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藝術學院中的畫室很大,但終歸不能佔據所有人的心。一群年輕人走出畫室,帶著面對自然寫生的勇氣,迎擊著時代的批判與嘲諷,在藝術的銀河中悄然開創出自己的領域——“印象派”誕生了。

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16世紀意大利出現藝術學院,希望藝術能夠有統一的理念,風格,認知。為藝術教育奠定了標準和基礎後,藝術學院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為畢業生籌謀出路,建立他們的知名度。自18世紀初開始,學院每年(或每兩年)就會舉辦沙龍藝術展。沙龍藝術展可以說是當時畫師最高級的殿堂,送往委員會的作品不計其數,但真正能夠展出的寥寥無幾,其餘作品都打入“冷宮”。

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但在拿破崙三世,為表示當時的公正,舉辦了“落選者沙龍”藝術展,讓世人自己判斷作品的好壞。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是一幅轟動整個畫壇的作品。這副畫在1863年“落選者沙龍”裡面展出,引起了罕見的轟動,連拿破崙三世都惱怒的拿著鞭子想鞭打,遭到了評論界和新聞界的猛烈攻擊,被咒罵為"無恥到了極點"。卻也收穫了一大批年輕畫家的追捧,這幫人被當時人諷刺為"馬奈幫",馬奈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然而現實卻狠狠地回應了他們,接下來的幾年,這批藝術家的作品一一被沙龍委員會打回頭,同時也面對著時代的批判與嘲諷。直到最後,眼見沙龍無望,這批年輕人一於放棄沙龍,毅然組織小眾藝術展,以藝術先鋒自居!

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當188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畫家舉辦展覽時,一名新聞記者諷刺莫奈的一幅畫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 只能給人一種印象"。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這時“印象”正式進入人們是視野,而追隨莫奈和馬奈的一眾年輕藝術家被諷刺為”印象派”,於是“印象主義”也就成了這個畫派的桂冠。風靡全球, 影響深遠的世界性畫派——印象派,就此誕生了。

印象派:現實版的“莫斯少年窮”,與敵意之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