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餐飲業停工已經將近2個月了。大家都在期待復工,只有開門營業了,才算是有了盼頭。


但是復工了,不少餐飲老闆又犯了愁:嚴格的經營要求、尚不穩定的時局、搶不到的口罩和額溫槍……都是餐飲恢復堂食路上的座座大山。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比顧客還要緊張


從二月底開始,疫情在中國的影響逐漸趨於緩和,各地餐飲業陸續恢復堂食經營。


餐飲恢復堂食,也給不少依靠餐飲引流的商圈增加了活力——消費者終於不是一進商場就直奔超市了。


但剛開業的餐飲人卻在營業第一天顯得格外緊張。


“入店出示健康碼,配合測溫登記。


按店內指引,間隔就坐,每桌間距至少1.5米,每桌不超過4人。


文明就餐,不設等位區。


鼓勵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另外,客人除就餐時間外,在公共區域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會有工作人員在商場不定時巡邏提醒。”


以上這些還只是防疫部門和商場的官方規定,不少商家為了盡最大努力排除疫情隱患,真可謂是操碎了心:


測溫洗手再進店


座位餐具一客一消毒


“麻煩出示一下健康碼。”


“請到這邊量一下體溫,登記下個人信息。”


“您好,用免洗洗手液先洗個手吧。”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每到一家店門前,消費者都會被要求出示健康碼、測體溫、登記、洗手,一套流程十分嚴格。


每桌客人就餐結束後,商家還會對位子、餐具全部重新消毒一遍。


像譚鴨血火鍋店,除了常規的紫外線消毒櫃外,還特意另外購置了高溫蒸汽消毒盒,用來對餐具進行二次消毒。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有顧客調侃,本來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出來吃頓飯已經夠緊張的了,沒想到商家居然比自己還緊張。


員工復工難,管理層都在跑堂


眾所周知,復工三件套:口罩、酒精、額溫槍,最近可是搶手貨。


不少餐飲老闆想恢復堂食,卻根本買不到足夠的裝備給自己的服務員。


還有些餐飲老闆,好不容易買到了口罩、酒精、額溫槍,卻因為員工的老家在隔壁省,一下車就被隔離在家,無人上班而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當然,客觀原因下,餐飲的堂食恢復都需要循序漸進,杭州樓外樓總店3月1日開始恢復堂食,雖然室內同時接待人數不超過100人,但首日員工數只有40多人(平時樓外樓總人員有485人)。


為了讓經營過程不出錯漏,就連樓外樓的管理層、總廚都紛紛成了一線員工。


餐位和用餐人數都有限制,營收依然得靠外賣


在觀望了一週多時間、全省新增確診人數連續為“0”的情況下,成都也終於迎來了首波恢復堂食的餐飲門店,其中多以火鍋為主。


然而之前看到#疫情一結束就去吃火鍋#話題被刷上熱搜的餐飲老闆,好像並沒有看到他們想要的景象。


首先是前提條件不允許,據大龍燚火鍋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6日,大龍燚暫時開啟了玉林總店、外雙楠店的堂食經營。


恢復堂食首日來的人並不多,因為門店就餐人數需嚴格按照政府要求來執行,餐位和每桌用餐人數都有限制,每桌不超過4人。


且消費者最先需要在線上進行預約,進店則要佩戴口罩、鞋套,測量體溫、消毒洗手,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封膜上菜,超三人用餐實行分桌就餐,整個過程較耗時較長,無法像以前一樣服務數目較大的消費者。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大龍燚方面表示:“目前戰疫還處於攻堅階段,我們認為要恢復消費者的消費信心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這段時間,大龍燚仍以發展外賣為主。


據悉,因為疫情關店導致大龍燚二月份堂食業績下降93.58%,大龍燚將所有精力用以發展外賣,並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每日訂單量達1500單,2月份外賣營收700萬-800萬,業績達到往常堂食的80%。


本以為熬過3月就行,現在看來得熬到6月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可以說是這個疫情期間,最出名的餐飲人之一。


手撕員工聯名信後,老鄉雞獲得了中信銀行 1 億元授信,隨後一些門店的營業額也逐步恢復到平時的 30% 左右。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手撕員工“降薪聯名信”


但束從軒依然不太樂觀。


根據《中國企業家雜誌》的採訪,束從軒認為,接下來3個月,才是最為艱難的。


他表示,很多餐飲企業都說自己最多撐3~6個月,實際情況也是這樣。


不會有人把手裡的錢放一年這麼多,雖然餐飲企業沒有明確的預算管理標準,但大部分企業的現金流基本上就是3~6個月,創業企業可能會更短一些。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還有一段更艱難的路要走,真正的虧損還在後面。


現在餐飲企業復工,開店營業,實際上每天的翻檯量也就一兩桌,只要開店就會虧損,要付人工、水電、房租等各項支出;


但不開店,老顧客就會流失,這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選擇,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最難的時期就是從現在到6月份,就像下雪一樣,霜前冷雪後寒,冰雪融化的時候是最冷的。


餐飲企業想要從疫情中恢復,除了硬熬,一是要藉助“藥”也就是外力,比如政府減免稅費、物業免房租等政策;


另外就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增強“體質”,比如加強外賣業務、精細管理減少浪費、讓採購變得更精準等。


創始人很重要,但光靠他一個人肯定不行,最後還是要大家一起來,所以在這期間團隊的意志堅定非常重要。


如果你已經在連鎖,或者你想發展連鎖;


如果你遇到戰略不清晰,模式不懂如何規劃;


如果你標準化不知道從何說起,督導體系不知道如何建立;


如果你不懂得招商,也不知道如何啟動招商,怎麼做合夥人模式等;


專注連鎖為企業做落地方案,16年實戰落地經驗推薦vx:mojiesheng023108

《連鎖全家桶》:包括連鎖戰略,模式創新,標準複製,品牌授權,特許招商,門店合夥,資本力量,大咖秀場,社群運營,瘋狂店長等10大內容,400節線上視頻或音頻,1年時間無限回放,線上碎片化針對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