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工具決定工藝,工藝決定工痕。從商周到漢代,工具不斷髮展,工藝日趨先進。通過了解工具,並系統學習每種工具所形成的工痕特徵,才是我們進行工藝鑑定的重點。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史前時代,原始工具階段,以石、骨、木、竹等治玉。如上圖,利用石器進行片切割。切割過程中,會留下平行線痕跡,且由於工具粗放,痕跡也會顯得粗獷、樸拙,但是很有味道。很多史前玉器都會有這樣的殘留痕跡,有片切割,也有線切割。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史前到商周,在進行陰線加工時,常用細石器,多為火山燧石、尖銳的瑪瑙等,即所謂“它山之石”。徒手抓握細石器,在玉器表面刻劃,容易產生抖動,從而難以定位,出現斷續痕跡及衝出痕,轉彎處多見交織放射狀劃痕,如下圖,這是鑑定要點(劃重點)。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從史前到商周,細石器一直被用來作為陰刻線製作工具,要牢記工痕特徵,區別後期的砣工。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夏商至漢代,金石並用階段,金屬工具與細石器、砂岩類工具等共用。砂岩可以直接進行磋磨,也可跟解玉砂一起,形成的痕跡比較規整,底部常為細密平行、間隔不等的條痕(如下圖)。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春秋早期,出現砣機,戰國時期,出現鐵砣,加工效率大幅度提高。戰漢時期,大批精美的玉器被製作出來,中國也達到了玉器加工的頂峰!

5張圖片學習史前到漢代古玉的工具及工藝,提高鑑玉眼力(乾貨)

古玉鑑定離不開對比分析,本文主要從工具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轉發,咱們一起養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