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線上——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這樣貼心服務

從線下到線上——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這樣貼心服務

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是為市內四區提供不動產登記服務的重要窗口部門,目前,中心80%以上的業務都實現了立等可取,辦事時限穩居全省第一、持續在全國同行業中處於一流水平。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作為全市直接為企業、市民服務的窗口部門,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和開展不動產登記業務“兩不誤”,體現了特殊時期不怕困難堅守一線的擔當精神和關注民生共克時艱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從線下到線上——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這樣貼心服務

疫情防控初期 不關窗口不停服務

疫情防控初期,在其他省內同行紛紛關閉窗口之時,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響應市政府和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關於登記服務窗口不停服務的要求,從正月初四開始,就立即按照上級部署,研究和籌劃防控期間開展不動產登記工作的有關事項及應急預案,並做好防疫期間物資準備及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正月初五,中心就組織軟件公司研究開發適應疫情防控期間的預約服務模塊。由於提前準備工作做得早,籌劃到位,有力保障了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於1月28日推出《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疫情防控方案》九條舉措,並於2月2日晚正式向社會發布,告知廣大市民自2月3日起,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以“微信公眾號預約”和“電話預約”的方式向社會提供不動產登記服務,實現了市政府“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不關窗口,不停服務”的要求。2月3日,當天就為市民辦理了50餘件手續,預約來辦事的市民都對登記窗口在非常時期還能開展服務表示感謝。隨著疫情防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和社會對登記服務需求增多,登記中心隨之增加網上預約號量,由剛開始試運行時的50個號限增加到450個號限,與此同時,中心預約辦理業務種類也在不斷增加,先後增加了四個批次登記類型並向社會公佈。目前,通過“微信公眾號預約”和“電話預約”可辦業務種類已達32項,基本滿足了疫情時期企業和群眾登記需求。為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3月2日,將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設為“無需提前預約”類型,可持相關材料直接辦理。

疫情防控期間 做實做細各項防疫工作

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是涉及民生的重要窗口部門,針對日常登記服務大廳人流集中、人員成分複雜等實際情況,中心嚴格按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編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中關於場所防疫和人員管控要求,逐條對照,一一落實,並明確責任,3月3日專門組織一次大複查,以防鬆懈。中心主要領導每天都親自督查,嚴抓落實,要求大門保安人員身著預先購置的防護服等裝備上崗,並做好“兩檢一問”,遇有情況及時報告市疾病防治中心;2月3日,開放窗口的第一天,該中心發現之前購買的手測體溫儀不準,便當機立斷緊急聯繫購買了兩臺紅外線成像監測設備,大大提高了測量體溫精度,築牢了登記服務大廳“入口關”;為減少群眾在大廳聚集等候時間和跑腿次數,登記受理完成後,除立等可取外,屬市內四區的不動產權證,中心安排通過快遞業務為住戶免費郵寄;同時,登記服務大廳每天保證早晨、中午、下午和晚上4次消毒,設置專門汙染物垃圾桶,收集市民丟棄的口罩等可能汙染物,要求大廳工作人員一律按規定做好自身防護工作,佩戴防護裝備開展登記服務。自疫情防控以來,中心“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兩手都要硬”的有力措施,保障了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作為全市較大服務窗口,期間沒有發生任何意外情況。

面對疫情 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

疫情期間,企業、市民來辦的一定都是急事,必須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特別是在全國人民攻堅克難、全力打好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更應當把服務工作做好、做實、做到位,尤其是涉及企業復工復產需要貸款、還貸等業務,更是耽誤不得,考慮到企業和市民在融資和財產登記方面的需求,中心主動聯繫大的金融機構和中介代理公司,摸清底數,儘可能解決好他們的實際困難;對企業急辦的抵押手續能夠做到不動產登記服務與企業復工復產“同頻共振”,第一時間給予安排;考慮到銀行為企業、個人辦理貸款急需進行批量查詢,就馬上開通了批量查詢窗口,受到銀行行業協會的讚揚;瞭解到群眾開具購房資格證明的需求較多,就立即在“微信公眾號預約”上增加了相應的功能,僅兩天時間就為近百戶市民家庭辦理了購房資格證明;我市組織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期間,中心採取“特事特辦”方式,及時為一名即將去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辦理了登記手續,解決了她的後顧之憂。

截至3月3日,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累計為企業和群眾辦理各類不動產登記手續12022件,為取得我市防控戰“疫”的全面勝利和積累非常時期窗口服務經驗做出了應有貢獻。期間,中心窗口堅持向社會開放,使幹部職工隊伍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經受住了疫情防控中的各種考驗,所有出勤同志都能發揚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精神,克服各種困難,信心十足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從線下到線上——大連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這樣貼心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