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學能手王國穎:捕捉“疫情”中的教育契機

王國穎

省教學能手王國穎:捕捉“疫情”中的教育契機

王國穎,陝西省安康市幼兒園,陝西省教學能手,安康市學科帶頭人,安康市優秀黨員。

隨著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打亂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幼兒,他們無法正常的享受假期,更不能如期的開學到幼兒園,和老師、小夥伴們快樂的遊戲。我們常常會在網上會看到孩子哭著喊著要出去玩的情景,有也孩子的家長髮信息問老師“什麼時候才能開學啊?”……面對這樣的現狀,作一名幼兒教師,如何捕捉“疫情”中的教育契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透視“疫情”,審視基本

“疫情”給幼兒的生活帶來了變化,會使幼兒產生多種複雜的感受,如何來指導幼兒進行科學的防護,全面的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著眼於幼兒的視角,努力去讀懂幼兒的內心世界。其實靜下心來不難發現幼兒在此階段有兩個基本點需要我們關注,這兩個基本點才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本點一:幼兒的情緒。

“疫情”打亂了幼兒的原本生活,幼兒所期待的給長輩拜年、遊樂場樂翻天、快樂的旅行……一切的計劃都不能如願以償,假期原有的狀態沒有了,連下樓和好朋友遊戲也不可以了,只能呆在家裡。不僅如此,隨著爸爸媽媽們緊張的情緒,家中不斷的消毒,一遍遍提醒幼兒洗手等等,這些都勢必會影響幼兒的情緒波動,他們會產生焦躁、害怕等一系列不良情緒。

基本點二:幼兒的需求。

當幼兒突然只能宅在家裡,他最需要的不僅僅是有電視看、有東西吃、有人陪,而他們迫切需要了解發生了什麼事,需要科學的引導,需要高質量的陪伴,需要和老師、好朋友們的交流和溝通,需要一個積極健康的環境。

二、基於現狀 尋求策略。

基於幼兒的需求,基於幼兒的情緒,我近期仔細閱讀各位幼教名師的建議,再次領悟《指南》精神,根據《指南》來對接這次疫情,發現可以採取以下教育策略進行整合,從而促進幼兒更好的健康發展。

策略一:牽手家長 科學陪伴

家園共育一直是幼教工作的重點之一。因為疫情,大部分幼兒和家長都宅在家裡,家長們也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這正是我們進行家長學習工作的大好時機。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及時溝通交流建立信任。運用多種形式瞭解幼兒在家中的身心狀況、行為表現,傾聽幼兒和家長的心聲,並牽手家長共同做好幼兒的健康防護工作、及時疏導幼兒因疫情或戶外活動減少所引發的緊張、焦慮等情緒;確保每天與每個幼兒家庭至少聯繫溝通一次,尤其要關心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警察、社區工作者等家庭。

二是對幼兒家庭進行育兒指導。通過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等有效的網絡途徑,為家長為幼兒提供適宜的一日生活安排建議表,推送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表等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確保幼兒開展適量的室內運動,確保每日生活動靜交替,少看電子產品保護視力;引導家長尊重並支持幼兒做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做手工、搭積木、繪畫、閱讀等,靜心陪伴不打擾,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堅持性、專注力以及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家長關注對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家庭生活的優勢,適當幼兒提供自我服務的機會,鼓勵家長引導小班的孩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引導中大班的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掃地、擇菜、拿碗、收拾玩具、為家人端茶、疊衣物等);調動幼兒參與生活、熱愛生活、學會生活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三是為家長提供遊戲資源。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大量的遊戲資源庫中,通過篩選適合幼兒居家可以順利進行的遊戲建議指導,通過微信平臺發給家長,指導家長有選擇的和孩子們進行親子游戲;另一方面我們發揮家長的特長,將家長們居家親子游戲的好經驗、好方法進行分享,通過同伴互助的形式帶動家長的積極性,從而彌補幼兒不能正常入園的遺憾,科學引導家長進行高質量的陪伴,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感受親子陪伴的幸福和諧。

策略二:關注情緒 隔空傳愛

《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技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在當前疫情生活中,我們需要“關注幼兒樂觀積極的情緒狀態”,如保持穩定的情緒,不過度焦慮;讓幼兒“感受關心與同情,尊重他人”,並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為此我們針對健康情緒方面我們可以開展《勇敢小戰士》等活動,通過適宜的方式幫助幼兒克服恐懼、害怕的心理;也可以開展“線上家訪”和幼兒“約會”相關活動,讓幼兒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思念,給需要幫助的孩子們進行心理的疏導;還可以開展“雲見面”“雲相聚”等活動,讓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問候,講述自己假期裡發生的趣事,分享自己閱讀的繪本,訴說著彼此的想念;通過在視頻中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老師,聊一聊最近的情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在互動中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同伴的關愛,從而幼兒有效的緩解焦慮、恐懼的情緒。

策略三:獲取資源 豐富課程

我們常說“生活即教育”,只有做到教育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指導幼兒自我管理、文明健康、成為合格的社會人。突如其來的病毒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包括幼兒,作為教育者,我們可以從“疫情”中汲取哪些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在鮮活的生活中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適當的進行整合,從而豐富我們的課程內涵,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資源1:生活教育資源。

《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在我們的平時教育中,通常都會採用環境提示的形式幫助幼兒養成生活習慣,但並沒有作為課程內容細化教育方法和形式。然而因為疫情,正確洗手、打噴嚏,戴口罩……這些行為成為了個人生命健康的護甲,成為了公共衛生安全的保障,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防疫生活的教育價值。我們可以利用繪本《病毒小子威利》、《一個不能溜達的春節》、《生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等,從“從新冠病毒的故事”說起,比如病毒是什麼,病毒什麼樣,它從哪裡來,它怎麼傳播,感染病毒後的危害等方面開展活動,告訴孩子怎樣預防感染,保護自己和他人;利用繪本《口罩的秘密》學習正確的戴口罩的方法,利用《根本就不髒嗎》《不洗手的戰爭》引導小朋友以後要在需要洗手的時候立刻洗手,洗手的時候我們要認認真真的洗手,用七步洗手法,這樣我們就能打跑細菌,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資源2:生態教育資源。

生態教育也是大部分幼兒園結合當地的特色開展的一種生活化課程,將“疫情”帶給我們的啟示,整合到生態課程之中,從而豐富課程發的內涵,也是有效途徑之一。如我園正在利用豐富的生態資源香溪洞、瀛湖等風景區開發園本課程,針對本次“疫情”我們可以將守護自然生態,保護野生動物,有效的整合到課程之中,我們將採取以下措施:一是開展親子共同閱讀活動,推薦一些有關自然的繪本或者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瞭解自然與人們之間的關係,關注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狀態,用正確的生態觀去關愛和守護它們;二是以植樹節為契機開展“”活動,引導孩子學習照顧家中的花草,關注植物的生長和變化,感受植物給我們帶來的健康和美好;三是深化《我的動物朋友》主題教育,引導幼兒學習照顧家中的小魚、小烏龜等小動物,給它們餵食、換水,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愛護它們,成為它們的朋友。讓孩子慢慢懂得動植物是人類的朋友,愛護它們、愛護環境就是愛護自己;四是待疫情過去,帶孩子走進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資源3:德育教育資源。

習總書記為我們提出了“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我們該如何將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融入到幼兒園教育之中,是我們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這次疫情中,一張張感人的畫面、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深深的感受到在困難面前所有人團結一心的強大力量。比如84歲的鐘南山爺爺,73歲的李蘭娟奶奶,社會上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愛的行動,偉大的醫護人員,英勇的解放軍叔叔等等;又比如幼兒身邊的各行各業愛崗敬業的工作者,這些都是幼兒生活中真實的人和事。我們可以結合3月學雷鋒月發出開展“尋找身邊的雷鋒”的活動倡議,引導幼兒認識身邊的雷鋒:如奔赴一線的“戰士”、“復工復產的爸爸媽媽”“身邊的叔叔阿姨”等系列活動;也可以待疫情過去,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藉助繪本《大人們需要我的幫助》《打“怪獸”的媽媽》、《美麗的白衣天使》等,回顧疫情後面的人和事,體會逆行者們無私奉獻的動人大愛感受中華民族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萌發孩子們懂得感恩、愛父母、愛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愛祖國的情感。

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此次的疫情,對於幼兒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經驗”,幼兒在此過程中,不僅對病毒有了瞭解,也擁有有了健康的意識和衛生習慣的養成;不僅是勇敢面對當下“不能出去玩”的困境,也學會如何積極應對心裡的焦慮、煩躁等諸多的“不開心”……對於家長來說,不僅是學會了陪伴,也有了更多的科學育兒技巧;對於我們老師來說這場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考,讓我們足以靜下心來,用智慧捕捉“疫情”中的教育契機,為更好守護幼兒健康成長共貢獻一份力量!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