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現在國內的室內設計大有發展,但用了大量裝飾材料造成“藝術牆”,其中有裝修公司提高收費的利益帶動裝飾風格,使繪畫和獨立藝術品靠邊僅成為點綴。我的理念是應由藝術家動手,以創作藝術作品為主,思考大的藝術空間,習慣和感受抽象環境,這對現當代空間裝置藝術的創造,有“實踐出真知”的莫大好處。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現在國內的藝術學生被社會性驅使,在學習過程中還是侷限於平面的狹小空間,傳統的技術追求佔去大部分精力和時間,有的甚至一生。如果說國家經濟最終的第一生產力是科技的創新和發明,那麼畫家的“第一生產力”是什麼?應該是藝術的創新,如發明家般的創造,而藝術的創造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從自我做起。

自我家居藝術創造有一個好處,可以多次更換,是一個藝術的練兵場,這對國內裝修大興的藝術牆是不可能的。房子有了基本設施,下一步應該提供各種藝術趣味和創造的可能性,所以牆面可以不用花裡胡哨的裝飾材料,要以藝術品為主基礎。土豪藝術牆是藝術作品的天敵。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有個朋友是澳洲一家大公司的建築設計師,我向他請教房屋改建的問題,他卻一問三不知。有一次我從國內寄來一集裝的傢俱,他一籌莫展,動手能力之差,超出我的想象,最後花了大筆錢才完成組裝。澳洲是一個相對平等的國家,藍領的收入與白領相當,有些甚至超過白領。住在澳洲的別墅,首先看你有否動手能力,否則到處是用錢的地方。

今天的美術學院專業教育,還是以傳統方式為主。其實學美術可以從自己的家做起,把它當作藝術實踐的操練場。要創作美感的現代藝術,又要平衡整體的家居環境,讓寫實和抽象的技巧得到實際的發揮,不斷精益求精,學生們一定能獲得更大的進步。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我喜歡親力親為,自己設計,自己製作,在製作過程中不斷修改設計。我把房屋改建的每一個部分看成是裝置藝術,大型雕塑。 家大門入口的牆面,我用“樂”字創作抽象畫。玄關不大,挖牆入畫可以節約空間,又增強立體感。要有平靜穩定的感覺,色調與大門呼應,入門寬鬆自如,是回家的第一享受。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作者3D繪畫作品:《冬日木林》

客廳後面的現代繪畫結合局部雕塑,取名《冬日木林》,靈感來自《阿凡達》電影中的奇特樹木造型。用特技製成,奇妙樹幹的神秘對話,表現自然界的靈的生息。用局部樹枝的真實雕塑感,與較抽象的流動藝術技巧結合,是製作的難點。有左方的枯枝突破畫面,令人有室外自然與室內陳設的對比,向右轉入抽象,右側有冬日季風,蕭瑟凜厲,氣勢由靜轉動,表現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神秘境界。此畫大尺寸,照片與實際效果相差很大,讀者只能自己添加想象。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客廳入口處有兩面牆洞,放大其中一個雕塑可看局部。現代雕塑和抽象畫一樣,講究的是氣韻,畫容易一些,如同書法,可以一氣呵成,但雕塑是刀刀刻磨而就,要有耐性。現代雕塑不是中國的玉雕石刻,有代代相傳的工藝和傳統設計,有經驗文化千年修煉的慣性製作。我的這對音樂雕塑是為家居創作的。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自己動手美化家居,要根據房屋的原有結構和條件。好的室內設計很多,但要實現花費不菲。藝術家自己創作,可以很好的實踐,也可省錢,變廢為寶。

藝術家的畫起到了裝飾的作用,用心創作好的作品,掛著欣賞,又可通風保存。以上是我十多年前創作的,是典型的澳洲花園,小徑通向馬路車道,遙望遠方,海天無際。這是一個旭日初昇的早晨,人們喜歡室外早餐,是真實的澳州家庭寫照。去掉傳統四方框,用葡萄藤做自然伸出的外形,也是室外移入室內的感覺,立體的外延體現實物的質感,是我以前某一時期的自然唯美主義其中的一幅。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廚房是進食的地方,左邊牆掛油畫水果,色彩強烈,跳躍,手法是印象主義加表現主義。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為了配合木門的感覺,買了中國來的小鐘,創作一個壁雕,也可稱壁掛,算是工藝品,可以打破通常概念的純藝術觀,藝術,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右側是與左面的鐘成對,去荷蘭時買了個木屐溫度表,放著沒用,這次鑲入壁掛也是物盡其用了。

家居的藝術美化,是可以信手拈來的一個遊戲

在餐廳進食,少不了蔬菜,現代人追求飲食健康,創作一幅表現廚房的油畫掛在牆的另一側,與水果的油畫相對,還是用現代的技法揮灑自如,又用厚堆的顏料加強重量和立體感,兩副畫風格一致,形成一對。

我自學現代藝術,不僅從各大現代藝術博物館和理論書中吸取營養,更重要的是利用對自己家居的藝術美化,創作現代視覺藝術作品。我製作多次,也毀掉多次,正中了那句藝術家的老話,最好的創作,永遠是我的下一個作品。(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