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考研複試如何備戰,看這裡

2020年對於考研學子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最洶湧的考研人潮撞見了最煎熬的等待: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341萬;新冠病毒疫情打亂了正常的複試節奏。在這段特殊時期,考研學子如何才能調整好心態?如何以良好的狀態備戰複試?複試中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如何完成調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經驗與方法。


疫情期間,考研複試如何備戰,看這裡


Q1:千呼萬喚的複試分數線何時公佈,複試何時進行?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於2月3日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各招生單位在疫情流行期間不舉辦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及時部署本地區本單位2020年研究生考試招生有關工作方案。這就意味著,在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各大高校均不會開展複試工作。考生切忌病急亂投醫和道聽途說,盲目相信一些小道消息,自亂陣腳。在官方複試分數線公佈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現在考生們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及時關注信息,不輕信非官方消息,合理利用時間,安心複習。


Q2:可能會採取什麼樣的複試形式?

至於複試的形式,很多高校都表明會根據疫情發展狀況和教育部及省級教育部門的統籌安排組織複試。對於廣大優秀才俊來說,不管是現場複試還是遠程網上覆試,是金子總會發光,相信你的優秀學術科研潛質會被青睞。


Q3:2020年研究生擴招18.9萬,分數線和錄取比例會有哪些變化?


繼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後,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將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預計同比增加18.9萬人。


疫情期間,考研複試如何備戰,看這裡


(一)擴招是不是意味著錄取的幾率更大了?

一定程度上或者在某些專業是這樣的,但不是全部。翁鐵慧副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也說明了擴招將向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的領域傾斜。其中,碩士研究生擴招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人工智能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二)擴招比例這麼大,今年複試分數線會不會降低?

從報考數據來看,2020年報考人數增加了17.6%左右,擴招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報錄比。在2019年9月份各高校公佈的擬招生計劃中,我們發現部分自劃線高校招生規模不升反降,而且還有一部分高校不接收校外調劑,也就是說,他們有足夠的一志願生源,所以複試分數線下調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建議考生暫時參考去年的國家線,好好準備複試,尤其是初試成績不理想的考生,爭取在複試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疫情期間,考研複試如何備戰,看這裡


Q4:受疫情影響,今年複試工作基本確定推遲,時間充裕了,複試該準備哪些內容呢?

從備考時長來說,初試差不多佔用了大半年甚至一年時間,但從重要性來說,初試和複試成績的佔比各學校也都不同,有6:4的,也有5:5的,有些學校有些專業甚至是4:6。“初試的資格,複試定錄取”這句話,是複試重要性的最好概括。


那麼複試該準備哪些內容呢?首先,要了解政策。查閱相關高校往年的複試辦法,尤其是總成績折算辦法,有側重的複習才能揚長避短,取得佳績。其次,破除高分一定錄取的誤區。初試是複試的敲門磚,初試是考察大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複試則更關注專業素質拓展。考查的方式很靈活,除了筆試專業課外,更多的就是面試了。


疫情期間,考研複試如何備戰,看這裡


面試講究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感,是對話感和第一直覺下的主觀印象。因此,提醒高分的同學一定不要沾沾自喜,複試大軍中人才濟濟,不要因為馬虎對待面試而名落孫山。同樣,成績剛剛擦線的同學也不要自暴自棄,從往年經驗來看,也有不少剛過分數線的同學在複試中華麗逆襲的戰例。最後,內容是重點,細節也重要。


對於專業課知識的面試,問題通常有3種,一是本學科的前沿問題,二是導師研究領域內的問題,三是自己在本科階段學到了哪些相關知識。除了這些,面對面直接接觸,導師會對你的性格、興趣、特長、思想道德素質等觀察入微,最後會通過這些綜合的表現,判定你是否具有再接受培養的潛質。所以,除了專業知識,大方得體的穿著,真誠的眼神溝通,一份簡潔精美的簡歷可能也會對面試大大加分。


Q5:分數不太理想,該怎麼辦?

國家針對首考失利的考生還有一項補充政策,那就是調劑,調劑就是給高校和考生雙方一次再選擇的機會。


最後,衷心祝願考生們都能旗開得勝,取得佳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