面积)、施秉三县的香客源源不断,我在2010年庙会就领略到这一盛况!要是两个县能够摈弃前嫌,一起携手开发佛顶山,共同发展,那可是一件美事吧!特别提示一下,从施秉马溪乡有一条非常没的爬山路线。

不要以为登上顶了就到佛顶山了,要到达主峰可还有相当一断路程,沿着断裂带山脊,也就是人们说的薄刀岭,一路向主峰前进,几上几下,还真考验人的意志。一个队友拄着拐杖,嘟嘟囔囔的叨念:‘’老子说不来硬要叫老子来,回去就把群退了”!憨态可掬!的确,我爬得一点也不轻松,突然有头晕的感觉,只得靠在树上,待症状缓解再前行!徒友们说是空气稀薄的缘故。值得一提的是山上到处开着不知名的野花,可惜的是这里的春天到得迟,成片的杜鹃刚刚打花骨朵,要是再有半个月,等到天更蓝了,杜鹃花满坡怒放,大家可能都舍不得离去呢!

终于看到了佛顶山最美的风景,那是一颗迎风生长的树,虽然经历风雨,它还是顽强的活着,成了一棵顺风树,让人在赞叹树的顽强的同时,也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佛顶山主峰是位于石阡县范围内的“金顶”,据说这里曾经香火兴旺,是黔东地方重要的佛教圣地,如今却只剩一个石头破庙,供奉着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除庙会外,平时少有人迹。我们恭恭敬敬地向菩萨着了个揖,一是出于对神灵的敬重,也是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谢谢老天给一个干净的地方供我们旅行、探险、摄影,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次的净化!


国家级保护区佛顶山攀登记


国家级保护区佛顶山攀登记


国家级保护区佛顶山攀登记


国家级保护区佛顶山攀登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