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疫情下的中小微企業如何“自救”?

2019年年初,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一句話:2019年將會是過去十年最難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最容易的一年。他是個預言家。


但誰知道2020年開局就已經這麼難了啊!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說:“本以為2020年只是個‘困難模式’,誰知道現實的挑戰是‘地獄模式’ ”。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1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帶來的影響


沒有收入,負債表惡化。

社會恐慌心理影響消費慾望。

縱然困難重重,對於創業者而言要做的更多的是——轉危為機。


基於目前各大互聯網平臺對疫情的即時傳播及數據更新,我們逐漸瞭解到此次疫情帶來的影響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對於創業者而言,也必須深刻認識到疫情帶來的影響。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首先,沒有收入,負債表惡化。


根據《柳葉刀》發表的一篇數學模型研究推算,此次疫情的影響時間很可能會超過三個月。這直接帶來的影響是:很多企業會沒有收入。餐飲、旅行、線下零售、線下培訓等行業在疫情和租金、人工的重壓之下,都在盤算著還能撐多久?

其次,社會恐慌心理影響消費慾望。


基於對疫情傳染的恐慌,大家會本能的減少外出消費的行為,這將導致社會消費和經濟活動的收入大幅下降,也將影響到一些行業在一季度甚至半年內的收入。但員工工資、稅收等剛性成本依然不會有太大變化,而消費水平的降低將會衝擊到原本的經濟鏈條。

縱然困難重重,對於創業者而言要做的更多的是——轉危為機。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2以史為鑑,17年前他們做對了什麼


03年的京東不過是個賣光盤的。

旅遊業大裁員,只有攜程一個人沒裁。

餐飲業歇業率70%,海底撈開啟送火鍋上門。

丘吉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


線下零售:03年的京東與劉強東


17年前,京東還和電商沒有任何關係。那時的京東全名叫“京東多媒體”,是一家主要賣CD光盤和刻錄機的公司。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小公司,從中關村海沙市場一個幾平米的小小櫃檯起步,用4年多的時間,成為全國最大的光磁銷售商,一度佔到全國光磁產品60%的市場份額。

2003年,京東多媒體已經開到12家店。原本劉強東在年初就已經規劃好當年要把門店數量開到18家。然而,突如其來的非典,讓他的擴張之夢成為泡影。同時,由於受到非典的影響,所有商場門可羅雀,劉強東原本囤的貨都積壓在了倉庫。


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生意完全凍結,而人員在櫃檯還有感染的風險,不得已之下,劉強東把12家店全部關閉,大部分人員暫時回家。他自己跑到人大西門超市,買了一堆火腿腸、方便麵、礦泉水,和6名員工留守銀豐大廈辦公室。

當時,京東多媒體的賬面有兩千多萬資金,但是北京非典爆發21天,就虧掉了800多萬,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只能撐三個月,就要倒閉了。當時大家都傳言,非典至少要六個月才能過去。按照這個虧損速度,京東必死無疑。劉強東每天給6名員工做完一日三餐,就在那裡發愁。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有一天中午,他們喝了點酒,一個個在那長吁短嘆,其中一個經理說,我們為什麼不在網上賣東西呢?劉強東一聽,覺得很好,立馬去開通了寬帶,開始每天泡在網上,看看能不能通過網絡推銷出去一些產品。


剛開始,他們不知道哪裡可以賣,就在搜狐、新浪的新聞下面的評論欄發廣告。結果發了幾天也沒有一個客戶。當時北京的CD圈都喜歡逛一個名叫CDbest的bbs,劉強東也在這上面發帖,一個版主跟帖說,這家公司我知道,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家不賣假光盤的公司。這位版主是論壇的創始人,在論壇很有影響力,就因為他這一句話,京東一下子就有了21個客戶——這是京東歷史上第一批電商客戶。

這批生意讓劉強東看到了一個新的生意模式。後來,劉強東靠著在網上賣貨,撐過了非典。非典過後,他的線下商城又迎來的火爆的生意,但是,劉強東經過那段時間的試水,判斷中國將迎來電子商務的大爆發,他決定自己開一個電商網站。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目前,京東的市值是5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00億元。

很多年以後,劉強東說,是非典成就了我,成就了京東。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旅遊行業:03年的攜程與梁建章


如果說,賣電器還可以通過在網上銷售的方式來抵抗非典的影響,那麼旅遊行業,就完全沒有任何辦法去逃避,唯一能做的,就是硬抗。

2003年非典疫情公佈後,各地都發布旅行警報,所有的醫學建議,都要求大家儘量呆在家裡,不要出門。當時的攜程,每月交易額剛剛在上年度突破了1億元大關,中國旅遊市場的高速增長,讓梁建章信心滿滿,提出了上市的目標。

結果,非典的到來,讓旅遊業驟然走入寒冬,攜程的收入也不出所料地銳減。這時候,別說上市了,就連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誰都不知道非典要蔓延多久才能熬過去。同行的很多公司,只能紛紛裁員應對。攜程的人也陷入了絕望。

在危難之際,創始人梁建章成為了定海神針。他堅信中國政府能控制好疫情,並且非典之後,旅遊市場將迎來報復性的增長。


梁建章沒有像同行一樣大幅裁員,而是保留了幾乎所有員工,尤其是一千多人的呼叫中心。為了控制人力成本,梁建章規定,所有管理人員只上半天班,拿60%的工資。同時,趁著業務低迷的時間,攜程在內部舉行了大量的培訓和業務流程優化,提升員工的能力。他給全體員工寫信,告訴大家,“非典過後,攜程會更好。”這句話,成為那段時間攜程內部最重要的口號。

果不其然,到6月份,非典疫情過去以後,在家裡憋了三個月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旅遊,中國的旅遊市場迎來了大爆發。那些裁員的公司一下子措手不及,錯過了這波業務大發展。而兵強馬壯,養精蓄銳已久的攜程,則迎來了大豐收。

這一波高歌猛進,直接讓攜程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2003年12月9日,攜程成功登錄美國納斯達克,創下了3年內納指IPO首日漲幅最高的記錄,併成為互聯網泡沫破裂以來,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此時距離攜程深陷非典危機,僅僅只過去了半年。


目前,攜程的市值為1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0億元。如果沒有非典時期的樂觀、堅持和苦熬,攜程又怎有今天的輝煌?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餐飲行業:03年的海底撈和張勇


今年的肺炎爆發,好巧不巧地趕在了春節這個檔口。因為不能聚餐,大批的年夜飯訂單被取消,囤積的雞鴨魚肉也消耗不掉。這樣的情況,不免讓人想起了 03 年非典。2003 年非典型肺炎時期,對消費信心造成重大影響,餐飲業“冷得結冰”,嚴重地區的餐廳歇業率高達 70%。

當時的海底撈也未能倖免,營業額直線下降,斷崖式下降了95%,平時人聲鼎沸的店裡變得冷冷清清。當時西安店的經理楊小麗思來想去,提出一個策略:客人不願來店裡,那我們就送火鍋上門。第一天送餐,第二天去取電磁爐。


於是,海底撈在報紙上發佈了一則廣告。在外賣還沒有興起的年代,送火鍋上門還是個新鮮事。訂餐電話很快被打爆了,憑藉送火鍋上門,海底撈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不僅如此,這一舉措在當時還被《焦點訪談》欄目報道,給海底撈帶來了巨大的曝光量,張勇沒花一分錢,打了一個最響亮的廣告。“非典”過後,海底撈門口每天排成長隊,日接待量已是之前的數倍。陰差陽錯間,海底撈意外吃了一波“疫情紅利”。


楊小麗後來還成為了海底撈的首席運營官,在本次新冠疫情中擔任第一副總指揮,負責門店員工安置與防疫。張勇在這次疫情中的反應速度也更快了,1月23日武漢封城當天,就緊急成立防控疫情總指揮部,5位高管悉數投入戰場,並在當天成立了武漢總指揮部,2天后在全國24個城市區域都建立了現場指揮部,涵蓋所有門店。


不得不說海底撈的反應速度、戰略決策、信息傳達和末端執行的能力,比起03年的陰差陽錯,顯然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17年過去,海底撈市值約1613.8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455億。


3抓住機遇,轉危為機


真正做事的人,從來都沒有時間恐慌,他們想的,永遠都是如何解決問題。

當前的新冠疫情,和17年前的非典,何其相似。很多創業者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的,也與劉強東、梁建章以及張勇曾經歷的,一定也有很多共通之處。

我們應該從劉強東、梁建章、張勇身上,學習那些樂觀、堅強的精神,以及逢河架橋、逢山開道的態度。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真正做事的人,從來都沒有時間恐慌,他們想的,永遠都是如何解決問題。

這裡也借用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對創業者的幾點建議:

第一,提高我們對於危機的認知力,提高應對危機的心力。


第二,認知清楚,才能決策正確,才能轉危為機。


第三,創始人心力強,才能穩定軍心,才能順利轉型。


第四,跑贏同行,你的微觀努力,能夠部分抵銷很多宏觀上的影響。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剩者為王。在這次危機中,有些體質比較弱的企業可能會消失。


第五,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標。生存和保住份額是今年的目標,而不是盈利。


第六,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也許這個危機是你脫穎而出、跑贏市場的一個轉機。所以,創業者要把危機變成你的轉機。


這次疫情對於創業者的堅定性、團隊穩定性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創業者能夠贏得這場考驗,將會得到市場巨大的獎賞。


那麼,如何穩定自身和團隊?

第一,立即開展全員就地工作,為疫情之後積蓄勢能。

第二,讓全員儘快進入工作狀態。

第三,創新業務模式。

第四,在工作中,多使用遠程工作軟件,確保在家的工作效率可量化。(我都給你整理好了,拿去用:遠程辦公如何高效協同?這篇指南助你效率飛昇)

第五,公司一定要成立防控小組,關心全員身心健康。

第六,調整組織結構。

同時,我們還需要時刻關注市場以及政府出臺的相應支持政策。

在此,我們為各位創業夥伴整理了各地政府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可收藏本文後複製網址鏈接至瀏覽器打開)


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如何“自救”?



1、央行、證監會等五部門: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減免疫情嚴重地區公司上市等部分費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316755717628575&wfr=spider&for=pc

2、上海:為中小企業減負,上海各區出新政:金融支持、減免房租、產業扶持

https://mp.weixin.qq.com/s/G8j1Y4G0mvwX4PagslZGnQ

3、北京:北京出臺19項政策重磅措施支援中小企業:企業融資、延遲社保繳納、減免租金等 https://mp.weixin.qq.com/s/bSZHwI1UuuXVvQ8koGmuMA

4、深圳:福田區推全國首個縣區防疫應急扶持政策,企業最高可獲兩百萬補貼 https://search.weixin.qq.com/k/QlxTUFVAaVVYQ1dSQVVdakNXRk5eakdWVF5tR1dSb1RZWCRHU1JfLURv#wechat_redirect

5、江西:江西省政府20條政策措施應對疫情:對中小微企業取消反擔保抵質押要求,降低擔保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53309355056303&wfr=spider&for=pc

6、四川: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可在10年內彌補

http://sc.china.com.cn/2020/shuiwu_yaowen_0204/353067.html

7、江蘇:蘇州在全國率先出臺政策,蘇“惠”十條獲商務部點贊,從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減輕企業負擔三方面全力支持中小微企業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60461137977354&wfr=spider&for=pc

8、浙江:浙江省多地出臺穩企助企政策共抗疫情,杭州臨安鼓勵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http://zj.people.com.cn/GB/n2/2020/0205/c186806-33765477.html

9、福建:福州出臺十條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開闢快速審批通道,減免金融服務費用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616978165908579&wfr=spider&for=pc

10、山東:青島市將減免中小企業稅費、優化退稅服務、降低企業首貸門檻等https://mp.weixin.qq.com/s/-pR3jw-4hdA80EwD6F2wxQ

11、重慶:減輕企業用電用氣負擔、向中小微企業發放低成本貸款等措施支持中小微企業 https://app.cqrb.cn/topics/2020zycqxd/2020-02-04/12234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持續更新,歡迎加創姐微信加入社群,持續關注各地政策扶持)


面對危機,所有人面臨的困難都是一樣的,但總有一些人會頭腦清醒的先行一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轉危為安,絕境重生。


社創號作為專注於可持續發展領域創新、創業、創投的媒體平臺,我們衷心希望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早期創業者們能夠把此次疫情帶來的危機轉為自己的商機。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創業者夥伴,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我們會不斷更新各地中小企的支持政策分享給大家,也可以來聊聊我們如何抓住機遇,轉危為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